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汪伪第五军的末路,日军全面转进!(求订阅)
第598章 汪伪第五军的末路,日军全面转进!(求订阅) (第1/2页)东京,大本营,陆军省会议室。
一场关系到华北方面军数十万将士命运的激烈辩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烟雾,缭绕在每一个与会高级将领那张阴沉的脸上。
这也让会议室内的气氛,显得更加压抑。
辩论的核心,只有一个邯-安一线,是守,还是撤?
“绝不能撤!”
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将手中的指挥棒,重重地敲在地图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他的声音,如同他的表情一般,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强硬:“邯郸,是我蝗军在华北平原上,楔入支那军腹地,最重要的一颗钉子!
一旦放弃,我们将被迫后撤近两百公里,才能在平津一线,鲁西构筑起新的防线!”
“届时,整个华北的战略态势,将更加被动!”
“我们将从战略相持,转变为被动防御!”
东条英机环视着在坐的众人,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更重要的是,国际影响!”
“我们刚刚在东南亚,遭遇了一场惨败。”
“如果,我们在华北,再来一次‘大转进’,那美国会怎么看我们?”
“德国会怎么看我们?”
“那些还在摇摆中的国家,又会怎么看我们?”
“蝗军的体面,帝国的威严,将荡然无存!”
东条英机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充满了所谓的“大局观”和“荣誉感”。
以参谋总长杉山元为首的一众陆军强硬派,纷纷点头附和。
在他们看来,土地,可以一寸一寸地用鲜血去打。
但“蝗军不可战胜”的“体面”,是绝对不能丢的。
然而。
以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和几位相对理智的内阁官员为代表的另一派,却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东条阁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沙哑地说道,“体面,是需要实力来支撑的。”
发言的正是商工大臣岸信介:“现实是,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邯-安这条战线了。”
“冈村宁次将军的报告,大家都看到了,第十二重炮旅团,全军覆没,独立混成第七旅团,遭到重创;
第八师团,在支那军两个精锐师的围攻下,岌岌可危;
第五师团,更是被数倍于己的敌人,死死地拖在了安阳.”
“我们的航空兵,无法全面确保制空权。”
“我们的后勤补给,现如今已经捉襟见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拿什么去守邯郸?”
“让我们的士兵,用刺刀,去抵挡支那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吗?”
这一幕似曾相识。
有点像是汪兆明质问老蒋的那一幕。
即便是日本人,想要制造重炮也只能够依靠时间去熬。
一个重炮旅团的覆灭,对于华北方面军而言其实就是不能够接受的损失。
商工大臣岸信介的质问,如同利刃,刺破了强硬派那虚假的“荣誉”泡沫。
“与其硬着头皮,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消耗战,将我们华北方面军最后的精锐,都消耗殆尽。”
“不如,壮士断腕,主动撤退,收缩兵力,保住平津,以图将来。”
“这是最理智,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懦夫!你们这是在动摇军心!”
“这是对天蝗陛下的不忠!”
一时间,会议室里,吵成了一团。
主战派和主撤派,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东条英机看着眼前这副乱象,气得是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
他自己也知道,那些主张撤退的人,说的,都是事实。
但是让他这个一手将帝国拖入全面战争深渊的“战争首相”,亲口下达“撤退”的命令?
这,无异于承认自己错了。
承认,这场所谓的“圣战”,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这个责任,他承担不起。
就在双方争执不休,陷入僵局之时。
一名机要参谋,神色慌张地迈步走入了会议室。
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份刚刚由华北方面军发来的最高等级的加急电报。
“阁下,紧急军情!”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份薄薄的电报纸上。
东条英机一把抢过电报,只看了一眼。
他那张一直强撑着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电报,来自冈村宁次。
“大本营总长杉山元阁下、陆相东条英机阁下钧鉴:支那军总攻,已于今日凌晨,全面展开。敌军攻势之猛烈,指挥之精准,远超我等预料。”
“在短短数小时之内,我军防线上,已有超过十处关键支撑点,遭敌精准炮火摧毁,或被其精锐步兵进攻突破。”
“敌指挥官用兵如神。”
“似乎将战场完全变成了单向透明之态势。”
“我军之任何调动,任何部署,皆在其掌控之中。”
“战局,已糜烂至此。若再固守邯郸,方面军主力,将有被其彻底分割、包围、全歼之风险。”
“吾以帝国军人之荣誉起誓,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为保全方面军最后之骨血,为弟国留存再战之元气。”
“恳请大本营,立即下令。”
“全线,转进!”
