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296章这就是one piece!!【求月票】

第296章这就是one piece!!【求月票】

第296章这就是onepiece!!【求月票】 (第1/2页)

“圣旨,李靖将军领旨!”
  
  二月的第一场朝会,李世民就对李靖颁布了圣旨。
  
  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依旧有人满脸郁闷。
  
  而这个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原左仆射,现任太子少傅萧瑀。
  
  其实,萧瑀不是不能明白李世民对李靖的心思,而是觉得李世民这样做,有点双标的味道。
  
  毕竟一个皇帝若双标,对臣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他们这些在朝堂上治国的大臣,因为立功的机会很少,所以只能按部就班的奉行皇帝的命令,不能犯错。
  
  这就好比张蕴古,明明之前干得好好的,结果因为一个案件没有解释清楚,差点被李世民直接杀了。
  
  而李靖则因为立了大功,获得了李世民的谅解。
  
  实在让人有些郁闷。
  
  不过,就算萧瑀对李世民的双标感到有些郁闷,也丝毫不影响李靖站出来的果断。
  
  只见他在圣旨宣读的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道:“臣领旨!”
  
  却听宣旨太监高声道:“大唐皇帝敕曰:改封李靖将军为兵部尚书,贞观四年,二月三日。”
  
  “臣谢恩领旨!”
  
  李靖恭敬行了个礼,便准备站起来。
  
  就在这时,那名宣旨太监又高声道:“兵部尚书领旨!”
  
  “嗯?”
  
  李靖微微一愣,不由身子一顿。
  
  因为改封他为兵部尚书这件事,他事先是知道的,但这道新的旨意,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他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名宣旨太监又拿起一份新的圣旨,再次高声道:“兵部尚书跪下领旨!”
  
  “这”
  
  李靖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跪了下去。
  
  却听宣旨太监继续高声道:“圣旨,大唐皇帝令,李靖听旨,加封李靖为代国公,授左光禄大夫,赏赐绸缎一千匹,增加食邑至五百户!”
  
  “什么!?”
  
  众臣听到这旨意,整个人都惊呆了。
  
  特别是萧瑀,更是如遭雷击。
  
  他怎么也想不到,明明应该被审判的‘谋反’嫌疑人,居然会被李世民如此厚待。
  
  这已经不能用双标来形容了!
  
  这简直就是不公平!
  
  然而,就在他义愤填膺,准备愤然进谏的时候,李世民却淡淡一笑;“代国公为我大唐解决了心腹大患,使我大唐北方安定。纵使有些小误会,也无伤大雅,当得起朕所有厚待!”
  
  “臣,谢过陛下!”
  
  李靖躬身一礼,旋即缓缓回到队列。
  
  众臣一阵无语,全场落针可闻。
  
  这时,李世民又笑着道:“诸位大臣,前几天,朕让你们写的奏折,你们都写了,朕也看了。今日,咱们就做个决断吧!”
  
  说完这话,他便扭头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来主持吧!”
  
  “是!”
  
  李承乾平静地应了一声,然后抬手朝房玄龄示意道:“中书令,你先来吧!”
  
  房玄龄闻言,立刻持笏走了出来,躬身道:“启禀太子殿下,臣归纳总结了一部分改革方案,请太子殿下决断!”
  
  “好,中书令且说!”
  
  “通过诸位大臣上奏的内容,我们基本确认了以下改革。”
  
  “一,重要地域保留,扬州,凉州,太原和幽州四大都督府。”
  
  “二,在沿边设置两级都督府,如中级都督府和一般都督府。凉州,是中级都督府,其他是一般都督府。保留十个,原来的四十个,一概取消。”
  
  “三,改车骑府,骠骑府为折冲府,由统军负责训练军队。”
  
  “四,设置一定的地域,叫地团,没有兵部的命令,不能擅自离开地团。”
  
  “五”
  
  听到这一条一条的改革,众臣不由互相对视,交头接耳,有不少大臣甚至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期盼他能说两句。
  
  但李世民却始终保持沉默,眼观鼻鼻观心,漠不关心。
  
  “好了!”
  
