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掌门怒喝振风骨、三爷丹论证圆满
第238章 掌门怒喝振风骨、三爷丹论证圆满 (第2/2页)“嗯,”康大掌门在此时候听得此言,似是想起了韩寻道近来风评,稍有担忧。不过见得叶正文于自己面前对其都是如此信重,便就未放心上。
叶正文领了差遣即走,袁晋声称有事、多留片刻,待得前者跃过灵禁过后,袁晋方才再凑到康大掌门身侧。
他这时候已经收了先时那轻松神色,渐渐变作肃容,康大宝看得蹙眉,他与袁晋二人之间,自不会有分毫客气,于是便就径直问道:
“你又是有什么事情来讲?!”
但见得袁晋迟疑一阵、才似是下了某种决心、咬牙言道:“大师兄,荣泉得来的那枚雪林丹.能不能予我?!”
此言一出,直令得康大掌门面色渐变,直视袁晋、良久不言。
————宣威城
宣威城费家宅邸的静室之中,陈设极简,颇有康大掌门一贯推崇的朴素作风,只一张木案、一张蒲团,墙角燃着自尚寝宫送来的凝神香,青烟袅袅缠绕梁间,漫散出清宁气息,助蒋青收束心神。
案上除了铺展的《剑丹图》,还静静躺着一枚手掌长短的方形条石,正是此前储嫣然所赠的磨剑石。
这石乃外海释家小派镇宗之宝,早年伴剑僧修行,石身隐有檀香与剑气交织的温润光泽,是蒋青早年间精炼剑意的重要依仗。
彼时他得此石,日夜摩挲,虽然多年无用,但石中蕴含的“以静制动、以剑证心”剑道真义,早已融入他修习《混元镇霄剑》的每一招式之中,只是此前未与结丹之理相通,未能窥得更深层关联。
蒋三爷盘膝坐在蒲团上,目光在《剑丹图》与磨剑石间流转,指尖先触到磨剑石的微凉石面,再落在《剑丹图》角落的灵力纹路上,前番费天勤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
“丹论者,修士自证之道”“参透‘混元’,剑丹同源”。
这些话如同一把钥匙,而磨剑石与《剑丹图》的并置,恰似钥匙插入锁芯的瞬间,让他心中关于结丹的迷障骤然松动。
《剑丹图》上的纹路细如发丝,蜿蜒缠绕成隐秘轨迹,竟与他修习《混元镇霄剑》时的灵力流转路径有微妙契合;
而磨剑石贴在掌心,石中沉寂的剑意似被图中意境唤醒,缓缓散出一缕清浅灵力,与他周身剑意隐隐相引。
图中修士负剑而立,剑尖凝聚的光斑看似微弱,却透着“以剑凝丹、以丹养剑”的玄妙,与磨剑石“剑心合一”的真义相互映照,仿佛将剑修“练剑”与“结丹”两道难关的核心奥义,凝于静室这一方案几之间。
“可若是剑丹同源”蒋青轻声呢喃,抬手召出佩剑。
长剑出鞘时嗡鸣轻响,似与磨剑石、《剑丹图》同时产生共鸣,剑身映着窗棂透入的日光,泛出冷冽而纯粹的光泽。
他依着《剑丹图》的纹路,又引磨剑石的剑意入体,缓缓运转灵力,佩剑随心意而动,在虚空中划出一道圆润弧线。
灵力自丹田而出,经经脉流转至剑身,再由剑尖回落丹田,形成一个闭环。
不同于往日的滞涩,此番有磨剑石的剑意顺滑气机,灵力流转竟如溪流归海般顺畅,仿佛剑、石、图三者共通,在他体内开辟出一条剑与丹相融的无形通道。
肩头的通明剑猿跳下,蹲在案上,小爪子指着《剑丹图》中修士的丹田位置,又指了指蒋青的丹田,再碰了碰磨剑石,黑亮的眼睛透着灵动,似在提醒他二者关联。
蒋青顺着它的动作,将磨剑石贴在丹田处,石中剑意与丹田灵力相触的瞬间,他倏然明悟!