电报,从东条英机那无力的手中,滑落。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冈村宁次,再次主动请求撤退了?
这个以弟国荣耀为本,以军事指挥能力而出名的“智将”在会战开始的不到半个月里面已经数次求援和请求撤退了。
这足以说明前线的局势。
已经恶化到了,连他冈村宁次都无力回天的地步!
现实,就像一记最响亮的耳光。
狠狠地,抽在了东条英机和所有主战派的脸上。
所有的“体面”,所有的“荣誉”。
在“全军覆没”这个可怕的前景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可笑。
“罢了.”
良久。
东条英机才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两个字。
他的声音,嘶哑,而充满了疲惫。
东条英机无力地,挥了挥手:“批准冈村宁次将军的请求。”
“全线转进!。”
实际上。
所有人知道华北方面军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
他们现如今的开会决议,似乎只是为了找个理由大吵一架。
或许说。
为后续的失利找个人来买单。
东条英机内阁的众人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现如今的这个模样。
那个他始终瞧不起,看不上的支那部队会变得如此的强横。
——
当天晚上。
一道道充满了屈辱和不甘的命令,从北平的华北方面军指挥部发出,传向了邯安前线的每一个角落。
“命令:第五师团、第八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于今夜24时整,全面脱离与当面之敌的接触。”
“各部,交替掩护,以最快速度,向后方预设之第二道防线,聊城、临清一线全线转进!”
命令,下达得坚决而果断。
撤退,也进行得悄无声息。
他们在阵地上留下了大量的篝火制造出一种“防守依旧严密”的假象。
然后,便如同黑夜中的潮水,悄然地,向后退去。
整个撤退行动,只有一个小小的“意外”。
那就是这道关乎生死的撤退命令。
实际上并未下达到新编第五军孙殿英的指挥部。
……
邯郸城外,伪新编第五军临时军部。
孙殿英,正坐立难安地,在帐篷里来回踱步。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毒蛇一般,死死地缠绕着他的心。
就在半个小时前。
他派去与日军第八师团联络的参谋,回报了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消息。
“不让你们接近,什么意思?”
“不知道,神神秘秘的,指挥部的方向所有小鬼子都挺忙的,不乐意搭理我们。”
“不对劲”
孙殿英像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一般,猛的一拍大腿:“这帮狗日的该不会是跑路了吧?”
“不知道”参谋吓得是魂不附体:“要是真转进了的话,咱们岂不是完蛋了!”
“不然的话,他们这么着急干什么?”
弃子两个字瞬间出现在了孙殿英的脑海之中。
他只感到自己的脑子“嗡”的一声。
一片空白。
冈村宁次,那个老狐狸,把他们,当成弃子了!
他要把他们这三万多条人命,扔在这里,当成掩护他主力撤退的炮灰!
“他娘的!这群小日本,卸磨杀驴!”
孙殿英气得是破口大骂,将手边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稀巴烂。
但他知道,现在,骂人,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了。
他必须,立刻,马上!
为手下这三万多弟兄.也是为自己找一条活路!
他当即将他最信任的两个师长,第七师(伪)师长杨克猷,和第八师(伪)师长张锡珂,紧急召集到了自己的指挥部之中。。
天要塌了!
“军座,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当杨、张二人,听完孙殿英的讲述后,同样是面如死灰,六神无主。
“是啊,军座!前面,是一帮虎狼之师。”
“后面,是小日本的屠刀!我们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啊!”
“慌什么!”
孙殿英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一种赌徒般的疯狂。
“天,还没塌下来!”
“小日本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
他看着眼前的两个心腹,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拨乱反正!”
“反正?”
“没错!”孙殿英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狡诈的光芒:“我们立刻,给山城方面发电!就说,我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前的投敌,都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反正’的权宜之计!”
“只要,我们能重新搭上山城这条线,楚云飞他总不能不给委座面子,把我们这支‘反正义师’,也给剿灭了吧?”
事到如今,这,似乎是唯一一条,能保住性命的道路了。
杨、张二人,立刻点头如捣蒜。
说干就干。
他们立刻,找来了机要员发出了一封充满了“悔恨”和“忠诚”的反正电报。
……
不巧的是。
当电报被译出时,常瑞元,已经休息了。
值班的张文白和竺培基两人,看着这份内容惊人的电报,面面相觑。
“这孙殿英,要反正?”
竺培基一脸的不解。
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这才投敌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汪伪政权又是召开发布会,又是整编部队,还给提供了这么多的军械装备。
说反正就反正,说丢就丢?
反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全国上下恨不得吃了孙殿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