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93章:汉桓之衰

第593章:汉桓之衰

第593章:汉桓之衰 (第1/2页)

汉延熹元年,
  
  这是诛杀权臣梁冀后,汉帝为了庆祝自己统治的真正开始,而改立的新年号。
  
  在这全新的的一年里,
  
  初尝权柄滋味的皇帝,自然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他抖擞精神,挺直腰杆,在朝堂上处理起了政务,并提拔段颎、张奂、种暠等有才能的将领,对外抵御趁着中原内部动荡,频繁入侵劫掠的四方蛮夷,稳固大汉在西域的统治,
  
  对内则是将地方频频兴起的民乱,一一镇压下去。
  
  一时之间,大汉的江山又显露出了稳定安宁的迹象,臣子们纷纷上表称赞,歌颂皇帝的武德。
  
  皇帝在这样的赞歌之下,对做一个明君的动力,愈发充足。
  
  他甚至松开了手,减免了百姓的赋税,并下令地方州郡,向当地的权势之人,借其钱粮,用于赈济灾民——
  
  至于为何不是打开官仓,用里面囤积的粮食进行赈济?
  
  哼,
  
  国家迟滞了这么多年,
  
  朝廷上烂了一堆,
  
  地方上烂了一片,
  
  更何况仓库里的粮食?
  
  硕鼠早就将之吞噬干净了!
  
  皇帝是个很聪明的人,
  
  他的血脉里有着刘氏天子,与生俱来的对政治的敏锐,
  
  在多年的隐忍中,他已经观察了太多人,了解了太多事。
  
  他是知道世家大族,在大汉的土地上,是如何根深蒂固的。
  
  有太多良田被他们据有,
  
  有太多百姓被他们圈占,
  
  以至于朝廷缺少钱粮,还需要向他们进行借贷。
  
  不过没关系,
  
  皇帝并不会急着还钱。
  
  借的钱多了,
  
  债主反而会变成弱势的一方。
  
  更重要的是,
  
  在天命的加持下,
  
  天下没有人能够强迫皇帝还钱。
  
  于是,
  
  经过各地豪强世家的慷慨解囊,地方上的灾情也得到了一定缓解。
  
  向来温良忍让的百姓嘴里有了粮食,肚子不再空虚,原本狰狞的面容便变得平和起来。
  
  胸膛中的怒火,也跟着暗淡熄灭。
  
  他们不再抱怨朝廷的腐朽无能,不再气愤天子施加于天下人身上的苛捐杂税,
  
  只捧着半碗杂粥,裹着单薄的衣物,对着贵人们歌功颂德起来。
  
  “世人总是这样。”
  
  走过了许多地方,
  
  眉目间因见过了太多薄凉的世情,而增添些许皱痕,鬓角也随着长年风霜劳累,多了些枯萎白霜的张角这样说道。
  
  只要心里还有微微的希望,
  
  只要上位者展现出一点点的善意,
  
  他们就不会变成激烈暴躁,那在官府派去平定民变时,于奏疏中描述的,可怖凶残的模样。
  
  “人性是怠惰的。”
  
  “没被逼上绝路,谁又愿意拿性命去冒险呢?”
  
  跟周坚他们一起,为后辈运送来治病草药的何博坐在旁边,看着张角为灾民们进行简单的诊治。
  
  周坚在旁边煽风点火,熬制药水。
  
  他的胡子留的长,好几次都被蹦哒出灶口的火焰摸到。
  
  好在周坚本质是个死鬼,就算在火堆里跳舞也不会有事。
  
  所以他一点也不慌张,
  
  伸着老脸就往熬药的土灶凑过去,闻一闻从陶罐中散发出来的草药气味,判断后者的药效是否得到激发。
  
  天生地养的药草,若想达到滋补人体的作用,
  
  在炮制、熬煮等方面,也是很有要求的。
  
  周坚听到上帝在说:
  
  “就像之前的事例一样,没有人站出来,他们便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最初获得的成果,最后也会因其怠惰鄙视,而被他人窃取。”
  
  陈胜吴广的起义,
  
  声势难道不够浩大?
  
  但后面争夺天下的人中,陈胜吴广又在哪里呢?
  
  王莽乱世之下,绿林赤眉的起义,也是如此。
  
  “这是他们智慧和定性不够所造成的。”
  
  “不能因此否认他们最初的勇敢。”
  
  张角也借着上帝的屏蔽,一边为人把脉看病,一边说着不能传入第四人之耳,很有造反嫌疑的话语:
  
  “正如孙师所说,有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良完善的。”
  
  教育,
  
  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
  
  当年栽种下树木的人,极有可能在死前,都不能见到其郁郁葱葱的模样。
  
  而人喜欢记录历史,偏偏又总会重蹈前人覆辙的特性,
  
  也会在族群、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制造出许多无所谓的曲折。
  
  但只要不放弃就好,
  
  只要一直向着阳光的地方行去就好。
  
  而在这条漫长且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上,
  
  太平道要发挥好“指路人”的作用,以免分不清方向,疲于奔波的行人,掉头向后面走去,
  
  或者停摆在原地,陷入迟滞腐朽的状态。
  
  “新夏那边会变好的。”
  
  张角对抓药的何博说道。
  
  这几年,
  
  原本顺畅的隋国起义,又出现了转折。
  
  前夏覆灭时,那曾经发生过的内斗、动乱,又一次出现在了占据一方州郡,建国立制的旧日反抗者身上。
  
  有太多曾经热血,曾经勇武的勇者,在财富、美人面前倒下,转而变成自己当年最痛恨的肉食者。
  
  当然,
  
  也许他们当年的痛恨,
  
  更多的,是在痛恨自己没坐在肉食者的位置上,享受相同的特权待遇罢了。
  
  这让原本被逼迫到墙角的隋国朝廷,有了喘息之机,甚至还派出了使者,从恒河的入海口处,一路跑到西海宋国,请求那里的支援——
  
  在此之前,
  
  隋国自然先是找到了汉朝,
  
  希望大汉王师能够像二百年前那样,大方派出一支远征军队,通过河西走廊,跨越西域,通过兴山山口,前来帮自己稳定新夏的社稷。
  
  奈何当时西域并不太平,汉廷持续多年的内耗,让统治绿洲的国主们,也纷纷躁动起来,想要像当年的交南一样,享有这片被山脉环抱,被融雪滋润的土地。
  
  而且沿着兴山出来,到达西域,还必须经过杞国的地盘。
  
  这个老对手,是不会看着隋国得到安宁的。
  
  虽然这些年来,
  
  杞国也随着年纪的增长、朝政的朽坏,丧失了开拓进取的想法和能力,整个国家显露出老迈难闻的气息,
  
  以至于趁着隋国内部动荡,东进统一整个新夏,解决长达百年之久的“谁才是真正的夏”这一纷争,也无法做到。
  
  但给隋国添堵,还是没问题的。
  
  这重重阻隔,使得求救的隋使,花费了太多时间,才成功抵达洛阳。
  
  结果大汉早已不是当年的大汉,
  
  皇帝也不是当年的宣帝。
  
  他算了算账,果断拒绝了隋使的请求。
  
  于是隋使只能像当年的齐使一样,垂头丧气的返回新夏。
  
  隋帝得知消息后,便觉得天子既然不能帮助自己,那也不能责怪隋国投奔其他强国的怀抱。
  
  西海可还在跟中原争天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