这《混元镇霄剑》的“混元”,是“融万物、纳阴阳”;
磨剑石的真义,是“守本心、凝剑心”;而《剑丹图》的核心,是“以剑化丹、以丹养剑”。三者相合,不正是剑修结丹的完整路径?
蒋三爷阖目沉思,摒弃所有杂念,任由磨剑石的剑意、《剑丹图》的纹路意境,与自身灵力、剑意交织缠绕。
往日提及结丹时的迷茫与焦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练剑时的专注、磨剑时的沉静、看图时的顿悟,在此刻汇聚成一股力量,缓缓滋养着丹田。
不知过了多久,丹田处忽然传来一丝温热,那股温热感不再是零散的光点,而是如磨剑石般凝实、如《剑丹图》纹路般有序,随灵力流转缓缓扩散,与周身剑意形成完美共振,似在诉说着剑与丹本为一体的终极关联。
“这便是我之丹论真谛?”蒋青睁开眼,眼中闪过明悟的光彩。
他想起曾得连雪浦传授的裂天剑派剑理,“剑为器,意为魂,丹为基”的说法,此刻与磨剑石的“剑心”、《剑丹图》的“丹意”全然契合。
从前他总觉得剑与丹是两条并行的路,需择一而行方能精进,可如今才真正琢磨出来几分味道。
似是对剑修而言,练剑即是炼心,炼心即是筑基,筑基即是结丹。
磨剑石助他凝剑心,《剑丹图》引他明丹理,二者相融为“混元”,方能成就真正属于剑修的金丹大道。
接下来的数月里头,蒋青闭门不出,日夜沉浸在剑、石、图三者的感悟中。
他以磨剑石的剑意校正灵力偏差,以《剑丹图》的纹路优化丹田气机,再对照费天勤赠予的典籍,逐一验证自己的丹论。
典籍中记载的上古剑修“以剑斩心魔、以丹固道基”,恰与磨剑石“以静制动”的真义相通;
而“剑意与丹力相融”的核心,在他体内已化为剑、石、图三者的自然共振,无需刻意为之,便如呼吸般自然。
这日清晨,静室的凝神香燃尽最后一寸,青烟渐渐消散。蒋青将磨剑石贴在丹田,指尖抚过《剑丹图》,猛地睁开眼。
丹田处的温热感已凝聚成一股浑圆灵力,不再是零散的光点,而是如磨剑石般坚实、如佩剑般灵动,随他的呼吸轻轻搏动。
他抬手召出佩剑,剑尖轻抵丹田方位,灵力运转间,剑身、磨剑石、丹田同时发出轻鸣,似三者共奏一曲剑丹和鸣。
这共鸣声沉稳而有力,无半分滞涩,证明剑、心、丹论都已完全融合。
蒋青起身走到静室中央,持剑而立,磨剑石仍在掌心。此时他周身的剑意不再凌厉张扬,亦非单纯的温润,而是如“混元”之意般包容万象。
剑风掠过案上的典籍与《剑丹图》,书页轻轻翻动,却未被剑气损伤分毫,只磨剑石微微发烫,似在为他的圆满而震颤。
演练完一套剑法,蒋青收剑而立,气息平稳如初,丹田处的浑圆灵力依旧稳固。
他将磨剑石与《剑丹图》小心收起,贴身存放过后,他重新盘膝坐下,认真梳理此次圆满的感悟。
静室外,日光渐斜,透过窗棂洒在蒋青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边。
肩头的通明剑猿似也感知到主人的变化,醒转过来,蹭了蹭他的手臂,眼中满是欢喜。
蒋青闭目凝神,丹田处的浑圆灵力缓缓运转,吸收着静室中残存的灵气,亦与掌心的磨剑石持续共鸣。
又不晓得是过了多少个日升日落,只待得再有一缕皎洁月光透过窗棂,落在蒋青的佩剑上,剑身泛着柔和的光泽,与丹田的灵力、掌心的磨剑石遥相呼应。
静室中,剑鸣、石颤之声交织,蒋青缓缓睁开眼,眸中似有剑光流转,他轻声叹道:“呼,这即是丹论圆满?!”
此时他语气中再无半分浮躁,只有沉静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