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千户府,汉化,治理草原
第三百零七章 千户府,汉化,治理草原 (第2/2页)两个曾经的奴隶,两户曾经的平民。
至于他的好兄弟巴赫,也被任命成了什户。
民户之中,都尉是官,需要立下军功的军户才能担任。
什户是民,可以根据贡献,原地提拔。
而能成为什户的,往往原本的身份都是奴隶。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北疆军带来的公平,回想起曾经遭受的黑暗,只会拼尽全力的守护现有的一切,不让现在的生活破碎。
所以,曾经的奴隶阶级才是北疆军自己人。
平民还是平民,贵族反而成为了奴隶。
又因为都是汉人的缘故,所以张六斤和黄老年这个都尉的关系最好。
很快,张六斤随着黄老年和其他四名什户一起,来到了千户府。
在这里,他也见到了曾经的好兄弟,同样成为什户的巴赫。
两人又像是往常一样聚在一起。
巴赫还是那个巴赫,消息还是一如既往的灵通。
“听说这次给咱们千户府送来了五百多口人呢。”
“以后,也总算是有个千户的规模了。”
“以前那些人呢?”张六斤问道。
他指的是曾经的也里吉斤部的人,当初有四千多人,却是被抽调了三千人去了他处。
又调来了一千其他部落的牧民。
张六斤手底下的四户人中,就有一个奴隶和一户平民是来自其他部落。
“听说,好多人都去了克烈部那边,甚至还有去蔑儿乞部的。”
“总之去哪里都有,调来调去的,乱作一团,也不知道为啥子这样,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不好嘛!”巴赫摸着脑袋说道。
他的脑袋想不明白这些复杂问题,但是从汉地过来的张六斤却隐约明白这般调动的目的。
掺水。
将各个部族的人分别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便不再是一条心了,方便上位者管理。
“肯定是那位将军老乡想的办法,还是俺们汉人的脑袋好使。”张六斤想到了大虎,顿时敬佩不易。
心中暗道:“若是这些草原蛮子,只会换个首领了事,哪会想这么多啊。”
“对了,巴赫,你咋知道这么多啊?”张六斤好奇问道。
巴赫不好意思的说道:“没啥,就是安答多。”
在张六斤的追问之下,他才坦露,说他弟弟现在为副千户跑腿呢。
“啥,就是那位凶神恶煞的副千户?听说他好像是克烈部出身啊!”张六斤瞪大了眼睛说道。
瞬间想到了那一日,大虎随意射出三箭,身边跟随着的就是这位克烈部出身的副千户。
岂料,话刚说出口,巴赫便立马对他嘘声说道:“你小点声。”
“副千户最不喜欢别人提起他是克烈人的事情了。”
巴赫急切说道,还一脸心虚的看向左右。
发现大家都随意的坐在草地上,三三两两的聊天,什户一片圈子,都尉又是一片圈子,没人在意他俩,这才放下心。
“为啥?”张六斤不明所以。
副千户为啥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克烈人?
“听说啊~”巴赫的声音压得更低。
“副千户以前在克烈部是奴籍,后来跟着北疆军东征西讨,立下了不少功劳才获得了这身官衣。”
“现在没有人提他是克烈人了,早已经改了汉名,叫胡勇。”
“还是都统大人亲自帮他改的呢,胡千户喜欢的不行,一直以自己是汉人自居。”
“谁要是敢在他面前提起克烈部的事情,他肯定发火。”
听闻此话,张六斤的嘴巴长大,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缘由呢。
北疆军中的异族士兵们,大都会给自己起个汉名,逐渐的融入汉人的身份之中。
只不过胡勇融入的更加彻底,毕竟曾经的身份和经历,实在是不堪回首。
不久后,千户刘存勋和副千户胡勇,从大帐之中走出。
相比于胡勇的克烈部出身,刘存勋则是纯正的汉人。
敦煌汉民,立下战功后成为了第一镇的副百户。
转业来地方之后,官升三级成为千户,与胡勇一起搭班子。
“新来的牧民马上就到了,这次把你们喊来,就是为了分人。”刘存勋对着帐外的众人说道。
他这个千户府中,牧民没有补齐不说,将领也缺了很多。
只等接下来的这批五百户移民了。
“这些移民之中,有从克烈部来的,有从蔑儿乞部、八剌忽部,斡亦剌部来的,什么地方都有。”
“你们要做的,就是从其中挑选,尽可能的不要重复,每个部落出身的都要兼顾~”刘存勋大声的对着属下们大喊道。
“而且,你们更要告诉这些新来的,咱们千户府的地界范围,谁也不许越界去其他千户府。”
“若是被发现,可是要掉脑袋的。”
