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争论
第361章 争论 (第1/2页)完成既定计划,中途没有出现任何波折,但聚在一起的董观君臣,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欣然神色。
从董观到一众心腹近臣,一个个都是眉头紧皱,心事重重的模样。
早在他们还没有抵达之前,有关“黑风军”在此扎营,以及周边因之而发生的种种变化,都已陆续传入他们耳中。
他们的速度之所以慢,是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在谋敌之前,先要将自身处于不败之地。
绝不会再露出任何破绽出来。
舍下大部队,以玄幽铁骑的速度,固然能够迅速拉近敌我的距离。
可对于这些铁骑来说,缺乏稳定而充足的后勤补给,就是其致命的短板。
若是换一个敌人,董观君臣或许还有信心,凭着数以十万计的铁骑一战而下,根本不会担心那微乎其微的隐患。
可在董观君臣的推演中,哪怕是放眼九州,也有自信说“纵横无敌”的玄幽铁骑,却已在短短两月不到的时间内,接连有七万骑折在了“黑风军”手中。
“黑风军”更是据此,从无到有,也攒出了一支规模三四万的铁骑劲旅!
如此惨痛的遭遇,足够董观君臣收起所有的傲慢和轻视之心。
痛定思痛之下,他们更是为接下来的行动定下了一个基本的原则。
——不再谋求速灭、全歼敌人,而是每一步行动,都要先确保自身破绽最小。
那种因为己方的布置,而被敌军趁隙而入,迅速“支解”的事情,再不能发生!
是以,明知道“黑风军”就在三四百里之外,以玄幽铁骑的速度,只要下定决心,很快就能追上。
但董观君臣却都按捺住了心中躁动的情绪,除了散出部分玄幽骑手充当哨探,没有任何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对方狠狠来一下的想法。
便是那些撒出去的哨探斥候,也都表现得分外老实,若是遇到“黑风军”的哨探阻拦,直接绕行远避,没有任何要与对方纠缠的意思。
自从有董观培育出玄幽铁骑以来,他们就从不曾有这般老实过。
可也正是因为他们,将源源不断的信息传到董观君臣面前。
再加上董观数十年统治,在这片大地之上,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
“黑风军”这一日一夜所行诸事,都没有瞒过他们的眼睛。
“黑风军”在四野堡西边二十多里外的荒原中停下了脚步,并开始垒砌永久营地。
营地规模非常巨大,向北与一座山脉相接,利用这天然的屏障,直接断了他们从北面进攻的可能。
向西将一处异族部落囊括其中,获得充足的水源,一副就等着他们上去强攻的傲慢姿态。
此外,另两个传回的消息,同样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
一是“黑风军”趁着他们尚未抵达的间隙,出动规模过万的铁骑,对营地以东的区域进行了极高效的“清理”。
最终犁出了一条东西宽度超过五十里,南北长度超过两百里的“无人地带”。
在这区域内生息的沙民,不是被掳掠,就是被逐走,或是向南,或是向东,还有部分昏了头向西……反正就是不肯留在原地等死。
这范围内稍微成规模的可用水源,都遭到了污染破坏。
而受影响的范围,远不止于此。
根据哨探传回的消息,在这些逃亡人群的“传染”下,那些更远处的,不在“黑风军”的铁骑清理范围内的沙民,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
然后,几乎无一例外的,这些惊闻噩耗的沙民,也都加入逃亡的人潮之中。
根据最新传回的消息显示,这种间接波及的区域,已经超过了“黑风军”铁骑直接清理的区域。
这意味着,他们想要就近获得一些补给,以及可用丁口的计划,彻底落空。
只这个消息,就令董观君臣哑然失色。
他们都未曾想到,只是落后一天的时间,形势对己方就变得如此不利。
选择保守求稳的代价,来得如此之快。
可若说这个消息还只是让他们相顾默然,那传回的第二个消息,就令他们心中骇然了。
“黑风军”在全力兴建营地之时,还派出了数千铁骑,在大量异族杂兵的配合之下,对西面那些遵从董观命令,组织兵力对藏匿在荒野中的部落民进行搜掠捕杀的民兵,给与了疾风扫落叶一般的打击。
酷烈,精准。
凡是铁骑所过之处,那些民兵就只有两个结局。
要么死。
要么降。
随着“黑风军”的强力介入,才刚被董观挑起的厮杀互斗,迅速冷却下来。
若只是如此,还不足以让董观君臣骇然失色。
他们是看到了这行动背后的野心!
“现在,情况很明显了。”
“‘黑风军’顶在最前面,直面我们的兵锋,在将这个障碍扫除之前,除了制造一些小规的、难成气候的混乱,无法派出更多兵力介入到更西面去!”
“虽然“黑风军”仅只派出了数千铁骑,可没有我们的介入,这就是一股无敌的力量。
再加上那些‘秽血杂种’们的配合,要不了多长时间,‘黑风军’营地以西的幽州,就将彻底落入他们的手中!”
只这一下,大半个幽州就将易手!
只是想一想,董观君臣便都控制不住心脏猛抽。
若此事成真,意味着他们数十年心血,便都有付诸东流。
关键是,经过他们的推演,这对“黑风军”而言,几乎是必成的一步。
除非他们立刻猛攻敌营,并快速将其砸碎,然后立刻挥师西进,不然,很难破解此局。
期间,也有人提供了一些新的“解题思路”。
一人提议,分出一部分铁骑,从北面绕行。
绕过那条长四五百里的山脉,再俯冲向南,介入到幽州西边的变局之中,抵消敌军铁骑带来的优势,稳住那些沙民聚落,坚定他们持续对抗的信心。
若是派出的兵力足够,还可以从后面进攻“黑风军”营地,加上他们的配合,立刻对“黑风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可还不待董观回复,便有人提出了反驳。
理由也非常充分,原本对此还有些心动的董观,在一番斟酌之后,也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
“从开始到现在,咱们已陆续折了七万铁骑!
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