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15年前金燕西,15年后白秀珠
第833章 15年前金燕西,15年后白秀珠 (第2/2页)甚至连荣琛系的艺人也可能私下参了股或者找人代持也说不定。
她就知道,杨蜜的嘉行在那边也注册了公司。
李琛此时心里却想,也是巧了,圈内现在没在这两地注册公司的恐怕也就红星邬工作室和荣琛影业了。
就是前世,李琛也没听说过红星邬和这两地有关联。
“你果然是出淤泥而不染啊。”李琛摸了摸娇妻的脸蛋笑道。
刘一菲抓住丈夫的大手:“怎么了嘛?到底出什么事了。”
“没事,能有什么事。”
“你讨厌的很,什么事都不和我说!你不说,我更担心。”刘一菲不满道,刚刚丈夫那个小小的抬眼动作没有逃过她的眼睛。
还多问了一句‘喀什’,这就更奇怪了。
刘一菲隐隐约约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个什么。
杨思维刚刚说的那些艺人纷纷涌入两地,但刘一菲即便不出门,也知道恐怕这些人只是将企业的财税事宜迁至此地。
实际经营活动却仍远离两地,所以才会有杨思维刚刚说的幽灵公司。
“好好好,我和你说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当地招商引资的初衷。”
“看似企业注册数量激增,其实能为当地带来多少收益?能不能达到预期?又有多大的成效?”
“其实并没有,只不过是表面上以避为目的的企业聚集,非实质性的经济贡献而已。”
“久而久之,一些企业和个人会不会开始利用这些便利大量转移利润,甚至出现薅羊毛的现象。”
“我刚刚只不过在想,这几日的会,我要不要放卫星!”
刘一菲一听就急了,连忙抓住丈夫的大手:“不行!你这么做不是犯了众怒嘛!”
李琛哈哈一笑:“你当我傻啊,我就算要做,也不会自己说出口。”
“更何况,现在恐怕有些人已经陷进去拔不出来了。”
避和逃也就一字之差,这会范八亿早就泥足深陷了。
“算了,为了不让你担心,我这次就当个哑巴好了。”
“你说的!说了就要做到。”刘一菲听到这句话,总算笑了。
“好了好了,我还能骗你不成,即便我不开口,上面也不会坐视不理的,最晚明年,肯定会有相应的措施出台。”
“到时候,当初来的有多快,跑的就有多快。”
——
一周过后,就在东方和湘南两家卫视联合优库官宣《欢乐颂》定档五一之时。
奇艺联合华策、新影联、东申几家公司突然放出消息。
陈昆将主演古装权谋剧《天盛长歌》,改编自天下归元的《凰权》,至于搭档,有人爆料也将会是个电影咖。
消息一出,顿时冲上热搜,陈昆上一部电视剧还是2008年的《故梦》,此后专注电影。
《天盛长歌》的消息一出,网上立即就炸了锅,特别是天仙粉可不介意送上‘祝福’!
微博热搜上#金燕西白秀珠十五年河东#霸榜。
网友们的脑洞如同脱缰野马。
“金燕西在《天盛长歌》里权谋天下,白秀珠在《欢乐颂》里身价过亿!”
“当年《金粉世家》里白秀珠追着金燕西跑,现在.风水轮流转啊!金燕西拍马也追不上。”
“陈昆的东申和刘一菲的荣琛,差了一个太平洋的市值。”
“当年刘一菲才15岁,陈昆嫌她太小演不了感情戏现在看,是陈昆接不住奥斯卡影后的戏吧?”
刘一菲天天宅在家中养胎,可这瓜却接二连三。
只不过,她和陈昆早就陌路了,根本不感兴趣他演不演电视剧。
当年的那些不快,要不是这次陈昆登上热搜,她都快记不起这个人了。
不提陈昆又回到了小荧屏,更劲爆的还在后面。
张紫怡工作室3月18日突然注册微博话题#上阳赋#,其经纪人季灵灵承认:“确实在评估电视剧项目。”
张紫怡也要演电视剧,网友都快笑不活了。
张紫怡曾多次公开表示电视剧节奏不适合她。
而且对外的形象一直都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老谋子当年告诫张紫怡不要演电视剧圈内几乎人人皆知。
那句曾经模仿张一谋语气讲出的“张导说,别为钱掉价”如今啪啪摔的粉碎。
热搜上#张紫怡《上阳赋》片酬几何#直挂榜首。
有人爆料,片方已向她开出1.2亿片酬+分红的天价。
“周讯的《如懿传》,张紫怡的《上阳赋》,还有那只燕子的《虎妈猫爸》,就差一个老徐,第一届四小花旦快凑齐了!”
“电影咖这是要集体‘下凡’,电视剧要变‘电影画质’了?”
“刘一菲硬生生凭一己之力拉高行业片酬,拉低大小银幕的差距!制片人们该哭晕在厕所。”
别人不知道《天盛长歌》那个电影咖是谁,李琛却是知道。
老谋子此刻估计也只能一声长叹。
张紫怡和妮妮两人纷纷下场,师徒情也比不上真金白银来的踏实。
《上阳赋》一出,《天盛长歌》立即就被人遗忘。
企鹅和奇异纷纷主动接触张紫怡。
娱乐圈有个怪象,明明张紫怡不抗票房,但片酬一直居高不下。
如今要演电视剧了,片酬一样独一无二。
星期天,老谋子带着老婆儿子一起登门了。
小孩们玩的不亦乐乎,陈亭和刘一菲两人坐在太阳伞下悠闲的聊天。
老谋子也和李琛说起了妮妮也要出演《天盛长歌》的事。
“唉也怪不了她们,片酬这么高,谁能不心动。”老谋子喝了口茶笑道。
李琛心想,你日后不是照样下凡了。
先监制试水,再导演掌镜。
三月下旬,张一谋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长津湖》的项目之中。
光是选角,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历史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必须实现两个硬目标。
一是尊重历史事实。
二是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经历要与角色极为契合。
为此,老谋子把李琛也请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