为了获得一个安稳的漠北大后方,李骁调动了漠北各部牧民,进行了大杂烩般的融合。
尽量保证每个什户之中,都是来自不同的部落。
然后,便以千户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强行给每个千户划定了一片牧场,让他们只能在这片牧场之中放牧,谁也不许越界。
毕竟,游牧民族最难对付的地方就是行踪不定,但只需要将其固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定期清查人口,便能解决很多麻烦。
不久后,张六斤等来了自己的部民,总共五户,分别是来自五个不同的部落。
在过来的时候,还赶着一群牛羊。
张六斤将他们安置在自己什户点的外围。
并且给他们讲解北疆的规矩。
“忘掉你们以前的部落,以后咱们都是北疆的牧民,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大都护。”
“以后,你们都要跟我学汉语,自己学不会没关系,但孩子必须要学会。”
“我会给你们每个人都取一个汉人名字~”
“牛羊都是大都护府的财产,只是借给咱们放牧而已。”
“你们每户管着多少牛羊,以后可都是要带着利钱还的。”
……
牧民们有些为难,毕竟成年人不下狠功夫的话,很难学会另一种语言。
但没关系,一点一点的改变吧。
日子终归是在慢慢变好的。
尤其是想到这些牛羊,每个人的眼睛里面都带着希冀的光泽。
这什户人家里面,有五人之前是奴隶,一无所有。
如今终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财产,虽然是借的。
但只要自己勤奋肯干,将这些牛羊照顾好了,等到他们下了小崽子,卖了钱之后,总能一点点的还上大都护府的借贷。
而原本的那些平民,对现在的生活也还算是满足。
毕竟按照草原的习俗,一个部落被另一个部落攻破之后,其中的牧民不是被杀,便是成为能被随意杀害的奴隶。
如今,虽然他们也失去了财产,但却还是平民,而且还保留了希望的火种,能够慢慢的再攒下一份家当。
已经很好了。
于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下去。
张六斤等人每天都是喝着羊奶,吃着奶皮子,割草放羊,生活条件比之前当奴隶的时候,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没有婆娘,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然在吃的方面不心疼。
这一日,他正在自己的破旧帐篷之中计算着自己能多久还完债务。
“一百只羊,一年二十只的利钱,明年能生五十多只羊羔……”
每个人能照看的牛羊是有定数的,而且秋天的时候要割冬草,一个人最多也就只能割一百多只羊的草料。
所以,张六斤就养了一百只羊。
每年需要支付二十只羊作为利钱,再加上本钱。
这一百只羊里有八十只母羊,考虑到折损率,一年能存活五十多只小羊崽。
再加上自己日常所需,大概得用五六年时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
这五年是留给他们的适应期。
五年之后,大都护府会对草场进行征税,又是一大笔支出。
草原的也是有税收的,以前是直接交给贵族,如今在北疆,则是制定了一个固定的标准。
大概和百姓种田的租税比例差不太多。
总之,最后能给百姓和牧民们剩下点余钱,但不会太多,否则人人都躺平了,谁还去为北疆奋斗啊?
“哎,不能这么随意了,得节省着点。”
张六斤将手里的羊肉全部吞下进肚,一副后悔的模样。
好日子要来了,于是他便宰了一只比较老的公羊打打牙祭。
但吃完之后就后悔了。
怎么没能管住嘴呢?
以后还是把公羊卖掉吧,给自己吃都浪费了。
多攒点钱,早日取个婆娘传宗接代才是正事。
吃完之后,他便是起身,晃晃悠悠的准备前去百户府外‘听书’。
这是他们每天的固定节目,算是日常消遣。
由都尉、百户他们这些老兵们讲述之前打仗的故事。
主要是北疆的英雄人物,战场上的事迹,以及李骁的光辉伟岸形象。
同时,严禁所有人提起铁木真、扎木合等草原首领,以及草原各部的祖先和信仰。
目的就是日积月累的对这些牧民们施加文化影响,在交流中慢慢学会汉语,更好的融入华夏。
只不过,张六斤走在半路上的时候,却是忽然发现远处走来了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