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后宫不得干政(1/3)
第二百七十九章后宫不得干政(1/3) (第1/2页)四月,随着唐、蜀两军齐至前线,战线有了较大变化。
金牛道上,郭淮为先锋,兵至葭萌时。蜀军依法正之策,徐琨率军弃守葭萌,撤至剑阁固守。让出上百里的山道,既进一步拉长唐军的粮道,又将兵马布置于剑阁一线的险要小道中,强化了金牛道防线。
见蜀军不战自撤,令郭淮大为疑虑,遂入驻葭萌而不进,以防蜀人在蜀道中设伏。及徐晃率大军至,前探剑阁关地形,见剑阁如传闻中险峻,绝非人力所能所破,遂令徐晃大为忧虑。
深虑之下,徐晃暂令郭淮前驻险要修营,而他与诸军屯于葭萌关,欲与众人商略用兵之策。
在徐晃受挫于剑阁时,与之一同进军的满宠北阻于汉昌,思考破敌用兵之策。
蜀、唐两军暂在金牛、米仓二道对峙时,曹、刘为牵制唐军,皆召集兵马北伐。
如刘备倾出兵马三万,渡江包围江陵,其企图夺取南郡以控长江。
曹操所图甚大,采纳周瑜、刘晔之见,决意先争荆州,兼并刘备,窥探巴蜀,穷极长江。
为了牵制张辽,曹操让袁熙、袁尚二人率旧部北渡淮水,袭扰徐州海滨。并留夏侯惇守寿春,以阻张辽趁扬州空虚南渡淮水。
中原既有兵马牵扯,曹操召集江东大部六万之众,乘舟西进,直向荆州。时封周瑜为江夏太守,以曹仁、周瑜为前督,率万人击夏口。
见曹军兵至,黄祖出城应战,水师被周瑜所破,率败军退守夏口,命人急向郝昭求援。
郝昭见曹军兵向荆州,恐与刘备合流,水令斥候八百里加急,将军情急报于长安。
继而,郝昭依照军情,先令李通南下援黄祖。而他召集王威、黄忠、韩晞等将至当阳屯军,等候张虞后续军令。
郝昭加紧军令送至长安时,虽仅花了几日,但时间已至五月。
五月初二,长安。
“荆州急报!”
枢密院收到急令,遣吏直送至宫中。因携急报,甚至能在宫中走马,余者官吏见之,无不避让道路。
在急报送呈时,张虞正在宫中听王霁对孙仁的埋怨。
“既入宫为妃,便应知尊卑。然孙姬不识礼数,于殿内布列剑婢,孤命其撤之,竟敢言语顶撞。”王霁抱怨说道:“若不惩治,岂不令孙姬跋扈,大失我新朝威严!”
孙仁被迎娶入宫后,便与王霁产生冲突。王霁因觉得孙仁陪嫁婢女太多,不符合宫中规矩,有意令其削减。孙仁不满王霁的要求,遂令婢女持剑列道,吓退奔走婢女。
王霁亲自带人前往,自以为凭皇后身份能震慑住孙仁。不料孙仁不鸟王霁,依旧令侍婢佩剑悬刀,立于殿道两旁,纵是自诩胆大的王霁亦是被吓得魂不附体,恐孙仁便会怒而拔刀。
但王霁又恐孙仁耻笑自己,遂犹豫半响,令人唤孙仁出殿迎接。孙仁持弓披甲出门,拜谒王霁,并请王霁入殿议事。见两边剑婢森列,王霁犹豫半响,最终寻以借口离开。
离开后,王霁内心愈发羞怒,遂找到张虞,希望能得到张虞的支持。
“孙仁年少无知,深受父兄宠溺,今有布列剑婢之举,既有莽撞无知,又是忧虑自身安危。但无论如何,顶撞皇后,布列剑婢,实乃宫中禁忌。”张虞沉吟少许,问道:“不知殊岚欲如何惩治?”
王霁说道:“罢妃嫔之位,贬为才人。并令孙仁裁撤剑婢,不准于宫中佩剑。”
说着,进一步解释道:“今唐、蜀交兵,敌寇之女为妃嫔,恐不合时宜。另婢女多达百人,恐有死士伏于其中,效行刺客之举。昔孙策遇死士刺杀,今太子年幼,陛下不可不备。”
见王霁规劝有理,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孙氏虽说顽抗,但若破北道险关,诸郡传檄而下。时蜀中人心浮动,孙氏早晚必降。而孙仁为孙氏嫡女,深受孙坚、孙策宠爱,孙氏及旧部如降,可用孙仁以安抚孙氏,故今不宜刻薄。”
“因此可暂留妃嫔之位,然剑婢不可留,需去剑裁人,以平宫中诸人之心。不知皇后以为何如?”
“且依陛下之意!”
见张虞心情甚好,王霁试探问道:“渭儿封于苦瘠之地,不知陛下~”
话没说完,张虞的脸色板正,说道:“昔周封诸侯用于屏中国,今朕效旧制尔!”
“既为国制,岂能擅改?”
“后宫不得干政,皇后无需多言!”
见张虞脸拉了下来,并告诫她不得干政,王霁不满说道:“既然如此,陛下当初创业,何以与我参谋大事?”
“彼一时,此一时。昔平天下,今治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