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秦始皇想找仙人
第四百八十七章 秦始皇想找仙人 (第1/2页)“《盗梦空间》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这是中国资本首次深度参与的项目登上电影工业至高领奖台,意义非凡。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她意外击败呼声极高的《艺术家》,最终摘得“最佳影片”奖项。这一结果不仅给全球《盗梦》影迷带来了惊喜,老胡认为对于中国电影工业而言,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很多人说,这只是陈诺的胜利。但老胡认为,不能简单这么看。
首先,这是中国电影资本“走出去”的一次重大成功。
以往,中国电影企业参与好莱坞项目,大多停留在国内发行、买断海外版权或者少量联合出品的层面,话语权极其有限。而这一次,《盗梦空间》的制作不仅中国资本参与,更由中国演员占有在创作方向上的主导地位,这是从“边缘协作”进入“核心参与”的标志。
第二,这是一次文化影响力的突破。
奥斯卡作为美国主导的奖项,一向对本土审美与价值观念有极高偏好。《盗梦空间》的胜利,说明当中国力量以更成熟的方式嵌入全球体系,完全可能赢得全球主流审美的认同。
第三,这是一次规则下的逆袭,而非规则外的抗争。
这与老胡一贯强调的“融入世界,而不是对抗世界”是一致的。中国电影人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持久影响力,不能一味强调民族主义情绪,也不能总指望政策保护,而是要在全球游戏规则下,凭借自身实力脱颖而出。《盗梦空间》正是这种路线的典范。
老胡想说,这只是开始。
未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参与更多的《盗梦空间》,而是要有能力主导一部“中国故事”真正赢得全球认可——那一天不一定遥远。
老胡相信,像焕新或者横店这样中国资本、中国面孔,正越来越自然地出现在全球银幕上,这是一种文明互鉴,也是国家软实力上升的具体体现。
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次的胜利,不光属于《盗梦空间》,不光属于焕新或者横店,又或者陈诺个人,它更属于中国。”
假如说《环球时报》胡主编这篇在微博上刷屏的热文还不够分量,
那么就在同一天,人民日报正式刊发了一篇题为《奥斯卡最佳电影背后的中国力量》的特写报道,文章中再次点名表扬“横店集团”,
便足以让一贯低调内敛、韬光养晦的徐家,在2012年2月29日这天,做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决定,组织起一支由十余辆豪华座驾组成的欢迎车队,浩浩荡荡从东阳市区出发,沿着镇道一路驶往义乌机场,恭迎集团董事长徐永桉先生从远渡重洋的美利坚为国争光,荣耀归来。
最令人动容的是,近年来早已深居简出、不再过问世事的徐文荣老爷子,这一次也破天荒地亲自走出家门。
在数十位横店元老、企业高管、媒体记者以及地方干部的簇拥之下,老人家站在横店镇口,面带慈祥笑意,静静等候车队抵达。
当车门缓缓打开,身穿黑色西装、神采奕奕的徐永桉董事长携奥斯卡“小金人”奖杯笑容满面地下车,与在场的东阳市委、市政府和横店镇的多位领导一一致意寒暄,最后在横店最具象征性的地标建筑——秦王宫的牌楼之下,手捧象征世界电影最高荣誉的“小金人”,和在场的数十人一起居中合影留念。
这一场盛大的接风仪式,定将在横店镇的地方志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次日清晨,徐永桉醒来时,日已高照。
他洗漱后刚下楼,准备喝点白粥暖胃,却见自家老爷子已坐在一楼木椅上,手中正翻看那座金光灿灿的小金人。
听见动静,徐文荣抬头看了眼:“这玩意儿,一共发了几座?”
徐永桉答道:“三座,我们,焕新还有华纳,三家制片方各一座。”
徐老爷子哼笑一声,道:“这东西,说起来也不稀奇。全是咱们义乌那边做的,出厂价听说是几百块钱一个。要是量大还能打八折。”
徐永桉点点头。
“但是……”徐老爷子把奖杯翻过来,露出底座,点了点上面刻着的一行英文字,上面写着影片名称:盗梦空间。联合制作:焕新,横店,华纳兄弟。获奖年份:2012年。
“有了这个,它就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徐老爷子把小金人放在了茶几上,笑了一下,道:“你这一步棋,走到这个地步,我也没有想到。”
这个时候,家里保姆把一碗白粥和一盘咸菜端来放在了桌上,但徐永桉并没有马上没有动筷。
徐老爷子若有所思地看着桌上的小金人,又说道:“你这次多留了两天,说是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去了之后,有什么感悟?”
