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都几伯老乡
第228章 都几伯老乡 (第2/2页)杨博颔首:“所以我说,这事儿不必惊动皇上。”
林十三朝着孙越喊道:“听见杨老部堂的吩咐了嘛?立即去挑选五百名精明强干的袍泽,等待杨老部堂吩咐差事。”
杨博笑道:“在你的地盘,差事还是你来吩咐。我可不能越俎代庖。”
不多时,五百袍泽在校场聚齐。林十三给他们讲明了差事。
杨博道:“十三,多谢了。”
林十三恭恭敬敬的说:“能为杨老部堂效劳,能为京察大计出力,既是下官本职,更是下官的福分。”
“以后大明若有了战事,您老出将建功时,十三愿为您牵马执鞭。”
林十三一通彩虹屁,拍的老杨博舒舒服服。
杨博笑道:“好了好了,高帽子不要再给我戴了。吏部那边两位侍郎等着我回去呢。”
如今的吏部左侍郎是刘进。右侍郎则是张四维。
张四维不光是杨博的蒲州老乡,还是杨博的亲戚。
这个亲戚链是这样的。
杨博的儿女亲家是王崇古。张四维是王崇古的外甥。论起来,张四维要喊杨博一声姻伯。
故张四维属疆臣党,又或者说是晋党的骨干。
张四维可不是杨博那样大公无私的人。
且说这日,孙越带着人在吏部大堂门口当值。
外出考察京官的,是吏部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三位堂官在京察期间是不出衙的。
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人手里拎着一个食盒、背着一个小包袱来到了大堂门口。
孙越问:“什么人?”
仆人答:“小的是吏部右侍郎张四维张老爷家里的仆人。我家夫人给老爷做了几样时令小菜,又理出几件换洗衣物,派小的送入衙里。”
孙越开动他那不太灵光的大脑袋想了想:师父崇敬杨老部堂。张侍郎是杨老部堂亲家的外甥,都几把自己人。这面子我要给。
说完孙越挥了挥手:“快进去吧,菜别凉了。”
仆人来到了张四维的值房。
张四维见食盒上雕刻的花纹,眉头一挑。
这带花纹的食盒颇为特殊,藏有暗格。张四维打开食盒的暗格,里面却空无一物。
张四维有些奇怪:“要递什么信?提了这食盒却没有一片纸。”
仆人压低声音:“咱晋籍的官员们给老爷送了一堆厚礼。”
“吏部由锦衣卫守着,夫人说可不敢冒险带着礼单进来。万一被锦衣卫搜了去,事情就无法收拾了。”
“故夫人让小的花了三日时间,背诵下了全部礼单,送礼之人的姓名,来此说予老爷听。”
张四维走到值房门口,左顾右盼确定无人后关上了房门。
张四维道:“那些老乡也是多事。这节骨眼上他们送的哪门子礼?多少人都盯着我呢。”
“这么多人往咱家里送礼,隔日锦衣卫的呈报就能递到皇上面前。”
“都是山西人,都瘠薄老乡。我能不暗中向着他们?”
自古朋党聚之,便要相互庇护。晋党的首领虽是个贤臣,不代表下面的人个个都贤。
故晋党也不能免俗。
仆人道:“老爷容禀。老乡们把那些礼都悄无声息的送在咱蒲州老家。咱府的大门、偏门,已经紧锁多日了。”
“夫人还让在门口挂了一条咸鱼,仿悬鱼太守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