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许诺
第510章:许诺 (第1/2页)“如靖先生所言,除非我军能够歼灭西秦数十万之众,效仿收复燕云之事,否则,就算敌军退兵,我军短期内自守有余,进取有限,不如先平定江南,以防将来腹背受敌。”
“天下纷乱,人心思变。这大圣贤本可独善其身,光宗耀祖,遗泽子孙,但他偏要选择放弃这一切,不惜发动天和起义,誓要推翻帝制……无论如何,他至少是站在天下万民的立场,赌上了自己的一切。”
“因此,将来我军若是与天和教交战,在确保减少将士损失的前提下,能招安则招安。当然,若是他们负隅顽抗,以我军将士生命为先。”
“我若执掌天下,定要让史官秉笔直书,如实记录天和起义,而非抹黑诬蔑。如此,方能警示后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倘若上位者不能善待百姓,他便活该被人取而代之。”
“唯有如此,后世之人方有希望团结天下万民,开创万世太平。”
梁萧一番陈词之后,群臣茅塞顿开,纷纷顿首。
“臣等铭记主公教诲!”
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还不能彻底领会其中深意。
但他们的主公一言一行,都对得起天下百姓,他们明白,自己只需要照着做就行了!
天蒙蒙亮,拓跋穹便亲自督促全军启程,赶往前线,在大本营会合。
而燕云各郡也完成了对精兵的初步筛选。
常山,魏郡,分别迎来了援军。
如今魏郡有一万五千徐州部队和三万五千燕云部队,其中四万在前线邺城。
而常山因为需要防守的县城更多,梁萧在这里安设了一万五千徐州部队和四万五千燕云部队。
两地的部队加起来已有十一万,但目前最为可靠的部队仅为三万。
同为天策军,燕云部队才刚加入不久,还不具备徐州部队的精锐水平,因此以协防和巡逻为主。
在琅琊郡的协助下,后方也运来了大量的守城器械,包括连弩、三弓床弩、神臂弩。
这些弩箭不需要特别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训练,只要保密措施完善,即可大量配备给守军。
即使这些强弩不幸被敌国盗取,一年之内,敌国也不可能配备给部队,甚至仿制不出来。
哪怕敌国部队大量配备,这些弓弩对攻城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只有三弓床弩可以向城墙钉入巨箭,作为士兵攀墙的工具。
无论如何,今年他必须守住燕云之地!
至于一统天下,也必须尽快。
回顾历史,古代许多强大的割据政权之所以没能一统天下,原因就在于统一所用的时间太多。
汉末曹操,自兴兵讨董开始,到北定乌桓,统一北方,都用了十六年时间。
前秦苻坚,自登基开始,到淝水之战,用了二十六年。
刘邦,李渊李世民父子,朱元璋,自兴兵开始,到事实统一,所用的时间都不到十年。
人的心气和精力是有限的,经过十几年的岁月蹉跎,心气和精力都大不如前,也难免变数横生。
天策府的骨干们倒还算年轻,比任何朝代的领导班子都要团结,但他也不希望花费十几年时间去统一国家,毕竟他也无法保证自己在这个时代一定能够长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