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啥都扛上肩,迟早压垮
第629章 啥都扛上肩,迟早压垮 (第1/2页)一家四口还是在高原小姐妹的伺候下回家。
哪怕顺着楼外的电梯悄悄回家,还是得了楼顶各家各户的热烈欢迎。
不管怎么说,聪慧活泼的董雪晴经手了几乎所有部分的管理架构、财务系统合并,又不是她姐那种标准的没文化夫妻店作风,什么都可以讲道理找办法,尽量不去麻烦打扰让卫东。
实在是所有人都认可的老板娘。
现在生了孩子就更有母仪天下的地位,顺带也觉得庞大企业有了接班人。
高层都真心实意的恭喜。
卓玛赶紧又发红包。
让卫东就索性邀请到自家一起庆祝下。
本来提前回家的老让夫妇也杀鸡宰鱼的搞了一大桌子菜。
沈翠月再叫楼下送些酒菜上来,毛儿还来捏了捏孩子筋骨,询问要不要从小练功。
让卫东不娇惯孩子,但怀疑江湖套路会不会是必先自宫的邪门路数,叫他先搞个武功秘籍清单来看看,摸包开手铐之类的功夫就不用教了。
老耿在外地,洪天成、老黄他们在,老张还带了相机和灯光架来给孩子拍了组照片,让卫东连忙把女儿也塞过去一视同仁。
沈老三就纳闷,不是亲生的你都能一碗水端平,婆娘为啥做不到呢,反正要尽量把两头烧起来,这三国杀才有可能啊。
让卫东开心的喝了几杯,送走了各位才有机会跟老爸小酌加劝导。
上辈子在税务大院独居四十年,跟爹妈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现在自己忙碌的开拓人生,也想爹妈出去见识人生。
老让这点好,当过兵讲道理。
让卫东费了不少口舌,为了富二代能健康成长,他爹终于答应不参与孙子的日常生活。
但又舍不得孩子,那就住到白楼附近那套房,平时依旧去执掌好吃街的麻辣烫铺子,然后让卫东得经常带儿子媳妇过去吃饭,不然他们就得过来抱孙子。
直到把公公婆婆都送走,董雪晴才跟卸下担子似的,又轻快灵动得跟个孩子一样。
还在院子里要带着小蝶抓蜻蜓。
让卫东苦口婆心的叫住她你在坐月子呢。
董雪晴还不以为然,她在电话局不是接触的外国公司程控项目么,人家欧洲来的女工程师说起她们生了娃就能上班,哪有落下什么病根子,说到底还是古时候的卫生条件、营养水平不够,生了娃要好好调养,现在没那么多事儿。
于是让卫东还不是只有送着去白楼上班。
中午老让夫妇就眼巴巴的来送饭,特别给儿媳炖汤,才能换得把玩一阵。
可这月子是真没法坐满,二十来天吧,让卫东就接到了经委那位的电话:“你在三峡搞旅游建设了?”
让卫东意外:“还没开始打广告吧,我们还在做些前期准备工作,已经花了几百万了,目的还是为了贫困山区扶贫,绝对没有经济挂帅的资本主义复辟。”
就自己先把调子定高点,表示觉悟已经放在前面了。
结果那边很严肃:“上次好像你说过,现在是有人告状告到这边来,说你在那边破坏三峡美景,还搞封建迷信!”
让卫东都后背冒汗了,仔细询问,原来是最近有专业工作人员被派到夔门去取景……
一到那就看见巨大的广告画立在那铁索横江的峡口边,极大破坏了整个夔门景色的自然原生态!
让卫东多听两句,隐约反应过来,不是吧,不是那组派过去画夔门到钞票上的专家吧?
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他发话,吴生云调动,江州到夔门沿岸的地县市商人们承办,两三天之内就找到条闲置的趸船,二三十米长的两层楼趸船,花点钱买下来拖到夔州。
不但请工匠粉刷油漆搞得崭新,还找到精确数据,请了江州的美术学院画师来做了张几百平米的户外油彩画。
在没有喷绘机的年代,这就像电影院那种几层楼高的海报一样,只能画。
画夔门山巅一览众山小的超级震撼视角,用巨大的汉字注明这里是登山景点的起点。
等水泥空腔船体的趸船粉刷成醒目的橙红色,拖到那个峡口固定好,从江州把折迭起来的帆布运下去,绷开固定在二楼上焊好的钢架上,可不就成了实地宣传画。
让卫东和他指挥的人懂锤子的美感,的确从没想过夔门景点这么著名的地方,跟贴狗皮膏药似的,突兀的展开这么大幅面挡在峡口边。
但效果是真的好!
绝对有机场高速路边灯光路牌的传播效应。
从立起来那天开始,走景区上山的游客就真的开始出现了。
每天大概有四五艘满载旅客的客轮从三峡经过,夔门都基本是在白天驶过,伴随客轮上播音员的介绍,全都挤在船舷栏杆上远眺夔门那刀切斧砍的垂直山势呢,就看到旁边的山巅观景台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