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乸县、瓦县、歘县、垰县
第230章 乸县、瓦县、歘县、垰县 (第2/2页)所谓的镇得住场子,也只是让那些愤怒的官员不动手而已。
杨博被冲入大堂内的京官指着鼻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他只能洗耳恭听。
不洗耳恭听又能怎样?
这两个月,杨博虽身在吏部,心思却都花在了通关开海的政斗上。
他将京察的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张四维。竟忽略了山西籍官员全员优等的大纰漏。
错在我。挨打要立正!挨骂也要立正!
林十三怕京官们动手,伤了杨博,于是他带人站在大堂门口。一旦生变,他便带人冲进去保护杨博。
过了一会儿,林十三发觉刺耳的言语比拳头更狠毒。
可怜的老杨博,被官员们不带脏字的问候了祖上十八代。仿佛杨博以前的一切功绩,都因这次京察大弊而一笔勾销。
官员们从清晨骂杨博骂到了晌午,又从晌午骂到了傍晚。
期间杨博去了两趟恭房,方便完接着回来挨骂。
已近傍晚,京官们的肚皮都开始敲起了鼓。
杨博除了斥骂声,还能听到京官们肚子的咕咕声。
杨博拱手道:“诸位同僚,今日太晚了。此事我会彻查。你们先回去消消气。”
一众京官就坡下驴,纷纷散去。
林十三进得大堂。
只见脾气火爆的杨博竟拿起了吏部天官的大印,掷向了他的亲家外甥张四维。
张四维自知理亏,没敢躲。他简直就是石崎了附体,拿脸去接杨博掷出的大印。
天官大印铜铸鎏金,有一斤余重。“啪嚓”,鲜血顺着张四维的官帽流了下来。
左侍郎刘进忙不迭的打圆场:“杨老部堂,息怒,息怒啊!”
杨博破口大骂:“我把京察之事交给了你。你呢?张四维,我真看走了眼!”
张四维摘下官帽,一手捂着流血的伤口,一边给杨博下跪:“部堂,这是巧合!误会!”
“四格八法我是公公正正给京官们定的。谁想到咱山西的同籍官员如此争气”
事情到了这一步,张四维只能死鸭子嘴硬。若承认在京察中作弊,他即便有四十八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林十三道:“杨老部堂,您先息怒。来人啊,快给张右堂止血、包扎伤口。”
杨博被张四维气得浑身发抖:“张四维,你坏我一世清白!”
张四维嘴里喃喃着:“真的是巧合。无巧不成书。”
林十三心中暗道:要是巧合才真见了鬼。哦,山西人比其余两京十二省的人会做官?个个为人正直?
再干净的屎里还能爬出几条蛆呢!
看来此番我们北镇抚司的活儿又来了。皇上必下旨北司严查此事。
杨博发了一阵子火,总算冷静了下来。
他道:“我是吏部正堂。若有言官弹劾我,我愿承担一切后果。张四维,你写辞官的奏疏吧!”
张四维高呼道:“部堂,我冤枉啊!”
杨博苦笑一声:“冤枉不冤枉,只有天晓得。”
京察大计变成了京察大弊。原本就因通关开海而剑拔弩张的朝堂,这番又是一场政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