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小说
第27章 新小说 (第1/2页)“余切,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不用加鞭。”
“你受到这么多人喜欢,又有能力,今后一定要多做一些事情。还记得你在我家,你说过什么吗?”
余切当然记得!
当时,他正从老山前线下来,到马识途家里面拜师。
马识途问他“何以成为文豪?”
在老马的时代,时代的主题就那一个——救国图存,人人的脑袋上都有个达摩利斯之剑,所以往这个方向努力的作家,自然就能成为民族英雄,成为文豪。
而在余切这个时候,大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在打仗,有的在下海,有的要出国……要成为大作家,满足这么多人的主题,是比过去更加困难的。
所以余切回答道:“年轻人们需要我,我争取让世界人民也需要我!”
他现在把这句话,再次慷慨激昂的复述了一遍。
老马满意点头。
回想起余切这两年做过的事情,是完全符合他当初立下的壮志的。
“这就够了,这就够了!”马识途道。
两人在此分道扬镳。
二十五号,沪市制片厂举办庆功会。级别很高,沪市宣传部特地派了一整个班子来研究,举办的地点也在市政协江海厅。
《小鞋子》众多主创全来了沪市,好多人已经有段时间没遇见过了。
谢晋见到余切后很激动:“余老师,你知道电影票房多少了吗?”
“多少了?”
“两千七百万!”
“这票房很多吗?”
“多,多得不得了!我们的片子才上映一个月,就拿到了这种票房。一整年恐怕能有五六千万——这要打破《少林寺》的记录了!”
这么夸张?
余切也吓了一跳。《少林寺》那片子放了很多年,总票房到了一亿还多,全国四分之一的人钱看过电影。
但是,谢晋又说了:“《少林寺》的票价很便宜,一毛钱,咱们三毛钱一张,还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那也是破了记录!”
文艺圈存在一种远古吹,讲究个开山立派的祖师爷,到时候余切做编剧的这部电影,就能成为镇压未来各路导演的天堑了。
八十年代,家统治了中国电影,这一点儿不夸张。
85年的金鸡奖最佳影片角逐中,一共有五部电影获得资格,其中除了《谭嗣同》是纪录片之外,另外四部全部出自原著,电影编剧全部是家。不仅如此,获奖的最佳电影《红衣少女》,正出自于《城》编辑屈铁宁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第五代导演的扛把子,张一谋、陈恺戈等人,都在电影《黄土地》中担任主创,而这电影又改编自作家柯蓝的《深谷回声》。没有文学家,他们要陷入到无戏可拍的局面。
电影局的老大是家陈沪生,统管电影局的文化部门的一把手,仍然是家王濛。金鸡奖、华表奖……通通是影协和文联共同举办。
制片厂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家不仅薪酬远远高于演员,在地位上形同于制片厂的合伙人,而演员只是制片厂旗下拿着津贴的员工。家不仅可以“建议”谁来演这一部戏,还可以“建议”谁来担当导演。
正因为家在今天,有如此显赫的地位!才使得余切在《小鞋子》剧组中说一不二,初出茅庐的姜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成了他的小弟。
庆功会上,时任沪市宣传部门领导的陈立道:“同志们!这部电影取得的成功,首先要感谢一个好剧本的出现,然后要感谢导演艺术家谢晋的努力,没有这两个人,这部电影不可能受到这么大的欢迎!”
“我们在此做一个阶段性的成就总结,也把电影送去海外参展,目前,在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在伊朗的德黑兰……都有这一部中国影片的出现。电影在海外的播放中,受到了评委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实在是让我们受到鼓舞的大好消息!”
怪不得宣传部委都来了。
原来这电影已经走出了国门啊。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陈立激动得脸通红。谢晋朝余切挤眉弄眼,大声道:“你建议我拿去国外参展,我真申请参展去了!”
余切道:“然后呢?”
“然后就像你说的那样,大受欢迎!”
陈立做出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请余切来讲话。”
余切迈步上台道:“我前几天才和我老师分别,他告诉我作品是写给群众的……好多人说这是个正确的废话,我说,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受到群众欢迎!”
“有的人从来没有过,又怎么能理解我们的抱负。”
“只要是真正受到过认可,就不会再有什么疑问。我们为什么而创作,我们是为了群众来创作的!”
“——好!余老师说的真好!”
主创们纷纷叫好。随后,又是谢晋上去讲话,他谈到了《高山下的环》首映时,因为奶油小生唐郭强等人忙着和影迷会面,以至于在和前线战士的慰问中迟到了,谢晋大发雷霆。
谢晋朗声道:“我们这部电影同样在前线首映,八月一号是电影是上映日期!”
“老山、者阴山、法卡林山……都有下来的部队,在前线支起的帐篷当中,看完了这一部电影。越南人能不能看到呢?我们应该扔胶卷过去,然后他们把投降的白布举起来,作为投影用的幕布。”
谢晋这俏皮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疆省来的演员古丽孜努尔道:“我也得感谢余老师,没这部电影,我肯定是要回天山制片厂的,怎么可能来沪市?”
宫雪在发言中,也表示:“这已经成为我最满意,最被人熟知的电影。”
后来的大导演姜纹正在底下呢,摩拳擦掌,很想上去讲几句话。可惜他在片中的角色不重要,只能等演员们下来后才发言。
“让我说说话,让我说几句话啊!”姜纹道。
谢晋道:“你要讲个什么?姜纹?”
“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不说客气话了。我主要是表达对我余哥的景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听说他们万县有个倒爷成立了个读书会,叫一心会!我觉得,我也该加入到这个组织来,取代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