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倭国版老曹加朱棣?
第638章 倭国版老曹加朱棣? (第2/2页)乙七继续说道:
“卑职亲眼所见,其铁炮虽在射程与精度上远逊我军所用,然其数量增长极快。”
“工坊内堆积如山的新铸铳管,每日都有成品铳组装完毕。”
“他们还在研制一种可抛掷的爆炸陶罐,名曰‘焙烙玉’,威力惊人。海部宗贞深知此物之利,投入资源不计其数!”
殿内陷入短暂的死寂,只有更漏的滴答声和烛火的噼啪声。
李彻并没有埋怨什么,毕竟火药这玩意不是从奉国泄漏出去的。
火药早在前朝就有了,那时就传到了倭国。
而这几年奉国崛起,成名之战都是利用了火药之利,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瞒住。
故而,朝廷管自己要过火药,庆帝亲自研究。
周边诸国只要是有点能力的,都在努力钻研这东西,生怕李彻有一天拿着火药跑到他们家里去。
至于那些从大庆跑去倭国的工匠,李彻也早就有过预料。
哪个时代都不缺汉奸。
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利益永远是人类最大的驱动力,区别在于有的人为国家民族之利益而活,有的人则为自身私利而活,甚至不惜出卖灵魂。
好在,倭国的火药水平或许和大庆差不多,但距离奉国还差得远呢。
燧发枪只是奉国三年前的顶级科技,可不是三年后的。
良久过后,李彻身后侍立的张震沉吟道:“殿下,倭人学步之心甚坚,假以时日其火器之患不可不察,然......”
他话锋一转,带着绝对的自信:“其仿制之物,于我奉军神机军之精良火器相比,犹有云泥之别!”
“更遑论殿下麾下四大水师,巨舰如城,炮利船坚,绝非倭人那些矮小关船可比。”
被张震这么一提醒,李彻立刻开口问道:“没错,海军呢?”
“那海部氏族既是靠水军起家,水师实力当为其根本。”
乙七立刻回应:“禀殿下,海部氏倚为根基之水师,其规模与战力,确为倭国群岛翘楚。”
“其主力战船,名曰‘安宅’,大者亦有可观,外覆厚竹木,形如堡垒。”
“更有一种灵活迅捷的‘关船’,数量众多,其水军士卒操舟之术娴熟无比,于风浪中如履平地。”
“海部宗贞本人便是水战大家,深谙洋流季风,其舰队常年在九州西部海域演练,战术诡诈多变。”
“据卑职观察及多方印证,其能出海作战之大小战船,恐不下五百艘,其中可载百人以上、装备拍杆与火器的大型战船,至少有三十艘之数!”
“其水军都督,乃海部宗贞之胞弟海部义久,亦是一员悍将。”
“五百艘......三十艘巨舰......”李彻的手指停止了敲击,“政权稳固,武士效死,火器精进,水师强横......”
“呵呵,这海部宗贞,倒真是个人物,将一盘散沙的倭岛,硬生生捏成了铁板一块。”
张震躬身道:“殿下所言极是,然其所谓强横,不过是井蛙窥天。”
“我奉军水师战舰之巨,倭国舰船在我奉国水师面前,不过土鸡瓦狗尔。”
“更兼殿下此次亲率奉军主力出征,携倾国之力,雷霆万钧之势,岂是区区岛国所能抵挡?”
张震说的还真不是吹捧的话,这家伙就是这么信任李彻......或者说是崇拜。
李彻抬手,止住了张震的话。
他再次望向墙上那张海图,落在倭国几座岛屿上的眼神,逐渐变得冰冷起来。
“铁板?”
“再硬的铁板,也需烈火来炼,重锤来锻!”
“本王此番亲率奉国大军跨海东征,携煌煌天威,倾国之力,就是要将这铁板,连同那海部宗贞的野望,一同砸个粉碎!”
“他靠水军夺权,靠火药立威,今日,便让他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焚海之火,何为真正的破浪之师!”
李彻目光转而射向乙七:“你所探情报,甚有价值,下去好生休养,随时听候传召。”
“卑职领命!”
乙七再次行礼,身影悄无声息地退入殿角的阴影之中。
殿门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夜风。
李彻重新凝视着海图,手指沿着预定的进军路线缓缓划过,最终重重地点在上面。
张震与亲卫们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的主君,无人敢发一言。
又过了一会儿,张震上前一步,沉声问道:“殿下?”
李彻微微一笑。
下一秒,声音响彻大殿:
“传我王令:亲卫营与本王直属各营即刻备战,选定吉日......”
“罢了,传令监天司,就说本王觉得,七日之后就是个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