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复山河 > 第四百二十六章、声名所累

第四百二十六章、声名所累

第四百二十六章、声名所累 (第1/2页)

京师,吕府。
  
  “吕兄,邀请我等过来,不知所谓何事?”
  
  乐向松笑呵呵的问道。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文官集团的高层完蛋,他们这些人第二梯队的文官,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北虏撤军,大虞朝的重心,将从军事转向政治。
  
  朝廷要正常运转,空缺的位置,总得有人去填上。
  
  以往没有多少存在感的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成了阁臣和六部尚书的备选。
  
  “乐兄,何必明知故问呢!”
  
  “宫中传出消息,陛下有意在下一次大朝会上,选拔贤才增补朝中空缺的岗位。
  
  现在有资格参与竞争的,除了我们这些侍郎外,就是在各地任职的督抚。
  
  三大总督都是武将,不会和我们竞争。
  
  其他一众巡抚,虽然不乏有政绩者,但并无明显优势。
  
  尤其是南方一众巡抚,他们还要牵制三大总督,调动的可能性更小。
  
  入阁之争,主要集中在京中。
  
  以我们几人的资历,就算入不了阁,六部尚书、左都御史这些要职,总能谋划一二。”
  
  吕凌风坦言道。
  
  官场上,自己不去争取,就甭指望天上掉馅儿饼下来。
  
  大家能够身居高位,每一步都是和同僚争抢出来的。
  
  一步登天入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退而求其次,向前迈进一步担任其他衙门主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吕兄,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陛下流露出来的意思,摆明是准备让勋贵和外戚,一起参与竞争。
  
  勋贵系势力壮大的太快,继续放任他们在地方上任职,很容易出现藩镇割据。
  
  除了镇守安南的汉水侯外,成国公和镇远侯多半会留在京中。
  
  左右督抚的职位,想要安置他们二人,明显差点儿意思。
  
  阁臣中大概率会有两个位置,留给他们二人。
  
  他们都是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一旦进入内阁,朝野上下无人能与之抗衡。
  
  几乎预定了首辅和次辅的位置。
  
  其他要职中,大概率也会再腾出一些位置,给勋贵和外戚。”
  
  乐向松摇了摇头说道。
  
  文武之争,实在是太过凶险。
  
  在几个月之前,文官集团还占据着优势,转眼的功夫就受到全面压制。
  
  皇帝在政治上,虽然对他们有所偏向,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勋贵和外戚集团成为了实质性大赢家,人家费了那么大的劲儿,肯定不能白忙活。
  
  为了避免勋贵外戚离心离德,朝廷必须拿出实质性好处进行安抚。
  
  锅里的饭一共就这么多,有人想多吃,自然就有人要少吃。
  
  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文官集团,就是这轮利益分配的受害者。
  
  闹肯定是要闹的,不过能够有多少效果,谁也说不清楚。
  
  当刀架在脖子上那一刻,圣贤书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
  
  以往文官集团的主力南方士绅集团,现在被勋贵集团拿捏住了软肋。
  
  文斗搞不定的事情,人家可以物理消除。
  
  对南方士绅来说,赶紧把这群活祖宗送走,才是首要任务。
  
  北方士绅没受到勋贵的威胁,却遇上了北虏这个更不讲道理的存在。
  
  勋贵们收税,还遵守朝廷法度,北虏可是直接明抢。
  
  人家不光劫掠,还肆无忌惮的杀人,动不动还玩儿屠城游戏。
  
  调南兵北上,抵御北虏入侵,成为了大家潜在的共识。
  
  永宁帝的做法,看似是灵光一闪,实际上也暗自契合了士绅集团的利益。
  
  真正受损的,还是朝堂上的文官,他们手中的权柄受到了实质性冲击。
  
  “如果能够把勋贵系的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疆,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在规则内斗争,总好过掀翻桌子。
  
  那帮武夫政治觉悟有限,动起手没轻没重,放地方上很容易出乱子。”
  
  费心远语气沉重的说道。
  
  看得出来,他嘴上表示支持,内心深处还是不甘。
  
  只是眼下的局势,对文官集团非常不利。
  
  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没人能够整合文官集团的力量,在政治上和勋贵系对抗。
  
  或者说大家心有顾忌,不敢充当这个出头鸟,担心再一次被物理消灭。
  
  尽快重建秩序,恢复朝廷的权威,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一环。
  
  没有规则约束,一言不合就玩儿命,他们真心干不过那帮武夫。
  
  “哎!”
  
