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不熟
550、不熟 (第2/2页)就说他身上这衣裳吧,一个补丁都没有,可看着王国柱家里人身上那些打满补丁的衣服,他竟莫名觉得丑得慌,觉得不体面。
可转念一想,其实自己也就穿了不到一年的好衣裳,还是因为振国哥的原因,居然就看不上补丁衣裳了,真是不应该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往那铺着麦草的床上一躺,更是浑身不自在。
睡棉花被子睡惯了,如今这麦草硬邦邦的,硌得他浑身疼,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
还有那贴身的粗布裤衩,穿在身上,剌得他肉疼。
第二天,王大海酝酿了大半天,才鼓足勇气,涨红着脸,好不容易喊出一声“爸”。
可没想到,王国柱却一脸平静,甚至还带着几分无奈地跟他说:
“你不用喊,我家那小子跟我关系不好,打14岁起就再也不肯喊我爸了。”
王大海一听,好奇得不行,连忙追问道:“为啥呀?咋就和您关系不好了呢?”
王国柱叹了口气,倒也没瞒着王大海。
“我复原回来那会儿,本来上面安排我去机关工作,那可是个让人眼馋的好差使,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能挣不少钱。
可我有个战友,在战场上少了根手指,被分配到了垃圾站工作。我一寻思,就跟他换了,跑到垃圾站工作去了。那时候我就想,在哪工作不是工作,能帮一把是一把。
可儿子14岁那年,我战友来我家做客,喝多了,又说起当年的旧事,还不小心被那小子给听见了。
从那以后我儿子就一直怪我。说因为我干这垃圾站的活儿,他从小就被同学们嫌弃,说他是‘垃圾站的孩子’,身上有味儿,不愿意跟他一块儿玩。他明明可以不做垃圾站的孩子的,自那儿以后,他心里就憋了股气,再也不肯喊我爸了。”
王大海劝慰了王国柱几句,说父子哪有隔夜仇,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他可是听说王新军答应给王小毛安排个不错的工作的。
虽然他觉得王国柱有点可怜,但这父子俩不熟,他挺高兴的,因为省得他穿帮了。
看来找王小毛这么个人选,王新军是真的下功夫了。
很多事情王新军都考虑到了,比如说王大海的口音,饮食习惯。
真正的王小毛已经在王大海他们省下乡五年了,“假王小毛”有当地的习惯也算正常,不会让人觉得特别怪异。
——
“利民废品收购站”的门脸不大,夹在几间灰扑扑的杂货铺和煤店中间,毫不起眼。
两扇对开的、漆皮剥落大半的木头大门敞着,一股复杂的、浓烈的气味扑面而来——铁锈的腥气、陈年机油的腻味、腐烂纸张的酸馊、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尘土和潮湿霉烂的气息,混合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人的鼻腔和肺叶上。
王大海——现在,他是“王小毛”了——跟着一个身形佝偻、沉默的如同背后那堆废铁的老人,走进了大门。
他在心里默默念叨着,给自己鼓劲儿。
“振国哥,我王大海来啦!你就把心妥妥地搁肚子里,等着我的好消息吧!不出一个月,我指定把那狐狸的尾巴给揪出来!”
而被王大海在心里惦记得死死的赵振国呢,这会儿正坐在颠簸的吉普车里,一路朝着机场风风火火地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