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夭寿啦,铁公鸡空军要给8000万买断PL-4技术
295 夭寿啦,铁公鸡空军要给8000万买断PL-4技术 (第1/2页)傍晚时分。
空军靶场。
由雷强驾驶、挂载着目前仅有的4枚PL-4空空导弹样弹的歼-7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做着最起飞前的最后检查。
而在不远处的跑道上,两架红色的长空一号无人机也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
指挥塔台,一群平均年龄在50以上的部队首长正在认真地听着李瑞的介绍。
“……性能参数已经大幅度提升,不仅射程比国际上同类型导弹远,速度也有不小优势……不过,四枚导弹,两个靶机,还是无法真正展现出改进后的PL-4的真实性能……”
李校长情况介绍到后面,话锋一转,开始说靶机不够的事情了。
“李瑞同志,咱们空军现在是地主家也无余量,连面子上的光景都没法维持!自己领空安全所需的防护力量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你就别在这里借着机会让我们出更多经费了。”
一名六十左右的空军首长苦着脸看向李瑞,旋即指着不远处的即将起飞的两架长空一号,继续说道:“就眼前这笔300万的经费,都是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
“是啊,李瑞同志,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年后军费将会进一步压缩,经费就更紧张了。歼-7改项目我们都无法筹齐所需经费,都只能放弃……”
众多首长纷纷开口。
没钱,都知道。
李瑞变着花样帮哈工大的军工项目要钱的行为,很让人不满,可又没法掀桌子。
看着众多首长的态度,李瑞没有再在这方面说什么:“咱们还是看看改进后的PL-4实弹打靶情况再说吧。”
性能数据不代表什么。
“各位首长,已经准备好了。”
见场面陷入尴尬,李瑞给刘德宝递了个眼神,后者开口说道。
“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首长说完后,看向李瑞几人,“具体如何,等试射完成看到真实性能后再讨论。”
他这也是告诉哈工大的一行人如果性能足够优秀,部队肯定会给予支持,采购现在改出来的,同时也会给后续的研发经费。
“轰~”
一架长空一号发动机启动,带着助推小车快速沿着跑道向前冲去,很快就脱离助推小车进入空中。
紧跟着,做好起飞准备的歼-7也在雷强的驾驶下跃入了空中。
“飞远一点,先让战机试试导弹的最大射程跟速度,利用遥控对无人机进行机动操作。”
为首的首长下达了命令。
他们这是更改了原本的测试方案,为了进一步弄清楚PL-4在改进后的性能参数。
地面雷达会忠实地把空中的导弹轨迹、参数反应出来。
长空一号无人机的遥控操作手旁边,会有专门的雷达兵向他提供长空一号导弹袭来的各种数据,而不是再按照以前那样通过无人机内部的控制程序自动飞行。
“拉开距离,跟无人机保持30公里距离!”
赖桂昌拿起无线电,对空中驾驶着挂载了仅剩的4枚PL-4空空导弹的雷强命令。
雷强是目前唯一成功发射PL-4导弹歼-7发动机也没熄火的飞行员。
哪怕谢威给其他试飞员解释了原理,他们经验也比雷强丰富,担心长时间飞行过程中形成肌肉记忆,在战机发射导弹偏转后会立即对战机进行配平,所以赖桂昌教授提议依然让雷强驾驶战机打靶。
稳妥起见。
“保持30公里距离?”
“歼-7雷达探测距离只有2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能解决什么问题?”
空军众多首长都皱起了眉头。
“首长,PL-4在更改了高纯度锑化铟制导头后,对红外信号的探测距离大于28公里。而最大射程也已经提升到了28公里,目前歼-7的探测距离太近,无法发挥出导弹的真实性能……一旦爆发战争,我们的空军要拦截敌人,肯定需要地面雷达站提供目标参数……”
赖桂昌看了谢威一眼,见他隐蔽地摇头,不打算站出来解释,就只能自己开口解释了。
“这意味着我们空军可以拥有超视距攻击能力了?”
一名空军首长兴奋地问道。
超视距攻击能力!
这是空军梦寐以求的,可现在因为技术基础差,工业底子薄弱,连个PL-4都没有搞出来。
而原本的PL-4设计指标中最大射程只有18公里。
目前国内空空导弹研究单位,除了进行一系列的探索跟预研,连中距空空导弹都没有立项。
想引进?
没有路子。
这也是为什么空军一直想要从国外引进怪蛇-3空空导弹生产技术的原因:利用引进的技术来快速提升国内在制导等方面的技术基础。
其他首长也跟着兴奋起来,很快,他们脸上的兴奋就消失:战机探测距离太小!
“对!目前只能从地面引导空中的战机,只要方向对,进入28公里内导弹能探测到红外信号,就会根据内部计算机的控制主动向目标区域快速扑去……”
赖桂昌解释着。
众位首长的心更是落到了谷底。
“报告,战机已经就位,距离靶机30公里!”
雷达员的汇报再一次打破了沉寂。
众多首长走到雷达员身后,伸长脖子看着比巴掌大不了太多的雷达显示器上的状况。
“发射导弹吧。”
接到命令后,雷强没有拉近距离,而是直接根据指挥塔台提供的数据,对着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的方向成功发射了一枚PL-4空空导弹。
“命令无人机向一侧飞!”
于是,在遥控人员的操作下,原本在空中盘旋的长空一号,开始向着一侧飞去。
“动了!PL-4向着一侧调整方向了!”
本就已经有了期待的一名首长看到显示屏上两个红点的移动,以及雷达上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方向、速度等参数变化,兴奋地喊了一嗓子。
“拉升!到10000米高度!”
在遥控人员的操作下,原本只在4000高度盘旋的长空一号,开始以最大仰角向着高空爬升。
雷达显示屏上的参数,再一次把空中的长空一号跟PL-4的状态呈现出来。
长空一号只是亚音速喷气无人机,爬升速度很慢。
还没爬升到6500米的高度,从30公里外发射的PL-4就已经在距离长空1号还有六七公里的6500高度的空域中爆炸。
“报告,PL-4飞行28.4公里,末端最大速度3.12马赫……燃料耗尽,自毁装置启动……”
雷达员已经熟悉了PL-4的尿性。
专门设计了自毁装置,燃料消耗完后,跟燃料舱连接的保险装置就会自己启动,引爆战斗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