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甘下地狱
第八百一十七章 甘下地狱 (第1/2页)高句丽的新都城在汉阳,紧靠汉江,人口约有十余万人。
这天上午,数百艘隋军战船出现汉水入海口。
高句丽熟悉的一幕又再次发生了,隋军战船沿着汉水北上,摧毁所有的高句丽船只。
高句丽国力和实力已经无法再造成两千石以上的大船,只有三百余艘五百石到千石的船只,被隋军堵在海港,一把火全部烧毁。
海港内浓烟弥漫,烈焰腾空,岸上的士兵惊恐万分,远远地躲着,谁也不敢上前来救火,半个时辰,熊熊烈火便将三百艘船全部吞没。
隋军战船离去,又沿岸寻找一切高句丽的船只,不留余地,全部摧毁。
这时,大将李汝森率一万辽东军渡过大同水南下,首当其冲便是大同堡,这是高句丽耗费三年时间修建的军堡,修筑在大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条海边的官路可以绕过它,不过辽东军的任务就是摧毁一切高句丽修建的军堡。
军堡修建在半山腰上,居高临下,军堡高六丈,堡内驻扎了三百名士兵,虽然军队不多,但地势险要,颇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不过辽东对这座军堡早已摸透,知道该怎么对付它。
军堡顶着站着数十名高句丽士兵,手执弓弩,抱着巨石,注视着山脚下的隋军,两侧都是悬崖,只有中间一条路可以上去,山崖并不算高,两百步左右。
隋军大将李汝森一挥手,“箭雷手!”
两百名箭雷手奔了过去,蹲在另一侧的悬崖下,他们的弩箭都是专门选的六石弩,需要两个人躺下上弦,箭雷射程达三百五十步,他们都是训练多年的精锐弩手,基本上都能做到百发百中。
李汝森盯着山顶上的大同堡,他们都反复研究过,一致认为只有箭雷能干掉这座军堡,箭矢虽然能射上城堡,但伤不了人,但箭雷就不一样了。
箭雷的爆炸足以让周围三丈内的士兵无一幸免,弹片虽然是斜向上飞射,趴下能躲过一劫,但那只限于大隋国内,大隋国内的箭雷是不放毒钉。
可是对付异族,就没有那么多怜悯之心,每支箭雷内填满上百颗细小的毒钉,毒钉四散飞射,哪怕是躺在地上,也一样难逃毒钉,除非是躲在桌子背后,用桌子作为盾牌,但那只是极少数高句丽士兵,大部分士兵就没有这种幸运了。
虽然砂锅饭只有两百步,但弩手们可以调整角度,高抛射的办法,百名弩手调整望山,瞄准山上的军堡顶部,不断后退,直到位置正好,很巧合的是,百名士兵正好站成两排。
旁边同伴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底部有两道红线,上面一根红线时凌空爆炸,下面一根红线时落地爆炸,燃烧到下面一根红线时,同伴低声喝令。“放箭!”
“咔!咔!咔!”一连串的弩机声响起,一百支燃烧着青烟的箭雷向军堡顶上射去。
“敌军箭矢来了!”
上面士兵大喊一声,纷纷蹲下,一支箭雷精准地抛射进了军堡顶部,一连串地爆炸了,只听见爆炸声夹杂着一片惨叫。
爆炸声结束,惨叫声也没有了,四十多名高句丽士兵大部分被炸死,即使少数没有炸死,也插满了毒钉,性命难保。
“准备射击窗口!”
军堡是上中下三层,底层一般不住人,养牲畜和存放物资,第二层和第三曾住人,二三两层各有三座窗口,三尺见方,既然是通风口,也是射击口。
六个窗口前站满了敌军,弩手的目标变了,变成六处窗口,校尉迅速进行部署,每十五名弩手负责一处窗口,分工明确。
两百名士兵一起躺下脚蹬上弦,取出箭雷放在弩上,校尉大喊:“瞄准!”
百名弩手一起举弩,对准了自己的目标,校尉再次下令,“点火,凌空爆炸!“
同伴们用火折子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待烧到第一道红线时,同伴下令,“发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