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心尖事
第414章 心尖事 (第2/2页)薛绥问了价钱,并未还价,便放了回去。
“喜欢这些?”李肇低声问。
“嗯。”薛绥点头。
“喜欢就买。”
“没那么多闲工夫摆弄。”薛绥声音轻缓。
有时候,她也会生出些不切实际的念想,在窗下绣个帕子,编个络子,或是亲手为自己缝一身衣裳……可身处这漩涡之中,要操的心实在太多,容不得她像寻常闺阁那般静心刺绣,消磨时光。
“买吧,总会有工夫的。”李肇开口。
他不懂这些女儿家的物事,只对那摊主道:“劳烦,各色丝线都包上一些。”
那摊主喜出望外,手脚麻利地分包捆扎,连声道谢。
普通人的快乐来得如此容易。
薛绥无奈,接过那沉甸甸的一包,唇角终是弯起,“带回去打个络子给阿娘也好。阿娘如今心性如同稚子,对什么都新奇得很,给她备一些鲜亮颜色,定能哄得开心。”
李肇眼神软了软:“是该如此。你也可做些别的。”
薛绥抬眼看他:“比如?”
李肇挑眉,“比如给你家郎君,绣个荷包,缝个香囊?从前你给皇兄做的那些,我可喜欢得很呢……”
薛绥看他这副模样,不由扑哧一笑。
“殿下介意这个?”
“嗯,但孤也很好哄。”
李肇理直气壮地说完,目光便飘向别处,掩饰脸上浮出的赧然。
路边,有一个卖木梳簪钗的小摊。
他慢慢走上前。
摊子上多是些桃木、黄杨木、牛角等寻常物件,不见名贵材质。可他却看中了一根黄杨木簪,通体打磨得油润光滑,簪头简洁地雕成一朵梅花。
花瓣舒展,倒也雅致。
他拿起那木簪摩挲片刻,侧首看向薛绥:“喜欢吗?”
薛绥微微一怔。
她那一头短发,远不到能用簪子的时候。
李肇好似看穿了她的心思,将簪子递给她,目光灼灼带笑:“先收着。待青丝长成,孤替你绾上。”
“嗯。”薛绥迎着那双深潭似的黑眸,低低应了一声,掌心微合,将那支带着他体温的木簪仔细收入袖袋深处。
李肇眼底笑意更深,掏出一块碎银递给摊主。
摊主拿着银子,眉毛眼睛都在笑,连声道:“贵人稍等,小的去找人换钱。这银子大,小的一时找不开……”
李肇已转身,随意摆了摆手。
“不用找了。”
“多谢贵人,您真是菩萨心肠。”摊主在后头连连作揖。
薛绥跟上李肇的脚步,眉梢眼角都是笑意,“李大公子今日这般随性大方,传回上京,不知要惊掉多少人的下巴。”
李肇:“千金难买心头好。孤乐意。”
薛绥心头微动。
身后跟着的元苍与来福也是对视一眼。
这“心头好”,也不知是指那簪子,还是指眼前人。
-
当日,二人带回不少吃食。
回到大营,便让来福分发下去。
小昭捧着锅贴吃得很香,含糊地问东问西,“姑娘,镇上好玩吗?跟咱们京郊的镇子有没有不同?”
“天底下的小镇,烟火气总是相似的。”薛绥倒了一杯热茶给她,示意她小心别噎着,“改天你也去瞧瞧。”
小昭频频点头,顾不上说话。
薛绥顿了顿,问道:“关侍卫那边如何?”
“还是老样子,不过脉象比昨日平稳了些……”小昭叹口气,脸上的欢愉淡了几分,“医官说,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能不能熬过来,就看这两日了。”
薛绥点点头。
关涯在李肇身边很多年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他心里定然不好受。
她道:“你多照看一些,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小昭放下锅贴,神情有些黯然,“说起来也是怪我,若不是我贪睡,也不会让姑娘和关侍卫陷入险境。”
薛绥看着她懊恼自责的样子,心头微动。
这丫头是个孤儿,从前心硬如铁,下手从不留情,好像随时都想给人捅上两刀。如今却也渐渐有了些女儿家的情态,懂得了愧疚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