徐永桉道:“出乎意料。”
“怎么讲?”
“本来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利坚那边只是无根之木,早晚都会回国发展。上次我们给他公司做估值,其实也是基于这个判断。我们认为,他在美国的上限终究有限。就像程龙、李连杰,哪怕某个阶段再风光,终归还是要回国来变现。毕竟,在那边,咱们中国人始终是外人。”
徐老爷子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徐永桉眉头微蹙,语气凝重,“那天他的生日派对,来了很多人,除了好莱坞圈子里的,商界也来了不少人,比如有个纽约房地产大亨,在美国那边挺有名,托儿带口的都来了,并且……还来了一个加州的民主党众议员。”
“哦?众议员?”徐老爷子一下子坐直了身体,眼神微动。
徐永桉点头:“是,我还跟那人聊了几句。爸,虽然在美利坚,联邦众议员的地位不算太高,但这个象征意义,我觉得还是挺值得重视。”
徐老爷子缓缓点头:“我明白。”
说着,他呵呵一声:“娱乐界,商界,政界,这么看起来,还真有点像是扎下根去的意思。说不得,还真的是个异数。”
“是。”徐永桉答道。
“那现在,我们要是重新跟他聊一聊股份,你觉得……”
话到一半,徐老爷子却摇了摇头,道:“算了。现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我们没必要凑这个热闹。”
徐永桉点头。
徐老爷子斜睨他一眼,轻哼道:“当年我跟你说过的道理,这么多年,你总算用上了。当时我说,要学会跟着赢家下注,可这些年,咱们自己也成了赢家,倒是别人都在跟着我们下注。”
“如今,好不容易在这个行业里遇上一个真正值得下注的人,那就要牢牢把握住。既然公司股份暂时进不去,那就从项目上入手。”
“你得吩咐影视公司那边的人,多和他们团队接触。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只要他们需要资金,咱们上不封顶。要多少,投多少。”
“央视不是也和他们签了个合作框架吗?我们也去签一个。我们横店影视城的场地,给他们一些特权,交换一些优先投资的条件。”
“是,爸,我明白了。”徐永桉郑重点头。
徐老爷子说完,突然又把桌子上的奥斯卡小金人拿到手中,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经过有了这么一出,我现在也终于可以安心了。这,就是咱们徐家的定海神针。你把它摆到你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去,至少十年之内,谁都动不了你。那些流言蜚语,哼哼,不攻自破。哈哈!”
徐老爷子说到最后,终于展颜而笑,徐永桉也跟着笑了起来,两父子欢快的笑声在宽敞的客厅里回荡。
“我今天准备带它去趟省里,找几位老朋友喝杯茶,让他们也高兴高兴。你下午别走,等我回来再交给你。”
“好的爸。”
徐老爷子说完就准备动身,正要出门的时候,突然又收住了步子,回头道:“他现在在香港搞的那个电视剧,你了解多少?”
“不太了解,我就知道是美国那边出钱,请他拍的。”
“给他了多少钱?”
“不清楚。”
“他在那边要拍多久?”
“听说大概要拍3、4个月,一直拍到六月份上海电影节。”
徐老爷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忽而又一笑,道:“果然是个聪明人。”
……
……
“啊?有多少?”
“很多。”
“我靠,都是些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都有。”
“那你都怎么说?”
“说你在香港拍戏,现在没有时间。”
“……呼,这么说起来,我在香港还真对了?”陈诺揉了揉鼻子,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的说道。
“可不是吗。”
陈诺道:“好吧,那就这样,我时差还没有掉过来,我再睡会。”
“日会还是睡会?”
“滚!”
电话挂了,陈诺暂时并没有多少睡意,头枕在手上,若有所思的看着天花板。
随着焕新公司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他现在和齐云天形成了一种尽量两个人不要呆在一起的局面,既然他到了香港,那么齐大就回了内地。
内地的工作很多,年后的招聘工作正在陆续展开,购房基金的事情也开始正式发放,需要他这个股东亲自坐镇,掌管财务。而公司手里的一些项目也在陆续的推进,无论是对外投资的《战狼》,还是内部正在筛选的电影电视项目,都需要人手,李静虽然能干,但是毕竟没有齐大在公司杀伐果断的名声响亮。
刚才这个电话就是齐云天打来的。
他没有想到,这次拿了个奥斯卡居然又引来了一波狂蜂浪蝶。上一波也是奥斯卡,当他拿下最佳男配角,也有一些人想要来合作一把,不过那一次和这一次相比,不管是来的数量亦或者质量,都不可同日而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