  “这些问题,其实我也考虑过,只是内心有些难以接受。
  
  大好的局势,都被尹左两个逆贼给毁于一旦!”
  
  吕凌风愤愤不平的怒骂道。
  
  文官集团的衰落,主要因素是白莲教之乱,引发白莲教之乱的尹左二人,自然成了罪魁祸首。
  
  永宁帝继位之初,就诛灭了阉党,大量的清流党人走上前台,呈现了众正盈朝的盛世。
  
  可惜大家来不及享受这份荣光,做大的白莲教叛军,就摧毁了他们的根基。
  
  逼得他们不得不放松束缚在勋贵集团身上的枷锁,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勋贵系,居然复兴的那么快。
  
  一个个纨绔子弟,扔进军营之后,竟然历练出了一批优秀将领。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被赶回家的勋贵子弟更多,但还是奠定了勋贵系复兴的基础。
  
  经历战火淬炼之后,构成了执掌南方多省军政大权的勋贵系。
  
  到了这一步,文官集团已经无力压制勋贵系。
  
  可惜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不多,大部分人还是抱有之前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这才发生了文官逼宫,勤王大军覆灭的惨案,彻底引发了文武之争。
  
  “吕兄,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
  
  洞悉了朝中局势,我们必须抓住这波机会,趁机更进一步。
  
  清流党现在四分五裂,如果我们再不振作起来,那就彻底完了!”
  
  费心远缓缓说道。
  
  在清流系中,他们一直都不是核心。
  
  加入这个团体,主要是眼馋派系的政治资源。
  
  这是劣势,同样也是优势。
  
  作为清流核心的江南地区,诞生了最多的进士,在朝中占据了大量位置。
  
  出于政治平衡的考虑,皇帝在选拔入阁成员的时候,都会故意把他们排除在外。
  
  反倒是他们这些外面加入的派系旁支,更容易获得皇帝的认可。
  
  徐文岳威望那么高,还是没法号令清流党,很大因素在于他不是江南人士,缺少了乡党的认同。
  
  政治根基是清流党内部的楚党,听起来名字很牛叉,实际上在朝中影响力非常有限。
  
  湖广籍在京任职官员,同苏州籍在京任职官员,数量相差无几。
  
  “费兄说的不错,现在这种时候,我们必须联手。
  
  如果内阁依旧是五人,那么我们清流党,拿到其中之一不是问题。
  
  想要更多,基本上不可能。
  
  北方各省最少出一位,搞不好是两位。
  
  浙党也是一个麻烦,出于政治平衡的需要,搞不好也能获得一个名额。”
  
  乐向松缓缓说道。
  
  大虞朝的阁臣选拔,看似是百官廷推,皇帝拍板决定。
  
  实际上这背后,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单纯从地域上看,浙江诞生的阁臣数量最多。
  
  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浙党经常和清流党对着干,时常扛着清流的旗号反清流。
  
  背后深层次原因,还是士绅集团内部纷争不均,产生的地域矛盾。
  
  浙党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激化文武矛盾。
  
  清流党则相对激进,不光要压制武将,连皇帝的权力他们也想关进笼子里。
  
  主张削弱君权,提出“散权”思想,倡导“公天下以选举”。
  
  要求改良政治,缓和统治危机。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在具体执行上,又是另一套标准。
  
  改革难度太大,容易引发利益集团反噬,喊口号就简单的多了。
  
  既可以争取士子和百姓的支持,又不用承担实质性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