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欧陆风云
第四百四十八章 :欧陆风云 (第2/2页)就算不能吞并法国的本土,像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这样的殖民地,也是可以进行瓜分的。
如果只考虑打败德国或者法国之后获得的利益,很明显与法国为敌更加划算。
但要是考虑到打败德国或者法国之后的世界秩序,卡洛其实更倾向于选择和德国为敌。
一旦让德国成功打败法国,德国将成为真正的欧洲霸主,再想要限制德国可就困难了。
但要是让法国打败德国,就算法国能够取得胜利,肯定也是伤筋动骨的惨胜。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元气大伤的法国对西班牙来说是没有那么大的威胁的。
甚至还能继续按照历史上二战的剧本,让德国人始终对法国充满仇恨,从而策划第二次世界大战。
与法国成为盟友对抗德国,将战场放在法国本土,这么做也不会对西班牙本土的工业和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英国这个游离于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国家,要是西班牙下场之后英国继续保持中立,很有可能会让英国人摘了桃子,成为最后的赢家。
因此,在西班牙表达自己立场之前,必须要逼迫英国政府率先表达自己的立场。
如何逼迫英国政府表达自己的立场呢?还得从英国政府最在乎的海军方面入手。
英国政府对自己海军霸权的重视不用多说,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关系的恶化,实际上也是因为德国对英国海权的挑战。
但要是挑战英国海权的国家从德国变成了法国和西班牙,是否会改变英国的选择呢?
虽然将英国逼迫向德国那一方会让世界大战变得更加艰难,但如果能够战胜英德两国,西班牙将进一步抹平和欧洲超级列强之间的差距,从而问鼎欧洲霸主的宝座。
如果在战争中俄国国内相安无事,那对西班牙来说就是最完美的剧本。法国,俄国和西班牙对抗英国,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西班牙这边未必没有胜算。
虽然德国那边列强国家数量更多,但意大利本来就是世界大战中的墙头草,想要让意大利倒向西班牙这边还是很容易的。
倒不是说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王室之间的关系,而是意大利扩张方向和奥匈帝国扩张方向的冲突。
意大利是一个半岛国家,连接欧洲大陆的部分只与三个国家相邻,分别是法国,瑞士和奥匈帝国。
瑞士是中立国家,剩下的法国和奥匈帝国都是列强,这也让意大利丧失了向北扩张的希望。
好在意大利也有替代方案,那就是向隔海相望的巴尔干半岛扩张。
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隔海相望,最近处更是只有80公里的距离,可以说就在家门口。
更重要的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规模都不大,对意大利的扩张几乎无法造成威胁。
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对意大利来说应当是最完美的替代方案,比在非洲寻找殖民地要靠谱的多。
毕竟非洲殖民地已经被列强瓜分大半,剩下的土地要么不是那么容易占领,要么就是人迹罕至的荒芜地带,占领了也没太大的作用。
可这份完美的替代方案有了一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与意大利的盟友,奥匈帝国的扩张方向产生了冲突。
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布局自然不用多说,正是因为奥匈帝国占领了波黑地区,才导致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发生。
虽然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同盟被称为三国同盟,但在大部分时候提到的却是德奥同盟,意大利往往是被忽略的那个。
毕竟意大利的军事实力是三国同盟中最弱的,综合国力也是最弱的,这也让意大利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友退让。
有着三国同盟老大哥德国的调停,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关系看起来还是相当和睦的。但实际上,意大利对于自己在同盟中的地位以及能够获得的好处还是相当不满的,这也是历史上意大利最终选择加入敌对方的原因。
如果能够策反意大利,就算将英国逼到德国那边,欧洲大陆的对抗局势仍然是五五开的。
德国那边的主力是英国和德国,法国这边的主力是法国和西班牙。俄国的实力又比奥匈帝国强一些,只要俄国足够坚挺,坚持打完世界大战,胜利始终会偏向西班牙和法国这边。
想明白了这一切,卡洛对法国政府的示好也不再装聋作哑。
2月18日,卡洛召见了法国驻西班牙大使,表示西班牙方面同意法国政府的要求,并且愿意与法国签署殖民地协定,确保两国殖民地未来的和平与稳定。
两国的商谈相当迅速,在2月20日,西班牙和法国就签署了《西非殖民地协定》,划定了各自的殖民地范围,并且约定殖民地港口向对方开放,减少殖民地边境的军队等等合作。
虽然这些合作只涉及到殖民地,但西班牙和法国的进一步加深合作,还是让密切关注欧洲局势的德国感到担忧。
此时的西班牙非同一般,要是西班牙真的选择站队法国的话,德国很有可能会处于劣势方。
这也代表着德国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分量的盟友,至少要和法俄西处于同一水平。
实际上这样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刚刚在战争中失败的英国。
恰巧此时英国也有对欧洲局势的担忧,法国和西班牙的合作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消息,毕竟这两个国家都是英国的心腹大患。
要是让法国和西班牙联合到一起,那地中海局势还有英国什么事呢?光是西班牙的海军就足以威胁到英国海军,再加上法国的海军,英国的皇家舰队可以立即宣告自己就是缩头乌龟,没有任何胆量敢和法国以及西班牙的舰队正面交战了。
目的一致的德国和英国虽然没有达成类似的合作,但两国政府却进行了多次的交谈,明显是在探讨些什么。
德国逐渐偏向英国的态度也在和平谈判中体现了出来,好在西班牙这边也有法国支持,再加上英国国内混乱的局势,和平谈判的天平已经在向西班牙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