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14章 刘备:河北居然这么富,李相这几年背着寡人藏了多少惊喜?

第314章 刘备:河北居然这么富,李相这几年背着寡人藏了多少惊喜?

第314章 刘备:河北居然这么富,李相这几年背着寡人藏了多少惊喜? (第1/2页)

却说诸葛亮于荆州奏表,正式上书刘备,提出了自己“四个集团军”的计划。
  
  认为中原之战应当提上日程了。
  
  刘备得书,看罢其表,顾谓左右人道:
  
  “曹操已得西川之地乎?”
  
  诸大臣对视一眼,有知情者表示。
  
  根据蜀地细作传回来的消息,确有此事。
  
  “诸官员中,孔明所在之荆州,离西川最近。”
  
  “其当晓得些内情。”
  
  刘备手指轻轻击打桌案,说道:
  
  “既然其提出此项战略,诸公觉得如何?”
  
  “议一下吧!”
  
  话音方落,陈宫率先出列,兖州口音铮铮:
  
  “启禀王上,此天赐良机也!”
  
  手中笏板激动地直颤,慨叹道:
  
  “如今曹贼主力俱陷于西川,许县空虚。”
  
  “若依孔明之策,集四路兵马,攻伐河南。”
  
  “中原可一鼓而下也!”
  
  “诚如是,宫愿为王上先锋,直取陈留!”
  
  陈宫从未放弃过直接重返兖州的计划,如今在刘备手下一直韬光养晦,等待机会。
  
  如今见终于有机会回到兖州了,他的情绪比任何人都要激动。
  
  “公台所言差矣。”
  
  陈宫赞成之际,众人中一人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
  
  众视之,乃太傅鲁肃是也。
  
  只见他眉头紧锁,持笏板沉声说道:
  
  “二十万大军日耗粟四千斛,更遑论箭矢百万、伤药千斤。”
  
  “今江南初定,荆北仓廪供之不急。”
  
  “冀州又需为并、幽二州,以及辽东填补缺漏,岂可立时大战耶!”
  
  “此议当从长计议。”
  
  在鲁肃看来,他认为诸葛亮提出要动用二十万大军的战略计划,太过宏大。
  
  至少还需一两年的时间准备,不可操之过急。
  
  齐国现在虽然看似强大,就是因为还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
  
  一旦战争爆发,一切的繁荣都将被打破。
  
  大量青壮脱产,物价飞涨,所以必须要谨慎。
  
  陈宫据理力争:
  
  “王上明鉴!今观四方之势——”
  
  “荆南五溪蛮已平,荆北仓禀足食,并未需要承受太大压力。”
  
  “此孔明所谓‘五万劲旅’之言,并非大言欺人!”
  
  “河北自李相开渔阳之市,幽州战马岁增万匹,牛羊数十万计。”
  
  “蓟城铁坊日夜锤响,邺城太仓粟溢陈仓。”
  
  “纵无冀州输粮,幽燕亦足以自赡。”
  
  “至若淮南,陈元龙屯田数年,粮草充足。”
  
  “臣上月亲见,淮水漕船首尾相接,载谷之盛,竟使河道壅塞!”
  
  “可见鲁太傅所言,并不尽实。”
  
  在陈宫看来,荆南局势已经稳定,诸葛亮的奏报中也提到荆州能够拉出五万大军出来。
  
  诸葛亮自己都保证了,咱们替荆州担心做什么?
  
  至于河北,本就是富庶之地。
  
  自李翊在渔阳搞经济特区后,幽州大体上已能实现自给自足,极大减少了冀州的压力。
  
  至于淮南与我徐州更不用多说,都是兵精粮广之地,绝对不成问题。
  
  如今曹操在西川立足未稳,正是取中原的大好机会。
  
  如果放弃了,之后再想进取可就麻烦了。
  
  “……两位说的皆有道理。”
  
  刘备挥了挥手,止住了两人的争执。
  
  坐在王座上数年,刘备如今的御人之术,已经到了从容自若的境界。
  
  “依寡人之见,可先依照孔明之言,将此议提上日程。”
  
  “但具体征伐时间,须经由各地州牧、刺史经略。”
  
  “未知卿等意下如何?”
  
