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零一章 与现代合作共赢

第一百零一章 与现代合作共赢

第一百零一章 与现代合作共赢 (第1/2页)

从洪武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舒舒服服打了两把游戏天就黑了。
  
  家里的园丁、阿姨、管家都下班回家,偌大的庄园就只剩下三小只以及一群猫和一群狗。
  
  朱棣打了两把游戏,回房间洗了个澡,再出来的时候朱云峰也洗完澡在外面大厅。
  
  刚才阿姨在走前给他们做好了晚饭,此刻朱云峰和季赫正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靠,不等等我。”
  
  “谁让你洗个澡洗那么慢?”
  
  “你在皇宫里当皇帝,怕是不知道我在外面打仗多难受。”
  
  “多难受啊?”
  
  “每天穿着作战服,想好好洗个澡都没那条件,好不容易回来了肯定要搓搓身上的泥。”
  
  朱棣一屁股坐到餐桌前,先伸筷子夹了个鸡腿。
  
  脚边皮皮已经望眼欲穿,尾巴摇得跟个电风扇一样,吐着舌头等待着鸡腿落进它嘴里。
  
  但朱棣并没有把鸡腿扔下去,而是先将肉剔下来,再把肉放到盘子里,最后才把盘子放在地上让皮皮吃。
  
  这可是大明的护国神犬大将军,也是老朱的救命恩犬,当年要不是皮皮把老朱绳子弄开,恐怕现在老朱早就吃牢饭去了。
  
  朱云峰看到朱棣的细心,略微感动,便开口问道:“话说回来,咱们以后有什么打算?”
  
  “什么打算?”
  
  季赫挠挠头道:“需要打算什么吗?现在不过得挺好?”
  
  “听说过马斯洛需求吗?”
  
  朱云峰问。
  
  “听说过,怎么?你现在有更高的理想抱负了?”
  
  季赫诧异不已。
  
  “谈不上更高的理想抱负,只是觉得现在的大明发展速度还是太慢了。”
  
  “现在还慢啊,要是普通人穿越到古代,可能一辈子都发展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他们现在可开上挖掘机了。”
  
  “只是有一定工业能力,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工业基础是能生产出工业机器,这样还是严重依赖于从现代进口,但我觉得光我们自己开发,还是效率太低。”
  
  “你想上交国家?”
  
  “嗯,所以晚点想找老祖宗商量一下。最主要的其实还是我觉得这样做对两边都好。”
  
  “怎么说?”
  
  “你看看现在的新闻。”
  
  朱云峰拿出手机,搜了一下国际消息,然后说道:“看看现在老美在干什么?他们已经疯掉了,外贸现在已经很难做了。”
  
  季赫无奈道:“那也没办法,本来房地产崩了后,大环境就有点衰退,老美再整这一出,生意不好做啊。”
  
  “所以我才说对两边都好。”
  
  朱云峰说道:“大明可以快速完成工业化积累,短时间内就能在现代的帮助下迅速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现代这边有新市场,有大量资源流入,国内经济就能迅速增长,耗都耗死老美。”
  
  当年朱云峰动过把石碑上交国家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打消了。
  
  除了老朱的胁迫以外,最主要还是自己有点私心。
  
  毕竟自己完全是靠石碑才能有今天的财富地位,如果没有石碑的话,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然而如今他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在崇祯朝做过皇帝,在洪武朝当王爷,现代也是人类天花板,资产接近一千个亿。
  
  谈不上世界首富,但在国内已经是湖南首富,挤进了富豪榜前二十。
  
  甚至前段时间上面还想邀请他做省参事,政协委员来着。
  
  人到了这个层次,自然就有了别的想法。
  
  朱云峰在大明那边看了大明的发展缓慢,虽然八年过去,已经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也拥有了很多现代机械。
  
  然而缺乏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的窘境导致他们空有知识、技术和机械,却难以大规模把路铺开。
  
  相比之下,新中国时期虽然也是一穷二白,但却还是有不少留学归来的人才,以及毛熊老大哥支援的许多项目,把重工业基础累积起来。
  
  有了重工业基础,培养大量产业工人,改开后就能很快进行轻工业发展,从而迅速一飞冲天,完成经济上的腾飞。
  
  而大明那边在人才培养方面属于从零开始,除了能给予知识以外,其它全部只能自己来。
  
  可知识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
  
  这就导致在拥有知识技术和机械的情况下,大明的发展道路还是走得很慢,除了南京和杭州等少数大城市有一定工业能力以外,其余地方还是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广大的乡村没有电,没有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城市内也只有皇宫这边修建了一些高楼,城区还是以前的老旧街道,也都是木屋。
  
  市面上的铁器随着钢铁厂的成立而增多,但增多归增多,很多农具厨具也仍然没有普及。
  
  总得来说。
  
  至少朱云峰还是不太满意大明现在的发展速度。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集中发展了火车轨道,也能够建造普通的跨河大桥。却无法解决长江跨河大桥的建设,南北就很难沟通起来。
  
  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年。
  
  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恐怕到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老朱死的那一年,都未必能让南京完成现代城市化改造。
  
  毕竟当初朱云峰可是夸下海口,要在二十年内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虽说朱标已经在努力发展教育,全国性展开扫盲,进行基础学习,甚至还有大量投影仪、平板电脑,由特级教师视频授课,大大增加了学习进度。
  
  然而明治维新花了44年的时间,也仅仅只是把日本一些主要大城市完成了现代化。日本广大乡村还是老样子,连东京大部分地方也都是低矮木屋,方便了李梅做烧烤任务。
  
  想要二十年内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实能够办到,因为有现代教育体系和特级教师授课支撑,二十年足够培养出一大批高中学历以上的人才。
  
  但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把全国发展建设起来是两个概念。
  
  所以朱云峰也只能保证十二年后,大明有一定工业基础,可以达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准,却很难让大明像现代这样,迅速完成基建与城市建设。
  
  如果有现代参加就大不一样。
  
  以我国那近乎夸张到变态的工业能力和大把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接手石碑,十年时间,大明就必然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恰好目前国内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
  
  虽然房地产一直为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栋楼的建设涵盖了数百种职业,上百个产业,大量就业岗位。从原材料到工人再到销售,都能从中获利。
  
  房地产衰落,外贸被打压,传统三架马车当中的两架出现了问题,基建也差不多到顶。
  
  虽然国家在努力促进内循环的发展,却还是没法恢复经济的高增长。
  
  若是此时能与大明沟通,那么国家将会获得一个全球级别的新市场,甚至不止一个,而是很多个。
  
  因此石碑连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好的事情。
  
  “我们自己搞的话确实比较慢,不过还是那个问题,我爹的顾虑,另外就是石碑的承载能力有限。”
  
  朱棣听到二人的对话,提出了问题所在。
  
  朱云峰笑道:“现在老祖宗那边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了,何况我之前也听他说过,晚年就会与国家合作。现在也不过是提前几年,相信他能明白,至于石碑的问题”
  
  他沉吟道:“这确实是个棘手的事,运载量就放在这儿。不过可能我们研究不出什么东西,国家能够研究出来。比如加大续航能力,如果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开工,运输量还是很大的。”
  
  石碑的问题在于每次来回运输都需要人来送,而且没办法把体积较大的东西送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