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夏百年国祚,不能在朕手中断绝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夏百年国祚,不能在朕手中断绝 (第2/2页)“靠人不如靠己,老夫这就返回兴庆府,上书陛下立刻派遣援兵。”
“克夷门绝不能有失。”
“梁尚书,你是年轻人,脑子好使,与我一同回去,将此战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陛下。”
梁三思闻言,脑袋是彻底宕机了。
他原本以为周世昌大义凌然的样子,能是个忠臣,没想到也是个临阵脱逃的货色。
他自己准备逃跑也就算了,竟然还想拉上自己。
“我……我……”
梁三思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红着脸说道,“好,下官这便与相公一同回朝。”
“定要向陛下参他嵬名宏烈一本,若不是他轻兵冒进,我军怎么会遭遇如此惨败啊。”
周世昌在一旁连忙附和:“是啊,老夫当时就劝说他慎重考虑再行动,可是他一贯独断专行,根本不听老夫的啊。”
“走,咱们这就回去。”
周世昌说着,便急匆匆地向外走去。
三人也先后乘坐马车,悄悄地离开了大营。
不久后,北方大地上响起了铁骑轰鸣。
嵬名宏烈安排留守克夷门的副将急匆匆地闯进了大帐,大声喊道:“相公,相公,不好了,北疆军……”
他话还没说完,便愣住了,大帐之中空无一人,根本不见中书令周世昌和另外两人的身影。
副将心中咯噔一下,赶忙叫来侍卫问道:“三位大人哪去了?”
侍卫慌张地说道:“三位大人刚刚离开,不知道去了哪里。”
“什么?”
“该死,他们竟然、竟然……”
副将狂怒,一拍桌子,哪里还不明白,这些人是跑了。
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空荡荡的大帐,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轰轰轰轰~”
克夷门北,远处的大地上忽然响起了低沉的轰鸣声,那声音如同闷雷滚动,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地平线上,赤色的日月战旗如潮水般涌动,赤色的甲胄在阳光下如血海波涛。
李东江率领第二镇作为先头部队,重回克夷门,列阵待发,准备再次发起进攻。
而嵬名宏烈带走的两万多骑兵,全都是克夷门的精锐。
此时留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他们本就因败兵的消息而惶恐不安,看到北疆大军这般气势,更是慌乱得手足无措,握着兵器的手止不住地颤抖。
“北疆军来了,北疆蛮子真的来了。”
“怎么办啊?”
“他们会把我们全都杀死在这里的。”
“我不要死,我要回家。”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忽然大喊:“你们看,那是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北疆大军前方树立起了三根旗杆,中间的旗杆上吊着一个人。
虽然距离尚远,但那熟悉的身形让不少士兵心头一紧。
左右两根旗杆上则挂着两条竖幅,分别用汉文和党项文写着几个大字——“嵬名宏烈在此”。
简单的几个字,却如同一道惊雷,让所有夏军士兵都惊呆了。
“是大帅!”一个士兵失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真的是大帅!”
“大帅被北疆军活捉了,咱们怎么办啊?”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士兵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连主帅都成了阶下囚,他们这些老弱病残又能抵挡多久?
有人扔掉了手中的兵器,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
有人则互相拉扯着,想要往后退去。
就在这时,北疆军的进攻开始了。
“开炮。”
“轰轰轰轰~”
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在夏军的人群中炸响,铁钉、碎石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
西夏士兵们本就人心惶惶,无心作战,此刻又被这恐怖的威力吓得魂飞魄散,不少人开始趁乱向山道深处逃跑。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逃跑的队伍,原本就混乱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三轮轰炸过后,震慑了夏军胆魄。
穿着全副甲胄的李东江拔出骑兵刀,大声喝道:“进攻!”
“杀~”
第二镇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杀出去,马蹄声震耳欲聋,卷起漫天尘土。
“杀~”
“占领克夷门。”
由于夏军士气大跌,北疆军所遭遇的抵抗强度大大减弱。
骑兵们很快便冲上了山头,与残余的西夏士兵展开了近身厮杀。
有些西夏士兵早已没了斗志,转身就逃。
但也有一些老兵坚守阵地。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兵,凭借着丰富的经验,躲过了一名北疆骑兵的劈砍,反手一刀砍向骑兵的马腿。
战马吃痛,嘶鸣着倒下,将骑兵甩了出去。
老兵刚想上前补刀,却因体力不支,动作慢了半拍,被另一名赶来的北疆士兵一枪刺穿了胸膛。
他低头看了看胸前的枪尖,眼中闪过一丝不甘,最终缓缓倒下。
这样的老兵还有不少,他们曾是夏国军队的中坚力量,意志坚定,经验丰富,熟悉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只可惜岁月不饶人,体力和反应速度早已跟不上,面对年轻力壮、装备精良的北疆骑兵,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厮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在克夷门的山道间回荡。
北疆军如同摧枯拉朽般向前推进,夏军的防线节节败退,越来越多的士兵直接扔掉武器投降。
克夷门,失守!