  刘备的意思,便是让各地方长官,开始筹备中原大战的具体事宜。
  
  但筹备的时间,刘备让他们自己来决定。
  
  为的,就是防止突然下达总动员命令后,会打乱各地原来的生产计划。
  
  刘备这个决定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不仅替手下员工考虑,也替百姓们考虑。
  
  他希望在发动战争之后,能最大程度减免对百姓的伤害。
  
  这换在从前,都是不敢去考虑的。
  
  基本都是先从战略利益进行考量。
  
  如今家业起来了,刘备认为也该回馈一下百姓了。
  
  正议论时,忽有一侍从来报。
  
  “启禀王上,城门外跪了大批百姓喊冤。”
  
  “喊冤?”
  
  刘备眉头皱起,百姓组织起来喊冤这种事情在他治下是相当罕见的。
  
  “他们有何冤情?”
  
  “这……听说是他们的亲人被李相给押入了大牢。”
  
  “所以他们特来请求大王,将他们的亲人放出来?”
  
  有这种事?
  
  刘备当即问手下人,有没有知道河北那边是怎么回事?
  
  或有与河北熟络者,当即解释说。
  
  因为李相禁了五斗米教,有教众反对,李相便将闹事的头目给抓了起来。
  
  “可有造成人员伤亡?”
  
  “抓捕行动相当顺利,并未有太大损伤。”
  
  “……嗯。”
  
  刘备一颔首,即命简雍亲自去安抚城外跪着的人群,告诉他们自己会出面解决这件事。
  
  让百姓们一直跪着,也对政府舆论不友好,所以肯定是要将他们劝走的。
  
  然后,刘备又亲笔书信一封,让李翊妥善处理此事。
  
  不要造成大规模人员冲突,尤其是影响到正常生产活动。
  
  这对齐国的社会舆论以及政府的公信力会造成影响,让李翊务必将此事尽可能的大事化小。
  
  顺带,还将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计划一并发了过去。
  
  ……
  
  河北,冀州。
  
  邺城的街道上,上千名米教教众,列队宫门,额贴黄符。
  
  声如浪潮,要求河北政府释放他们此前逮捕的米教教众。
  
  这些教众组织力极强,他们既不干扰百姓们的正常生活。
  
  也不与官府人员发生武力冲突,如果被打了骂了,也任由其打骂。
  
  他们只是一味地嚷嚷着放人。
  
  李翊登阙观望,但见地上白衣如莲,聚满了人。
  
  他看了眼握在手里的竹帛,里面刘备再三叮嘱,不要将此事闹大。
  
  恰逢此时,魏延自身后走来,他按剑请命道:
  
  “此辈假静坐之名,行逼宫之实!”
  
  “恳请相爷准命,末将只需带三百刀武士,可将……”
  
  “文长谬矣!”
  
  话未说完,便被李翊出声打断了。
  
  以手指城下教众,道:
  
  “观彼辈聚众,阵列有度,进退如一,必有智者阴为之谋。”
  
  “若强以兵戈驱之,徒使黔首益怜其困。”
  
  “则米道根基愈固,非利我也。”
  
  李翊对这种闹事的活动的本质看得很透彻。
  
  他们如此有组织力,显然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如果去强行逮捕他们,只会引得周围百姓更加同情他们,这就使得米教在基层更得人心。
  
  这种觉悟以及这种组织力,其实是非常麻烦的。
  
  其背后的高人,显然拿捏了河北高层的心态。
  
  他就是要逼着相府去做选择,是妥协还是强制武力镇压?
  
  不论哪种,以李翊经略河北多年的威望,都动摇不了他的统治。
  
  但正如癞蛤蟆一样,不咬人但膈应人。
  
  “如此,为之奈何也?”魏延按剑问。
  
  李翊一挥衣袖,澹澹道:
  
  “从其所请,尽释系囚!”
  
  “啊?”
  
  一听这个命令,魏延顿时傻眼了。
  
  他性格暴烈,向来是一刚到底。
  
  如今放人,不等于是服软么?
  
  “丞相,这——”
  
  魏延还待劝说,却被李翊伸手止之。
  
  “去办罢。”
  
  “唉!”
  
