第八一零章 天下万民,紫气东来
第八一零章 天下万民,紫气东来 (第2/2页)但他真的不愿看到,整座九黎的年轻一辈前路,皆是要被眼前这座高山阻挡。
断头人立于湖面之上,话语简洁道:“在得到大帝的机缘赠予之前,你可以留下一句话,说与同行者……。”
凉风吹过荒芜的废土,历仁王脸色煞白地擦了擦嘴角的鲜血,双眸瞧着昏暗无比的苍穹,轻声呢喃道:“人间路,乃是我人间的同代之争。然而,踏入此间神土后,方才能见到真正要继承的大帝意志,登天而上,征伐不祥。”
“我不是那个唯一……所以,九黎历仁王,由衷祝愿其他几位枯坐在黑水湖旁的同行道友。愿你们都能跨过眼前这座高山,诛杀不祥的神外化身,重演大帝晚年壮举,开我人间年轻一辈的登天路!!!”
他在离开帝坟之际,声音充满悲怆地留下祝愿,且被断头人以昭告的形式,传到了另外几人的双耳之中。
不多时,走到不祥之境的历仁王,在得到大帝机缘后,便黯然退场。
……
山洞口处,小坏王盘坐着听完历仁王的祝愿,心中平静如湖面,双眼中也没有任何意外,只透着一股莫名的沧桑宁静之感。
历仁王并不是第一个出局的人,早一年多之前,那位先前很低调,但最终却通过了人间擂考验的公子潭渊,便已主动放弃了这最后一关的大道争锋。
根据断头人的昭告,任也得知,这位潭渊挑战的是蛊道人,且总共挑战了四十九次。
他不敢想象,像潭渊这样能走入到不祥之境一关的天骄,在明明挑战次数还很充足的情况下,却为何选择了放弃?!
他是内心得有多绝望啊!
他或许在四十九次的挑战中,已经彻底被蛊道人的神法之能,断绝了一切希望。
他看不到一丁点战胜对方的可能,所以才在心境受损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
潭渊走时,也曾有过留话:“若有同行者,挑战的也是蛊道人,便可全力思虑,如何攻他肉身,那是他唯一的短处。只不过,我修的亦是神法之能,肉身相对羸弱……自无法战胜于他。若有同行人,能在此关中斩他,待一切尘埃落定,潭渊愿在潮龙城设宴款待,以作庆祝。祝安,祝尔等所愿皆所得。”
不知为何,到了不祥之境这一关,所剩无几的血引者,竟都没了先前的相互算计,相互勾心斗角的心思。不论是尚在坚持的人,还是黯然离场的人,都变得柔和了许多,甚至对曾经的竞争者说出了祝福之言。
九十九人入帝坟,如今却只剩下了任也、小不点、楚烬、尹九、小侯爷五人,更剩下了一地的尸骨与荒凉。
漫天黑沙涌起,任也瞧着即将入夜的景色,轻声道:“再见,同行人。”
……
清凉府,九月初九。
上虞九地与清凉郡城内的无数黎民百姓,竟都自发的,喜气洋洋地走上长街,并蜂拥着赶往三处热闹非凡的地域。
分别是:清凉府的清凉山,镇天关的关城内,以及上虞县的青霄山。
以往有重大的民间活动,这郡城的府衙内,都会有专门的文官组织张罗,且展开声势浩大的动员活动,说白了,就是集体忽悠。
但今日,无数黎民自发地走上长街,或骑马疾行,或徒步官道,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一人不留的状态。而此等大事,黄老爷却没用一名文官动员,只是在各地贴出告示,公布了日子与时辰,内容极为简洁。
这官府的重大活动,为何会得到如此众多的黎民响应呢?
这与百姓又有何关系呢?