兴庆府,枢密使府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迺令思聪躺在床榻上,气息微弱,已是奄奄一息。
虎狼关外的那一发炮弹,不仅让他身受重创,更掏空了他本就因年老体衰而所剩无几的精力。
自率领大军返回兴庆府后,他便彻底倒下,如今更是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
“爱卿,爱卿,你一定要挺住啊。”
李纯祐亲临探望,坐在床榻边,紧紧抓住迺令思聪那如枯树皮一般干瘪的手,声音中满是悲痛:“你若是走了,让朕怎么办啊!”
他望着眼前这位为夏国操劳一生的老臣,思绪不禁飘回了自己刚刚登基之时。
那时,外有宗王们虎视眈眈,内有太后把持朝政、意图夺权。
他这个皇帝如同傀儡一般,举步维艰。
是迺令思聪坚定地站在自己身边,凭借多年的威望与手腕,帮他迅速掌握了兵权,才让他有了如今的地位。
这份恩情与忠义,李纯祐始终铭记于心。
“咳……咳咳咳……”
就在这个时候,迺令思聪剧烈地咳嗽起来,每一次咳嗽都牵动着身上的伤口,疼得他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艰难地睁开眼,浑浊的目光落在李纯祐身上,声音微弱得像风中残烛:“陛……陛下……”
“爱卿,朕在。”李纯祐连忙俯身,将耳朵凑近他的嘴边。
迺令思聪喘了口气,缓缓问道:“前前线,局势如何了?”
李纯祐脸上的悲痛又深了几分,迟疑着说道:“克夷门,战况不明。”
“不过,朕相信嵬名宏烈,他一定能挡住北疆军。”
但随即,他又面露挣扎,看向迺令思聪问道:“爱卿,若是~若是克夷门真的守不住,我大夏又该何去何从?”
他也知道北疆军的厉害。
嵬名宏烈虽然有十几万大军在手,可大都是老弱病残,克夷门并非绝对的安全。
一旦克夷门沦陷,那么北疆军的铁蹄将直接开到兴庆府外。
这才是让李纯祐最恐惧的事情。
这些时日以来,他已经无数次被噩梦惊醒。
总是梦到自己被北疆人吊死在城头上。
好在,迺令思聪从河西带回来了这十万大军保卫兴庆府,总算能让他安心一点了。
但北疆军依旧是夏国最大的威胁。
“陛下,若是克夷门真的不可守,兴庆府便是我夏国最后的立足之地。”
“想要保我夏国不亡,必须对北疆人软硬兼施。”
迺令思聪断断续续的声音说道,目光涣散了些许,似乎在极力凝聚精神思考。
声音也是越来越微弱,李纯祐不得不更贴近一点才能听得清楚。
但慢慢的,他的脸色变得震惊起来。
“什么?”
“爱卿,这这~”
李纯祐惊骇的目光看向迺令思聪,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想出这种办法来抵挡北疆军。
简直是太疯狂了。
而迺令思聪却是用最后的力气说道:“陛~陛下,老臣~老臣也不想如此。”
“可若是克夷门沦陷,呼呼呼呼~为了我大夏的百年国祚,我等非是如此不可。”
“金国人,根本指望不上的。”
迺令思聪的语气中满是悲愤和绝望。
他经历过夏国最辉煌的时期,吊打宋国,威慑金国,乃是妥妥的西部霸主。
可是没有想到,到了他晚年之际,夏国竟然沦落到亡国的地步了。
国都都要被北疆蛮夷包围了。
这让他如何有脸去见大夏的历代先帝啊!
李纯祐沉默了,久久不语。
思忖良久,深吸一口气,目光中流露出挣扎与绝望,咬着牙,重重点头道:“就依爱卿之言。”
“总之,大夏国祚绝不能在朕的手中断绝。”
说罢,李纯祐的苍白脸庞上,又挤出了一丝难看的笑容道:“或许朕与爱卿都是杞人忧天而已。”
“嵬名宏烈乃是我大夏皇室这一代最厉害的将领,北疆军一定会被我大夏的将士们挡在克夷门外的!”
李纯祐语气坚定,但更像是对自我的安慰。
他不敢想象,一旦北疆军真的打到了兴庆府,那又是一副怎样的恐怖景象。
“陛下说的是~”
“我~我大夏~”
“不会亡~”
迺令思聪死死地抓住李纯祐的手掌,用尽最后的力量沙哑吼道。
随即,身体重重的一个颤抖。
眼睛依旧睁得很大,但却没有了神采,呼吸也越来越微弱,握着李纯祐的手,也渐渐失去了力气。
李纯祐看着他的样子,心中一痛,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爱卿!爱卿!”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满室的寂静。
可就在片刻之后,这份寂静却是被一封来自克夷门的军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