  魏延一跺脚,无奈拱手,“末将遵命。”
  
  很快,此前被逮捕的闹事者,共计四十三全部被释放了。
  
  那一众闹事者见人被释放以后,也感到诧异。
  
  没想到相府居然真的会放人。
  
  私下里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
  
  为首的治头大祭酒当即吩咐:
  
  “我等述求已成,不必再继续闹下去。”
  
  “否则便是我等理亏。”
  
  “可先退去,听候吩咐。”
  
  众人从其言,各自散去了。
  
  但米教还是将此次与官府的正面交锋,当成是一次“胜利”来进行宣传。
  
  站在米教的角度,这极大提高了其威望,毕竟其赢得是河北政府。
  
  而站在幕后者角度,他要的就是损害河北政府的公信力。
  
  就在众人为眼前的胜利沾沾自喜时。
  
  相府内,连夜召开了一次紧急大会。
  
  李翊将一众高层全部叫了过来,并发表讲话。
  
  “米教之众,号令严整,非寻常乌合可比,必有智者在背后运筹帷幄。”
  
  “今日吾下令释囚,一为暂稳人心,二为试其深浅。”
  
  “若其得寸进尺,继续鼓噪,则不过庸才所谋。”
  
  “然其见好即收,进退有度,足见其所图非小!”
  
  众人认真听着,都对此事无比重视。
  
  因为这显然是有人想挑战他们河北官府。
  
  只见李翊倏然起身,袖袍翻卷如云,厉声道:
  
  “取河北舆图来!”
  
  侍从急奉图册,李翊执毛笔,于邺城、邯郸、常山诸郡米教聚点处重重圈点。
  
  笔锋所至,皆教中要地,显是早有探查。
  
  “传令!”
  
  李翊掷笔于案,声若寒铁:
  
  “河北诸军即刻出动,凡米教聚首,不问缘由,尽数缉拿!”
  
  “务求雷霆之势,不得走漏一人!”
  
  左右皆凛然应诺,翊复冷眸远眺,大声道:
  
  “吾不管这幕后之人是谁,但他这的算盘实在太浅薄了。”
  
  “对付谁都可以,唯独在我河北行不通!”
  
  当夜,河北诸将得了密令。
  
  徐晃率铁骑百人,马蹄裹布,自西门悄出。
  
  至常山郡时,恰见米教堂内灯火未熄,窗上映出七人议事剪影。
  
  徐晃冷笑,挥手间,甲士破门而入,未待堂内惊呼,已用浸药麻布捂口擒拿。
  
  案上茶盏尚温,犹冒热气。
  
  便被一发带走了。
  
  张郃更精,使麾下健儿扮作粮商,叩开邯郸北郭米教暗舵。
  
  门枢刚转,张郃自檐上翻落,环首刀已架舵主咽喉。
  
  余众欲逃,却见院中“商队”皆抽短弩相对。
  
  全程未发一矢,仅闻犬吠数声。
  
  高览则趁着夜黑如墨,带人围了广平香坛。
  
  教众正诵经,忽觉寒意刺骨——原是百张强弩透窗指来。
  
  一老祭酒欲吞符自尽,览箭如闪电,射落符纸于烛火,顷刻成灰。
  
  至五更鸡鸣,三将已押囚车三十六乘会于邺城诏狱。
  
  河北军官恐怖的执行力,震惊了米教高层。
  
  因为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组织力太强。
  
  以至于米教一众治头祭酒都还没来及反应,他们分舵的祭酒在一夜之间就被逮捕了。
  
  古代信息闭塞,交流本就不便。
  
  一旦地方的领头人被捕,他们的组织力瞬间崩坏。
  
  一时间米教高层分作两派。
  
  一派自危,希望赶快逃离河北,避免也被抓进大牢。
  
  一派则认为不能够自乱阵脚,先等雒阳总舵那边下达最新指使,然后再做决定。
  
  而就在米教内部还在为是逃是战争执不休时,相府的第二道重拳再次打来。
  
  是夜,三更时分。
  
  不计其数“白衣教众”破门而入,闯入当地豪族门中。
  
  专抢金银,毁坏祖庙。
  
  一时间,米教劫掠世族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河北众世家豪族人人自危。
  
  众族长纷纷找到李翊,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官府,共同逮捕米教教众。
  
  但这还不算完。
  
  这日,邺城漳河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春汛刚至,河水湍急。
  
  却见十二名白衣人立于石桥,额贴黄符,手持米教教义,齐声高诵。
  
  百姓们纷纷过来围观,他们本是抱着凑热闹的心理来看。
  
  忽见为首白衣人的头目,忽然扯开胸襟,振臂高呼:
  
  “官府迫害圣教,吾等以死明志!”
  
  言罢纵身跃入湍急河水。
  
  余众相继投河,溅起丈高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