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03章 催婚大队已抵达

第103章 催婚大队已抵达

第103章 催婚大队已抵达 (第1/2页)

隆祐帝的辍朝一连持续了数月,从盛夏至晚秋。
  
  而京城的动荡却丝毫没有平息的征兆。
  
  但朝事不可废,群臣不遗余力的谏言,又主动向隆祐帝低头认错,揽下如今京城乱象的罪责,终于宫中传出的口风松了些。
  
  一些紧急的朝事,隆祐帝已在处置,门下省也开始了收发奏折,而科举改制一事,仍没有一个定论。
  
  不过,文臣主持的‘经筵大辩’被许多人所推崇。京城学子也巧妙的将争斗,改为了宣扬‘经筵大辩’,来一场道统的旷世之战。
  
  因为在他们眼里,他们是有必胜的把握。
  
  岳凌不应战,那便是当了缩头乌龟,改革事宜自然不能服众,甚至隆祐帝或许都会因此动摇。
  
  若是应战,一个武夫出身的勋贵,如何同熟读四书五经的儒生争辩?
  
  他们甚至觉得,无需硕儒登场,便是随便在翰林院挑选出几位,便已足够了。
  
  没有什么事比能看仇家笑话更振奋人心的了。
  
  所以京城里风雨飘摇,又飘上了另一个高潮。
  
  一行学子满街宣扬“经筵大辩”,口干舌燥,也没了太多脚力,便在一处茶摊内吃茶歇息。
  
  尽管腿上闲了下来,但嘴上依旧是忘不了对岳凌有诋毁之词。
  
  “便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一介武夫,没有半点师承,连蒙师都无从考证,竟然就堂而皇之的指导起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学子读书来,还妄图更改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科举,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仁兄消消气。他的底气自然是从皇城里来。”
  
  旁边人一面斟茶,一面宽慰,“不过,近来在皇城里传出了好消息,应当是陛下也忍受不住了,想要促成这‘经筵大辩’,万千学子的宏愿,终于要在不久之后降临了!”
  
  随着慷慨激昂的陈词,周遭之人也愈发蠢蠢欲动,纷纷加入这场“经筵大辩”的讨论之中。
  
  “你们可听闻了,近来已有江南四大硕儒世家顾、陆、朱、张,先后遣传人入京。尤其是顾家,更是家主顾炎亭与当今衍圣公并称为文坛两大泰斗,亲至京城,为我等学子站台请命!”
  
  一旁人惊愕问道:“难道就是那个桃李满天下,家中曾几度任帝师的顾家?听闻,当今顾家家主的学生,也是遍布朝堂啊。”
  
  “自然是这个顾家了,难不成,还有人敢在这个时节冒充顾家的名头打秋风?”
  
  众人面面相觑,又有人不禁疑问,“旧时定国公曾在江南赈灾抗倭,对苏杭两地百姓都有大恩,顾大师入京来,真会是为我等站台的吗?”
  
  由于京中的学子,并非万众齐心,还有如“清风学院”这样的奇葩,高举支持定国公的大旗,常常引发摩擦。
  
  又有江南之地的学子,不少谈及定国公在江南之地的作为,为定国公开解说,“就事论事,不能磨灭以前的功绩”,与众人的观念相悖。
  
  所以不少人都更加谨慎了些。
  
  “放心,已有人去顾家临时落脚的馆驿探过口风了。先前顾家家主受邀到两广讲学,与定国公素未谋面,二人并无旧交。”
  
  “而且顾家主入京第一站便是造访的梅家。那个梅家,你们身为土生土长的京城人,难道还不知?”
  
  众人登时瞪大了双眼,眼中更是激动,多了几分殷切的期盼,“你是说,如今的翰林院掌院,梅大学士也会参与其中。”
  
  讲述者讲述着泰然自若的点了点头。
  
  周遭少不了拍手叫好的人,“梅大学士的经历可谓传奇,幼年便已是闻名已久,以神童著称。后家族陡遭变故,不得已走上求学之路。这一路来自然是艰辛,却也铸成了他高于一般人的眼界。”
  
  “最终学成回京,一举中第,别提有多神了。如今更是在翰林院编修史书,而且如今国子监修习的经义注释,都有他重新注脚,五十年来未有更改。如此天纵之才,竟然也愿意屈尊降贵,代表吾等学子,登上‘经筵大辩’,何愁不胜?”
  
  讲述者笑道:“胜自然是胜,要彻头彻尾的胜。要在陛下面前,在文武百官面前,在满城学子面前,揭露定国公才疏学浅的本性。”
  
  “女真不是要南下吗?定国公刚好武力超群,要他去辽东戍边就好了。”
  
  旁人哄笑一团,“那不就相当于送定国公流放苦寒之地吗?”
  
  讲述者摊摊手,“谁让那些‘清风书院’的奇葩说我们数十万学子都敌不过一个定国公呢?论武力或许他真能以一敌万,那去辽东对抗女真人的铁蹄不是刚好?到时候倒真要看看他能不能以一敌万!”
  
  ……
  
  皇城内,坤宁宫,
  
  隆祐帝心情不佳,难以排解时,便会不自觉的走来皇后寝宫。
  
  待隆祐帝皱着眉走进来,皇后已然是了有所悟了。
  
  吩咐宫女去外面煮羹汤,床帏之间留他们老夫老妻说话。
  
  皇后扶着隆祐帝坐下,褪去绣鞋,跪坐在床榻上,为他轻轻揉捏起额头来。
  
  “陛下操劳已久,再歇歇也未尝不可。”
  
  隆祐帝不觉叹了口气道:“九边今日有报,北蛮吐吉可汗之弟整合草原各部,隐隐有卷土重来之势。不过,他们在边境陈兵,又主动与边关将士联系,想求娶公主,与我朝联姻结秦晋之好。”
  
  “或许是感受到女真人的威胁,不得已而寻求庇佑。”
  
  皇后十分困惑,“可如今朝中并无公主,那郡主?”
  
  隆祐帝叹道:“或许并无不可,但谁人能愿意将自己女人嫁到那种苦寒之地呢?和亲亦非朕所愿。”
  
  皇后几乎是下意识,道:“那让岳凌再统兵深入漠北,又或者去辽东犁庭扫穴?”
  
  隆祐帝摇摇头,“他如今已是够忙的了。难为他将自己长久以来积攒的名声,在这一次作为赌注,对抗滚滚民意。接下来,京城里的事,仍是非他不可。”
  
  “是‘经筵大辩’吧?”
  
  隆祐帝知道这满京城宣扬的消息,是瞒不过皇后的,便也未感惊讶,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皇后又追问道:“陛下是如何计划?”
  
  隆祐帝答道:“依照朕和岳凌的密信往来,据他说是操办的越隆重越好,朕实不知他有什么自信,要将这一场弄得如同旷世之辩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