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1章 韩氏有婚书
第一卷 第441章 韩氏有婚书 (第1/2页)人都走了,莫娘和乳娘带着孩子们来玩了好一会儿。
如今谢砚太小,太子太傅还不曾定下,加之立国后政务繁忙,晋阳鱼龙混杂,正值多事之秋,还顾不上为谢砚敲定文武师父。
阿磐教他们识字,读书。
谢砚像他的父亲,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也许未必懂得她讲得书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却能安心地趴在她的膝头上,睁着一双大眼睛认真地听。
这便愈发对比出谢密的可怜来。
她能教谢砚读书,却教不了谢密什么。
原该与谢砚一样要学道理的时候,却只能呆呆地看着挽儿玩拨浪鼓和竹蜻蜓。
先前与谢砚打打闹闹的那个孩子,到底已经再也没有了。
这一大早被那姨甥二人搅得心烦意乱的,教书习字也不到半个时辰,便打发孩子们走了,心里空落落的也什么都干不下去了。
原本打算有了空闲就早些命人去金匮石室搬些古籍医书来,好寻找古方缓解头疾之法,也许还能顺便找到金疮痉的其他记载。
若是有幸,但愿还能找到医好谢密的法子。
不求变得怎么好,起码恢复几分神智,使他能像个寻常人一样长大。
晋宫就有专用来保存历代文物古籍的金匮石室,前朝历代的遗书古籍大都藏于此处。先前赵氏政权占领晋宫时,未曾破坏,败走时又匆忙来不及带走或焚毁,因此保存的还算完好。
司马敦带人去金匮石室搬书,一搬就是几大箱。
原本打算要翻阅许多书,也打算要做许多事,打算得好好地活着,活着侍奉君王,养大孩子,要活得比燕王后还要长久。
可心里烦闷,因了一个平地风波的韩公主,和一个子虚乌有的叔嫂。也还没有想好,若是宫里再来一个貌美的韩国夫人该怎么办。
她岂会愿意与旁人分享自己的夫君。
岂会。
岂肯。
岂能。
古籍翻开便停在那里,眼看着窗外的日光一寸寸升至中天,又一寸寸西移下去,迟迟也翻不动一卷。
婢子送来鼎食,也没有吃几口。
赵媪引她说话,却也没什么可说的,好不容易等到谢玄回来。
谢玄回来时,又是一个日暮了。
知道谢玄要做君王的那日,就该预料到会有三宫六院的时候,何况,她还是王后呢。
王后就要母仪天下,就得雍容有气度,就不能险隘善妒,自私刻薄,就得一切为了晋国好。
她已经劝慰好自己,也把什么都想开了。
因而当那人问她,“在看什么?”
这时候,她已能心平气和地笑,“我想找到医治头疾的方法,也许古籍会有。”
那人自背后揽住她,棱角分明的下颌抵在她的颈窝,“有医官在查了,何需你费心劳力。总觉得你气色不对,阿磐,你要养好身子。”
唉,忧思重重,哪里还会有什么好气色呢。
便是有胭脂水粉浓妆淡抹着,仔细看,也能看出底下的憔悴来。
他还说,“前朝事多,孤只怕冷落了你。”
阿磐点头,“妾会顾好自己,大王安心忙国事,不要为妾忧心。”
提起韩国来,几乎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也好,她盼着谢玄赶紧有一个说法,好使她悬了一天的心能落了地。
却也怕他果真提起来,果真把“韩国公主”四个字变成了“韩国夫人”。
那人温热的鼻息就在她的耳畔,刀削斧凿般的脸还沾带着月夜的凉意,他说,“韩国使臣来,带了战书,也带了婚书。”
阿磐心中一凉,唉,是婚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