  眼见众臣交头接耳个没完,李承乾十分果断的就拍板道:“既然诸位大臣对这些改革没意见,那就下个月开始执行吧!”
  
  “太子殿下且慢!”
  
  就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作为反改革先锋的尉迟恭,第一个站了出来,持笏道:“臣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中书令,此次改革,取消都督府的军队,大概有多少万人?”
  
  “中书令请回答。”
  
  李承乾抬手示意了一下,房玄龄立刻答道:“据目前的军队人数估算,大概有二十七万人!”
  
  “什么!?”
  
  众将军一阵哗然。
  
  只见尉迟恭再次持笏道:“那敢问中书令,国家的军队一次性裁减了将近三成,国家以后还怎么防御外敌?”
  
  “是啊陛下!臣也以为,改革不宜过快,当循序渐进!”程咬金也跟着站了出来。
  
  但他却没有向李承乾进谏,而是直接朝李世民进谏。
  
  很明显,在这些将军心中,李承乾虽是主持改革的人,但真正能决断的,只有李世民。
  
  可李世民听到程咬金的进谏,依旧不语,而是扭头看向李承乾。
  
  意思也很明显,你先来拿主意,我再决断。
  
  这让众臣的目光,也随着李世民看向了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微微蹙眉,旋即一脸平静地道:“裁减军队,并不意味着会削弱国家的力量。”
  
  “是啊,诸位将军的顾虑,我们都考虑过,裁减的军队,只是暂时先安置在地方,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募兵制的方式,重新征召。”
  
  房玄龄闻言,立刻随声附和道:“而且,我大唐现在很缺劳动力,将他们安置在地方,也能提高生产!”
  
  “那剩下的军队,交由谁管理?”秦琼冷不防地问道。
  
  房玄龄看了他一眼,又笑着解释道:“按照以前的制度,是由各卫大将军管理军队,但现在不一样了,将军不再管理军队,包括地方刺史,也不管理军队。全部由折冲府的统军管理,每个统军下辖一千人。”
  
  “这么说的话,将军和刺史只能在作战的时候与统军配合?其余时候,士兵们全部由统军负责?”
  
  “是的!”
  
  “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改革,士兵们会同意吗?”
  
  常何忍不住追问道:“他们以前是跟着我们这些将军的,我们彼此也熟悉,信任,突然将他们分开,由其他人统领。甚至直接原地解散,会不会太残忍”
  
  此话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的不满情绪,全被调动了起来。
  
  而这些不满情绪的矛头,也全指向了李承乾。
  
  虽然他们都知道改革这件事,只有李世民能决断,但他们不敢将不满的情绪表达在李世民身上。
  
  俗称,柿子要挑软的捏。
  
  而李承乾,就是他们眼中的软柿子。
  
  “常何!”
  
  就在众臣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地开口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
  
  此话一出,常何顿时精神一振,也不再去看李承乾,当即朝李世民跪地道:“陛下,恕臣斗胆,臣觉得这样的改革,士兵们不会答应。边军先不说,就说臣麾下的士兵,他们的一切都是朝廷供给的,现在因为改革,一下子没有了,臣担心他们恐怕难以接受!”
  
  “是啊陛下!臣的那些士兵抛家舍业,跟了臣好几年,臣真的不忍心这么对他们啊!”一名将军哭诉着附和道。
  
  其余众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心说你们是担心士兵,还是担心你们自己的权力会被剥夺?
  
  而这时,又有一名将军悲呼道:“兵部尚书,我是您的老部下,跟你出生入死多场战役,您怎么不为我们说一句话啊?”
  
  唰!
  
  此言一出,众臣‘唰’的一下就将目光落在了李靖身上。
  
  李靖则眉头微皱,心想太子说的果然没错,该来的还是来了。
  
  不过,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却听他语气淡漠地道:“我虽是兵部尚书,但我并没有参与军队改革。因此,改革之事,我也不知道怎么评判!”
  
  轰隆!
  
  此话一出,全场如遭雷击。
  
  就连李世民都不禁有些诧异,心想李靖你可真敢说啊!
  
  如此不负责任的话,你都说得出口?
  
  你真不怕以后在军中毫无威信吗?!
  
  不过,这倒是一个好兆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