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从军歌(求订阅)
第484章 从军歌(求订阅) (第2/2页)论战斗力,在日军的战斗序列之中也就是个勉强二流的水准。
何况他们的身旁还有精锐的第五军,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主动出击,帮他们分摊了不小的压力。
而现如今。
第五军面对三十三师团的强势进攻,再加上此前联合指挥部下达的严禁主动进攻的命令。
第六军现如今只能够完全依靠自己一个军去对抗两个日军师团,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看着地图上那种不断扩大的红色箭头。
日军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就推进了二十公里,连续突破了两道防线。
史迪威部署过来的新编第二十九师能堵住这么大的缺口吗?
甘丽初自己都不信。
他知道,正常而言,第六军,第六十军、不管是训练、兵员素质,都与日军精锐差了不少。
再加上日军这次是有备而来、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
防线被打穿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联合指挥部为什么始终没有动静呢?
明明新编第十一军,乃至新编第三十八师很适合承担这样的任务啊。
难不成黄百韬所部以及孙立人所部因为此前的战斗损失过于惨重,已经无法承担相应的作战任务了?
一想到这里。
甘立初忧心不已。
再这样下去,不仅第六军要全军覆没。
连带旁边的第五军侧翼也将完全暴露在日军兵锋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不能再犹豫了……”甘丽初眼中闪过了一丝决绝,也带着深深的绝望和屈辱。
作为一军之长,向友军说不定上级发出如此紧急的求援,本身就意味着自己部队的无能,但他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他猛地转身,对身旁的通讯处吼道:“立刻!到我的指挥部!到第六军指挥部的指挥部!向联合指挥部发电!加急!十万火急!!”
他走到电报机旁边,尊敬的口述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但每个字都响亮:
联合指挥部史迪威将军、楚云飞总团长钧鉴:我军正面当面之敌,判定为日寇第十八、第三十三两个主力师团,并有战车、重炮及航空兵支援,正对我当前防线结合部结合发动空前猛烈之供给!
我军以全部主力,仍无法阻挡敌军势攻!情况万分危急!
为挽救战局,避免全线崩溃,并防止危及第五军侧翼崩溃安全,恳请钧座以全局为重,火调派强力增援部队。
务请调整拔美械主力装备部队或第五军主力援兵,向我防区紧急增援。
局势刻不容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为十万火急之求恳!第六军长甘丽初特急叩!”
通讯处长飞快地记录着。
然后立即命令报务员以最高优先级将这份求援的急电发了出去。
——
联合指挥部。
史迪威放下了手中的电报。
三个师团的猛攻,这是很大的手笔。
双方前线交战的作战兵力虽然基本上持平。
可日军具备相应的空军优势。
防线上坚固的防御工事多被日军的航弹所摧毁。
日军此时此刻实际上正在按照美国国防部所期待的方向发起进攻。
一整个东南亚的精锐日军,基本上都被编入到了泰缅方面军之中。
史迪威虽然乐意看到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打生打死,消耗日军的兵力。
但他同样也不想要输掉这场战争。
他所期待的不仅仅是牵制,消耗,而且还要战胜日军。
否则,一旦局势糜烂,日军很有可能会切断滇缅公路,而后将作战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上。
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史迪威自认为此前自己掌握的还算不错,但现如今。
战局的后续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防线的崩溃将会是显而易见且并不遥远的未来。
站在一旁的黄百韬出声询问道:“史迪威将军,是否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执行呢?”
“就按照楚留下的作战预案打下去吧,他早已经预料到了这种事情的发生,而且他人已经在返回前线的路上了。”
黄百韬敬了个军礼之后当即转身离开:“是,我立即派遣部队前往增援。”
转眼间,又是一天的时间过去。
各处防线被突破的战报越来越多,第六军甚至不断的收缩防线,甚至主动发起反击与日军展开拉锯。
但伤亡也在不断的加重,日军甚至将毒气弹作为常规武器使用。
碰到实在打不过去的防线,便直接轮换缅甸“独立军”这些土著发起进攻以消耗守军部队的弹药和炮弹。
第六军指挥部。
甘丽初作为最高指挥官,已经连续三天的时间没有合眼了,此时的:“支援部队呢?”
“第六十六军,新编二十九师已经抵达,并且加强了结合部的防御,目前他们已经主动发起了反击,击溃了想要争夺阵地的缅甸独立军。
并且,联合指挥部来电,楚长官正从缅北赶回前线。”
听到末尾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三天前。
缅北一处河谷地带。
“云飞,你可是挑了一个好地方啊。”林蔚笑眯眯的陪同在了他的身侧。
楚云飞背负双手,目光看向远处,怔怔出神。
对于缅北地区的开发工作。
山城方面同样比他这个驻缅高级军官顾问团总团长还要上心。
此前,飙关一战把他从驻滇高级军官顾问团团长的职务,打成了驻滇高级军官顾问总团的总团长。
理论上而言,就连缅北地区如何开发,都要他这个团长说了算。
至于林蔚口中所说的好地方。
实际上是楚云飞利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特意为为吴子强所部新编第十二军精心挑选出来的新训场地。
不仅仅涵盖了丛林、平原、河流、山地的地形,而且能够起到拱卫滇缅路侧后方的作用。
就新编第十二军的兵力方面,山城方面也同样提供了不少的支持。
“林主任,关于兵员的征募工作,是否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目前阻力较大,很多青年担心因为入伍而耽搁了未来的学业,而且保留学籍而言,就目前国内的战争状态,很难保证。”
“新兵役法的拟定势在必行,因为战争的缘故我们需要有这么一批人”
楚云飞对着不远处的赵鹏程招了招手:“林主任,我拟在山城、昆明等地创办青年学报,宣传知识青年从军。”
“另外,我还托人编纂了一首知识青年从军歌,用于传唱..”
林蔚从赵鹏程的手中接过递过来的手稿:“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
齐从军、净寇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救国心..
举国同仇和敌忾,神州大地敌尸横.”
在林蔚阅读的时候,楚云飞轻声唱出了知识青年从军歌的曲调(国军版,非团长版)
“林主任觉得如何?”
“很是应景,这件事情我会着手推动..”林蔚笑眯眯的答应了下来:“委座派我此番前来,也是想要了解一下前沿战场上,可还有其他什么需要支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