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一个名字便足以让饭田翔二郎踟蹰不前!(感谢卫我华夏的打赏)
第468章 一个名字便足以让饭田翔二郎踟蹰不前!(感谢卫我华夏的打赏) (第1/2页)“蔚文兄,什么好消息,竟然如此的兴奋,日军的攻势被挡住了不成?”
商震一脸笑意迎向了快步走来的林蔚。
林蔚拿着手中的电报没有丝毫卖关子的意思:“不是挡住了,是把小鬼子的进攻部队打溃了!”
“具体是什么情况?”
“郑洞国所部的荣誉一师成功将日军进攻部队击溃,并且第一时间展开了反击,在黄百韬部炮兵部队的掩护之下,追歼日军八百余人。”
“不过,他们反击得手之后的他们并未继续猛烈追击,反而是退回了防御阵地之中。”
商震感慨万千:“薛伯陵本来是打算强留荣誉一师在九战区作为主力使用,万万没想到兜了一圈之后,竟然在此战之中崭露头角。”
林蔚好奇道:“启予兄就不好奇为什么没有追击?”
“杜军长选择了稳妥一些的打法?”
林蔚微笑着摇了摇头。
“那就是郑师长有所顾虑,担心日军在二线放置了反击兵力,就抓他这个反击空挡,一旦他们脱离炮兵掩护,就会受到重大打击!”
林蔚哈哈一笑:“非也非也,是史迪威的命令。”
商震眉头紧皱:“这个美国佬下这样的命令难不成?”
“启予兄猜的不错”
——
五军指挥部。
杜聿明此时也是一脸的郁闷:“桂庭,为什么没有趁此机会追击扩大战果呢?”
郑洞国略显无奈的表示:“史迪威的命令直接下到我这里来了,委座不是说了么,一切都要服从美国佬的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够争取更多的物资援助。”
正说话间,楚云飞迈步走进了指挥部之中。
杜聿明略显惊讶的迎了上去,率先敬了个军礼:“楚团长。”
“杜军长,好久不见。”
两人互相敬礼之后,握了握手。
“之所以没有派部队继续追击,其实是考虑到仰光驻防兵力不足,一旦全力展开追击,日军很有可能会趁此机会直接登陆仰光。”
楚云飞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份秘密“情报”。
这里要多说一句。
这份秘密情报是楚云飞自己写的,上面有他和史迪威的签名。
即便是假的,别人看到也会认为是真的情报。
何况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没人能够笃定这种可能不会发生。
“美国佬到底想要干嘛?”
“史迪威需要借着这个机会和英国人谈判,他们也需要在美国国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而我们也需要美国人提供的更多援助。”
“试想一下,我们呼的一下追击过去,甚至一路追到泰兰德,我们还会有后续的援助吗?”
杜聿明身居高位,自然知晓楚云飞话里话外的意思,他起身坐到了楚云飞的身旁,小声询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缅甸问题?”
“光亭兄心中不是有数了吗?”
杜聿明一惊,劝道:“和美国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风险极高。”
“我们没有选择,和美国人合作已经是当下的最优解,如果不是美国人,我们或许现如今还被拦在缅甸国境线之外,坐视仰光的沦陷而无能为力。”
楚云飞的表达一如既往的直接。
杜聿明脸色稍显难堪,廖耀湘则是笑着递上了茶水:“楚团长的意思也是好意,军座你可别介意。”
“光亭兄勿怪,云飞素来快言快语。”
杜聿明叹了口气:“总觉得这仗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来打,这美国人实际上没安什么好心。”
“美国人和苏联人不对付,不代表他们和英国佬的关系就很不错、对于肢解英、法等国家殖民地之事,美国人一定会做下去。”
“对于战后的国际利益分配,他们已经开始布局了。”
杜聿明听着楚云飞的说辞,一时间握着茶杯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岂不是代表着美国佬颇为坚定且自信的认为一定会取得战争胜利?”
“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他们有这个自信和实力。”
楚云飞示意赵鹏程从一旁递过来一份电报,交给了杜聿明:“这是下一批的援助物资清单,足够装备三个主力师的武器装备,还包括105毫米口径的重炮32门,各式炮弹十五万发。”
“这还仅仅入缅作战的第一批援助物资,光是为了改善我们的后勤状况,美国佬第一期就打算提供约三千六百辆的各式车辆。”
这.
邱清泉听到声音之后也是快步走了过来:“楚长官,美国佬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楚云飞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补充道:“统战价值是打出来的,小鬼子进攻缅甸除了为了切断滇缅公路补给线之外,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缅甸的油田,以支撑他们接下来的战争。”
“换句话说,他的战争本质就是通过资源掠夺来维持自己的战争节奏,而我们只需要驻守在泰缅边境,稳固战线,便足以让其慢性死亡。”
邱清泉不解:“既已知道日军虚弱,为何不直接捅上几刀,加速他们的死亡呢?”
“战争早日结束的话,国内也能够尽快的进行经济建设,让老百姓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邱清泉的想法偏理想化。
楚云飞也不敢多说未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是解释道:“还是那句话,统战价值是打出来的,如果不控制战争规模,我们就无法继续接受来自美国人的援助。”
“局势过于顺利,亦或者是过于不顺利,都会影响到他们战争资源的倾斜,我们需要展现出足够的价值,也不能够太拼命,东南亚地区的作战,更像是一场生意,它已经不是纯粹的战争了。”
“据史迪威透露,美国内部就目前正在发生的世界大战也是有相应分歧的,有人主张先支援欧洲战场,击败德国人之后再击败日本人。”
“同样的,也有人主张先击败实力相对弱小一些的日本人,但现如今的美国并没有这么强大的海军力量,这中间至少存在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