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英国人的反应
第三百三十九章 :英国人的反应 (第1/2页)正在面临艰难选择的并不止德国和俄国,实际上还有和这场战争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英国人。
早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的当天,英国政府就紧急召开了会议,商讨这次事件走向对英国的利弊,以及英国应该在这次事件中处于怎样的立场。
按常理来说,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如果能够引发其和俄国的大战,对于英国人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
英国只需要在背后支持奥匈帝国,就能够同时削弱两大列强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削弱俄国的军事实力,这是英国人最重视的。
只要能够打败俄国,未来至少10年,俄国将再也没有能力在东亚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扩张。
但随着德国人相对强硬的表态,英国政府又不得不讨论欧洲局势会有怎样新的变化。
因为英国一直崇尚地区平衡政策,这也导致英国政府的外交立场是一直变动的。哪个国家强大,英国就会转而支持更加弱小的一方。
如果只是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那英国自然会支持实力更弱,并且和英国没有太大矛盾的奥匈帝国。
但要是这个奥匈帝国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呢?在俄国没有任何盟友的情况下,英国人更想坐山观虎斗,让德国和俄国斗一个两败俱伤才好。
但德国和俄国的争斗又不得不牵扯到另一个欧洲强国,那就是法国。
在英国的平衡政策当中,德国是相对重要的一环。德法争霸是英国保持欧洲大陆平衡的重要手段,这也代表着德国不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太过惨重,否则就会被法国人重新压上一头。
要是法国重新成为欧洲霸主,那法国人带给英国的威胁反而比俄国人还要高。这是英国人不得不考虑的,如何确保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还不会影响目前的欧洲局势,这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
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邸内,英国首相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正在与几位重要的内阁大臣进行着私密会谈。
会谈的内容自然是这场战争对于欧洲局势的影响,以及英国应该处于怎样的立场来度过这场战争。
先说说英国现任首相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这是一个十足的保守主义者,也是英国光荣孤立政策以及地区平衡政策的热衷奉行者。
在他担任首相的这几年来,英国淡化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一直奉行着光荣孤立政策,并且对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局势进行地区平衡。
正因为他的光荣孤立,让英国政府有了十足的精力去征服欧洲之外的殖民地。在他的任期内,英国在殖民方面扩张的土地已经高达上百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好几个英国本土的面积。
“各位,说说看吧。目前奥匈帝国已经对塞尔维亚宣战,按照目前德国和俄国的反应来看,这两个国家也很有可能会加入到这场战争当中。
如果局势真的按照这样发展,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边境冲突,最终有可能造就好几个列强参加这场超级大战。
我们应该在这场超级大战中保持怎样的立场?是加入其中一方,还是继续奉行我们的孤立主义呢?”首相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将目光看向了参加会议的几位重要的内阁大臣。
英国陆军大臣威廉·亨利·史密斯率先站了出来,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相阁下,请允许我讲述陆军部门的观点。”
在看到首相点了点头之后,威廉部长这才继续说道:“如果德国和俄国都相继参战的话,战争的规模可能会达到历史最高。
德国和俄国都拥有数十万的常备陆军,他们也都有能力动员上百万的预备役加入到战争当中。
而我们呢?我们的本土陆军只有13万人,预备役也只有50万人不到。对于我们来说,这将是一场根本无法干涉的战争,战争的走向也只能看各国对战争的投入力度来决定了。”
威廉部长所说的其实也是英国的老问题,那就是对海军投入多,对陆军投入少。
在英国海军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的前提下,英国的陆军规模在列强级别的国家中是最少的,本土常备军队只有十几万人出头。
目前整个欧洲英国的常备陆军是最少的,能比英国的常备陆军还少的也就只有大洋彼岸的美国了。
虽然英国在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还拥有数十万万殖民地军队,但这些殖民地军队明显无法投入到巴尔干半岛的战场当中。
在巴尔干半岛作战的可都是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这样陆军比较强大的国家,要是动用殖民地军队的话,那可就真的成了炮灰,还是一点波浪也掀不起来的那种。
陆军大臣威廉的这番话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在提醒首相,目前的英国陆军无力干涉这场在欧洲大陆爆发的战争,英国政府在进行决策前也应当考虑自己的立场和能力。
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首相面色不变的点点头,他明显也清楚英国在陆军方面的缺陷。
也不能说是缺陷,毕竟英国是一个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的海岛国家。只要能够守住北海和英吉利海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威胁到英国的本土。
这也是英国只建设海军,在陆军方面有所忽略的原因。毕竟敌人连自己的本土都打不过来,保持那么多的常规陆军又能干什么呢?只会加大军费的消耗罢了。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英国的儿子的美国,就将英国的想法学了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美国工业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美国的军事力量一直是列强当中垫底的存在。特别是陆军方面,因为南北都没有强国,东西又是两个大洋的原因,美国的陆军人数一直少的可怜。
也就是南北战争时期瞬间让美国的陆军扩张到了上百万人,但随后又快速下降。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常规陆军只有可怜的数万人,连欧洲各国的零头都不到。
常备陆军人数不足,会导致大规模战争爆发时快速扩张的军队战斗力不佳,甚至军队体系也会相当混乱,从而影响战争的结局。
但从另一点来讲,军队的人数更少,也就有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工业和民事生产当中。
缩减的军费也能转移到政府的其他部门,再不济也能投入到民生部门,加大对各行业和企业的补贴,促进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