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林若昏招频出,林若好像要赢了(5200,很吉利)
第377章 林若昏招频出,林若好像要赢了(5200,很吉利) (第1/2页)“时间差不多了。”负责两人对局的专属裁判按规矩通知开局时间。
刚坐下没会的林若点了点头,守着礼数率先起身:“请多指教。”
“请多指教。”
随话的黄奕中七段回应了句,看着有些狼狈的林若致礼完毕坐下,捧着保温杯吹气浅尝了一口,心中的自信莫名其妙就加了几分。
心想着这孩子莫不是因为要与自己这位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七段对阵,便是在来时路上就有所恐慌,以至于此刻神情才会有些紧迫。
看来年轻人还是需要多加磨练才是,不应该如此仓促就来参加所谓的世界性大事,虽然机会难得,不过差距也得先认清楚为上。
显然在黄奕中看来,他觉得对座的年轻人是没有认清差距的,职业初段的段位就想参加梦百合杯一战成名可还远远不够。
虽然对于林若,见识过全运会以及定段赛所展示出来的顶级天赋,这样的人确实不该小瞧,不过太过重视显然也没有必要。
黄奕中认为只要保持平常心,晋级预选赛第二轮是板上钉钉的事。
稍微坐直身子的林若在对手揣摩的目光下看了看场间,世界性大赛举办的跟定段赛还真是一般无二。
成堆的桌子加上姓名牌一摆,在挂上海报背景和外围时不时卡一下的摄像机,百多个人就这么坐在场中央,完全看不到爽点啊。
不过也没关系,进入本赛就应该能体会到什么围棋的优雅了。
随着比赛时间正式开始,两边各自取下棋罐上的盖子准备猜先。
段位高也更年老的黄奕中将手伸进棋盒,抓出若干数量的白子,紧紧簒在了手心当中等待识别。
林若见状,也将手伸进棋盒里,简单拿出一枚黑子放到棋盘上。
拿一枚是他固定的习惯,就像需要别人猜的时候,他也只会拿一枚握在手里。
在裁判的注视下,老将黄奕中松开手,总计七枚棋子哗啦啦落在了棋盘之上。
“一下抓这么多,不累吗?”林若打心底里感到疑惑。
“我执白。”数完棋子后,黄奕中抬起头开口道。
林若嗯了声回应;“我是黑子。”
计时开始,在裁判的记录下,棋局也随之开始了。
全场瞩目中,属于林若的第一手棋轻轻落下挂在棋盘之上
十六列四行,星!
来到另边落子,细细端详了布局的黄奕中夹出棋子,落定星位。
前四手告终,双方形成黑棋上方错小目对白棋下方两连星的开局。
待到第五手林若小飞挂角一出,黄奕中看着棋局不免有些愕然,错小目加无忧角的开局可谓相当罕见。
这种布局最大的好处就是实地扎实,容易把局面打散,形成细棋格局。
不过错小目看似漂亮,却很难把棋子下在外围,加重了开战的代价,对于新手,错小目布局显然要过于复杂了。
林若开局就跟他这样玩,37岁的黄奕中不由得认为这是在走奇招,企图用很难碰到的东西对付他。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只会引起黄奕中不屑一顾的嘲笑。
作为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这两年错小目无忧角的下法因为幅度狭窄、处于低位,容易被对方弄成效率差的凝形等因素影响。
以至于在逐渐形成主流,且注重效率的AL布局中完全被摒弃,除了日本那边仍旧坚持,在更注重对抗的中韩双方之间已经非常少见。
简而言之就是成为了AL普及之后的时代OUT物之一。
只是黄奕中的棋龄非常长,可不是近两三年才崛起的新秀,所以他对无忧角的下法相当熟悉。
第六手,白棋右上方高挂,胸有成竹的黄奕中开始了自己的破局。
“他怎么在走传统下法,这不是把自己当肉喂到人家嘴里吗?”
场地外围,来到现场观战的章偌看着棋盘上面的布局,面上忍不住一阵摇头。
在黄奕中七段面前玩传统套路,那可真是小孩和大人下棋,摆在两人面前的实际差距不是一般大。
旁边的於之莹分析着倒是十分冷静,林若的布局一直很怪,所以无论走什么下法都不能让她吃惊。
换句话说。
林若的前期布局向来是没有章法,这里的章法并不指的是下棋的节奏感以及关于走法的拿捏。
这些林若一直做得很好,否则也不会有定段赛全胜出线的记录。
而是固定的开局走棋思路,在她看来林若并没有这样的思维。
很多棋手在前期都有自己较为擅长的布局流走法,甚至有机会就会重复使用相关的布局,这既是手法的娴熟,也是自信的表现。
因为长年累月中,当棋手专注于某种布局后,很自然就会对该布局的延伸走法以及突发状况了如指掌,做到进攻游刃有余,防守也是滴水不漏。
比如“中国流布局”由中国棋手陈祖德九段首创,以星小目的配合为基础,以小目为最主要发展方向。
又或者“宇宙流“是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创造的,以取中腹大模样为作战方向的围棋布局流派,又称三连星/四连星大模样作战。
这些都是著名棋手间最引以为傲的战术走法,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有自信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
不过林若却没有这样所谓固定且擅长的布局,因为可以显而易见看出来的是,林若下了这么多局,几乎前期的走法很难有共通性。
或者说从来没有超过两局使用相同甚至于类似的布局。
也就是说林若大部分时候的下法都是不一样的,前期布局可攻可守,可上可下,甚至还能左右摇摆。
主打一手看心情下棋,想往哪布局就往哪布局,完全没有套路可言,因为很可能全是套路,只是你不知道这个套路到底在哪…
昨天才吃过亏的於之莹习以为常想着,林若前期就是下出再离谱的布局她都不会有任何想法。
她需要关注的是林若如何用这个布局来为自己奠定优势。
第七手,黑棋右上方托角,面对着黄奕中的进攻,林若选择了很固定式的防守反击。
白棋扳,两边围绕着走了波很常见的你攻我守定式布局打法。
而接下来按照固定定式的套路,黑棋应该在下方小跳才是最为适宜的走法,但是林若并没有循规蹈矩。
他虽然使用的是传统开局,不过这并不代表走法也偏向于固定化。
第十一手,右下角点三三。
捻着棋子的黄奕中见状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转换打法变阵没问题,只是这手变的是个什么阵?
他没看懂,而且他可以笃定,在下手跟着下去挡住之后,事实上的先手权就毫无疑问来到白棋方。
所以这是在上演自掘坟墓的戏码?
神情略带疑惑的黄奕中在挡住之后,又是手再简单不过的长出,顺利在右下方抢到先手主导权。
第十五手,黑棋飞出。
林若有条不紊应对着稍有不利的局面,擅变的白棋抓住机会转战,重新回到右上方准备惩罚他的脱先。
白棋挤,黑棋回补。
乘势而为的黄奕中再次长出,把黑棋的姿态彻底压低在局部区域。
下一手黑棋爬,白棋又是再为冷静不过的长出,不仅成功封锁住黑棋的右上方布局,同时把己方的棋型布得相当之厚实。
被动获得先手权的林若选择果断转战左下角进行挂角,相应的白棋右下角飞封以作应对的表态。
黄奕中这步走的非常有想法,因为白棋已经在右上角取得厚实的缘故,如果接下来要更进一步,就得在中央布局以发挥两边威力。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先封锁住黑棋右下角的起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央布局的万无一失。
所以黄奕中果断右下角飞封,通过小尖封锁并不能达到最大效果,黑棋可以适当扳出,不过一但进行直接的飞压,那么黑棋就很难在右下角有所谓的出头之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