哎,还真就是关系重大。
在这两年中,整座清凉郡都是“策马扬鞭,飞速发展”的状态。很多正当壮年的农夫、匠人,甚至是五旬老人,以及尚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力气的妇人,几乎都曾去过上述那三处地方进行劳作,并且赚取了丰厚的报酬。
今日这三座地域敞开,那不是官府一个衙门的努力,而是“全民皆兵,勒紧裤腰带”的近两年岁月。
所以,他们觉得这一日是与百姓有关的,也是官民同心,才能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旷世壮举。
大家都想凑凑热闹,看看家乡最为鼎盛,最为辉煌的一刻。
不光无数的百姓涌上街头了,府衙内呕心沥血近两年的文官小吏、跑腿下人、婢女门客们,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衣着得体地赶往距离自己最近的地域。
金狼将巴乌挥兵三万,于三地列阵,身着统一铠甲演武。这不是为了维持今日秩序,警示百姓,而是为了让兵甲们,也共同感受这十分荣耀的一刻。
还有,诈骗商会的诸多地主老财,也都乘坐着奢华车辇,在清凉郡百姓视为上宾的注目下,去了最佳的VIP观礼地点。
这些人当VIP,百姓们是非常愿意接受的。他们的到来,不但活跃了清凉郡本土的商贸交易,让此地变得更加繁盛,并且还承担了百姓无需额外交税的重任。
在清凉郡老百姓的心里,以及对于封建王朝的固有印象而言,在这两年中,他们是曾经有过无数次担惊受怕的。
在过去的传统中,如果朝廷要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大工程,那必然是要雁过拔毛的。强征民夫,分币不给的操作,那只是常规操作,而紧跟着的是,强征重税,有物捐物。最终这种极其辉煌的工程,大部分压力都是要民间承受的。
但清凉郡在这近两年的时间内,却没有多加一次赋税,只按定好的律法纳取。并且还因为工程过于庞大,耗时耗力,而数次给劳作的农夫加了工钱。
所以,在百姓心中这一届官府是干得不错的。就连上虞九地的大乾军民,也逐渐接受了怀王班子的领导,有力出力,全民参与到了三座福地的打造之中。
同时,他们也感谢这些VIP财神老爷,是他们的疯狂注资,才导致郡府内财政充盈,断绝了百姓心中的恐慌。
他们为座上宾,百姓们是服气的。虽然这些座上宾在他们心中多少有点愚蠢,买了半个坊市就花了五千万星源,活像个冤大头,但他们还是内心感激。
除此之外,清凉郡内也有一百余名黑衣守岁人,自天穹之上飞掠而过,场景极为壮观。
这在清凉郡内,也是极为罕见的状况。因为黄老爷有过严令,非必要的情况下,任何神通者都不可横空飞掠,耀武扬威。
怎么地?你会点神法,就要高于天下百姓,俯视众生吗?
这一定是不允许的!
但这一百余名守岁人,今日却可有此特权。
为何?!
因为他们都是在七个月前,被红衣执门者派到清凉郡的工部匠人,且都在四品之上,乃是浸淫匠人系多年的老油条。
这些高品,随便放在一处四五品的秘境之中,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来到清凉郡之后,就只能当牛作马,没日没夜地干。
他们不但要炼制福地的特殊之物,还要规划福地的建造进度,令一处处奇观变得完美。
他们是时代的伟人!
也是清凉郡人人敬佩的大匠!
最重要的是,他们就只拿一份工钱,加班不加价,这难道还不值得敬佩吗?!
百位黑衣守岁人横空,飞掠到三座福地的最佳观礼地点。
这小小清凉郡,今日在无数人蜂拥而来的情况下,俨然已经流露出一片繁荣至极的人间之景。
不多时,时辰到。
黄老爷亲自登上清凉山,站在奇观——四方承运台的最中央,拿着黄纸黑字的昭告书,脸色严肃。
“安静!”
金狼将巴乌的喊声,如惊雷一般涌过疆土。
天下安静,万众瞩目。
呕心沥血的黄老爷,在这一刻激动的双手都在颤抖。他强行平复内心中激昂的情绪,调整呼吸,声音平稳地诵道:“自怀王统领清凉郡,及上虞九地,兵祸之事,已罕有发生,且政连南疆,歃血为盟,开通商之道,令匪患彻底断绝,商贸一事空前繁荣……!”
“三年有余,清凉郡的捐苛杂税,减少二十余种。万民安居乐业,官府之快刀,只向苍穹与大乾,却从不施天下百姓。”
“今日,政令尚有成就,百姓安居乐业,遂铸三座奇观,以祖宗之灵,以保我清凉郡祥瑞昌隆。”
“如今,我怀王在一处帝坟中游历,处处凶险,急需入四品之境,突破自身桎梏。”
“本官,今日在三座奇观打下龙梁龙钉之时,恳请天下万民,一同叩拜天地,聚我清凉郡人间气运,以加怀王之身,助他登龙台,再进一步!!!”
黄老爷的昭告,以守岁匠人们的阵法,恢宏至极地传遍整座清凉郡。
天下万民,在这一刻全部遥遥冲着三座奇观,跪地叩拜天地,并声音如海潮一般大吼道:“叩拜天地,愿以万民心之所向,聚人间气运于三座奇观,助我主,登龙台,再进一步!!!”
“轰!”
喊声回响天地,三座奇观轰然爆发出无尽的霞光。
就在这一刻,沐浴更衣的主匠官亲自拿起最后一颗龙钉,轻轻凿击到了龙梁之中。
天下万民之意,顷刻间凝聚。
无尽的紫气自人间沸腾而起,自四面八方涌向三座奇观。
……
黑水湖畔。
正迈步而行的任也,突然停步,只目光惊愕地瞧着苍穹:“来……来了!”
..................................................
11点前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