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流动
第371章 流动 (第1/2页)这两道身影潜出军营之后,迅速投入荒野深处,一刻也不敢在周遭多待。
见将身后的军营远远甩开,也没人追击之后,一直埋着头赶路,一声不吭的男子,终于忍不住气急败坏的道:
“我也是昏了头,居然真的信了你的邪!”
旁边那跟他一起赶路的身影,却只是埋头赶路,对于他的抱怨,根本不做任何回应。
这身影见状,越发的气急败坏,直接伸手拽住此人左肩,带得没防备的此人差点一个趔趄倒地。
他却尤不解气的道:“姓樊的,你聋了吗?你现在真就没什么想对我说的吗?”
他凑近此人耳旁,唾沫飞溅,声嘶力竭,似乎要将自己的忿怒用这种方式强行灌入“姓樊的”脑海深处。
这人不是别人,却是极得董观信任的心腹近臣张少和。
此前,也正是他的献计,生生将董观的大军在原地摁了十几天。
而他之所以会在那时献出这样的计策,却是因为受了身旁这位“姓樊的”好友看似无意的点拨启发。
可今天,当董观将手中几乎所有玄幽铁骑砸出去之后,这家伙却告诉他告诉他:
“快跑!”
张少和一脸错愕的看向他,问:“为什么?”
“好友”道:
“现在,董观的注意力全在铁骑军身上,军营内外所有人,也全都围着此事打转,没工夫盯着咱们,最方便咱们跑路。
这么好的时机不抓住,咱们……哦,不对,应该是,很可能就再也跑不掉了。
要不了多久,董观一定会拿你撒气的!”
看着“好友”这般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张少和却没有丝毫欣慰,反而有种天塌了的震恐感。
他一字一顿,咬牙切齿的道:“为、什、么?!”
“好友”盯着他,轻声道:
“这支铁骑大军,完蛋了,回不来了!”
说出这话的他,眼神诚恳,语气柔和,可说出的话,却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的敲在张少和的头顶之上。
张少和下意识的回怼道:
“荒谬,你还真当铁骑军是纸糊的不成?
便是敌骑之强,超出了预料,最多也不过是受些挫折,逃回来一大半,总是没问题的!”
“好友”不说话,只是睁着一双诚恳真挚的大眼睛,看着他。
“‘黑风军’真有这样的手段?”
“好友”依然没说话,只是等待着他的行动。
张少和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脑袋周围似乎有金星乱冒,天空与大地都开始轻轻晃动起来。
那一刻的他,甚至已经无暇继续深究,而是立刻依照“好友”的提点,趁着大家都无暇关注他这个短暂的窗口期,带着“好友”或者说“灾星”一起,偷偷溜出了军营。
此刻,面对他不解气的质问,“好友”很有耐心的询问道:
“你想让我说点什么?”
本就心中有气的张少和,见他这副作态,越发的气不打一处来,咬牙切齿道:
“说点什么?你居然问我说什么?
你知不知道我这一跑,意味着什么?”
“我张少和这些年的钻营全TM的成了一个笑话!
这也就罢了,我张家努力了近百年,想要扎根北地的企图,也自此成为泡影!
我TM的现在还要赶在董观反应过来之前,去安顿族人。
不然,就要被董观杀全家!
你TM到底知不知道?老子这么信任你,收留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现在还装傻,问我‘要说点什么’?
做下这么大的孽,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之心?!”
一直都很注重涵养的张少和,这一刻却不断地出口成章,口吐芬芳。
这一刻,他的情绪管理,完全失控。
对于他这近乎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旁边“好友”没做任何回应,只是安静的等待着。
直到他将心中牢骚一口气全喷出来之后,这才道:
“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不过,你很快就会感激我的!”
“我是在害你吗?
我是在将你从一艘很快就要沉没的破船上脱身啊!”
说到这里,他看着双目仿佛要喷火的张少和,轻拍他的肩头,道:
“你可别不知好歹……若非咱们两家非同一般的关系,这种天机,我根本不会泄露给你知道!”
原本要入火山一般喷发的张少和,听了对方这番回答之后,反而哈哈大笑出声。
旁边“好友”也不管他到底为何而笑,拖着他就继续往荒野深处狂奔,还一边道:
“这里可算不得安全,咱们还得再跑远一点。”
张少和也不反抗,任由自己被这打着世交幌子上门的灾星拖着往前狂奔。
若是耿煊在这里,看到他这“好友”的面容,也会感到惊讶,甚至还会生出“他乡遇故知”的亲近之感。
这人不是别个,乃是曾经的康乐集大馆主,樊綦。
……
就在张少和,樊綦这两个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手拉着手在荒野上亡命狂奔之时。
就在被他们远远甩在身后的军营的另一端,杨骞在兜了个大圈子之后,从崎岖的东侧丘陵之中,快速朝军营接近。
当他距离军营还有三四十里的时候,还保持着本来的相貌。
可当他接近到距离军营二十里范围时,便放慢了速度,眼神在周围起伏的丘陵、一丛丛树木杂草之中扫过。
很快,他便凭着丰富的经验,锁定了看起来毫不起眼,位于一处丘陵半山腰的灌木丛。
杨骞伏低身形,如猎豹一般贴地窜出。
很快,他就已经扑入这处他亲眼锁定的灌木丛。
而就在这灌木丛之内,正有一个仿佛石塑木雕的身影潜伏。
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位置,不仅完全遮蔽了他的身形,还给他提供了非常充足的视野。
前后左右,周边几乎所有的区域,都逃不脱他的眼睛。
杨骞此刻选择的接近路线,却是仅有的一处视线死角。
而且,即便是这样的视线死角,若非杨骞身形伏得足够低,速度足够快,也是瞒不过这双眼睛的。
只可惜,如此苛刻的条件,杨骞“恰好”都做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