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朕要与兴庆府共存亡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朕要与兴庆府共存亡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朕要与兴庆府共存亡 (第1/2页)

兴庆府,作为西夏的首府,本应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华之地,此刻街头却一片萧条。
  
  往日里叫卖声不绝的商铺纷纷关紧了门板,居民们都躲藏在家中不敢出门,或者是早已经逃出城外,去往他地。
  
  街道上随处可见身穿甲胄的士兵,他们是迺令思聪带回来的征西军,衣甲破旧,脸上带着疲惫与戾气。
  
  这些士兵中,很多原本都是平常百姓。
  
  被强征入伍时,心里还揣着念想打下凉州,狠狠劫掠一番,也算不枉这一趟辛苦。
  
  可谁曾想,大军败得一塌糊涂,十万兵马灰溜溜地撤回兴庆府,别说金银财宝,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的士兵们,心中早已怨气横生。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这股怨气发泄在城中百姓身上。
  
  “救命啊~”
  
  “救命,求求你们,放过俺,俺男人也是当兵的啊!”
  
  “啊~”
  
  凄厉的哭喊与士兵们的嬉笑声从隔壁院子传来,老王头坐在炕沿上,佝偻着背重重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无奈。
  
  “这狗日的世道!”他狠狠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隔壁的男人早就被强征入伍,如今音信全无,或许还活着在某个战场上厮杀,或许早已死在了不知名的角落。
  
  可留在家里的婆娘,却要遭受这般欺凌。
  
  老王头心里琢磨着,若是那汉子知道家里的事,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呜呜……我的儿啊……”
  
  听着隔壁的哭喊声,旁边的王老太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抹起了眼泪。
  
  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在前年的河西之战中不知所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一个跟着征西军出去,至今杳无音信;最小的儿子还是个孩子,便被强行带去了克夷门。
  
  前不久听说克夷门被北疆蛮子攻克,大军崩溃,小儿子怕是也凶多吉少了。
  
  所以,这接连几天,老太都是以泪洗面。
  
  正唉声叹气,忽然听见“哐当”一声巨响,自家院门被人一脚踹开。
  
  一群兵痞闯了进来,手里挥舞着刀枪,东翻西找。
  
  老王头苦涩地咧了咧嘴:“家里啥都没了,真没啥可拿的了。”
  
  “最后一点粮食也被抢走了。”
  
  “放屁,你们兴庆府的人都有钱的很,平日里都不正眼瞧俺们这些外地人一眼,你们能没钱?”
  
  “没错,上回俺来兴庆府卖柴,还被一个老娘们骂了一顿,说俺们这些乡下人身上臭烘烘的,不配来城里。”
  
  “娘的,一群狗眼看人低的玩意,今天老子就让你们瞧瞧,俺们穷人的厉害。”
  
  说着,兵痞们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最后见实在搜不出值钱东西,便把最后的两个破陶碗抢了去,骂骂咧咧地败兴而归。
  
  “这群狗东西!”
  
  老王头看着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屋子,悲愤交加:“不敢去劫掠那些达官显贵,就知道欺负咱们这些穷苦百姓!”
  
  达官显贵们都住在内城,有禁军专门保护,哪里是这些兵痞敢惹的?
  
  只有他们这些住在外城的普通人,才是任人宰割的命。
  
  那群兵痞离开后没多久,老两口悄悄溜到隔壁院子查看。
  
  院子里一片狼藉,女人已经被兵痞们拖去了军营,只有一个刚会爬的娃娃趴在地上,饿得哇哇大哭。
  
  “造孽啊……”
  
  王老太心疼地把娃娃抱起来,用袖口擦去他脸上的泪痕。
  
  老两口叹着气,将娃娃带回了家,王老太找出家里偷存的一点米糠,煮了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喂给娃娃。
  
  “老头子,要不咱也走吧?好多人都已经逃出了城。”
  
  “他们都说,北疆蛮子马上就要攻城了。”
  
  而老王头听到这话,却是无奈摇头:“走?”
  
  “咱们两个老东西能走去哪里?”
  
  “城外就能安稳了?”
  
  老王头轻叹一口气,若是年轻十岁,他或许便带着老婆子出城了。
  
  可是现在,离开了兴庆府,他们根本无法自食其力。
  
  “待在城里吧,咱们两个都是老东西了,北疆蛮子即便是攻进了城,也不至于杀了咱们,还得费他们挥刀的功夫。”
  
  管他是北疆军还是夏军,对他们这些活在底层的百姓来说,日子还不是一样难挨?
  
  老王头站在门口,透过缝隙望着街上慌乱的人影,又看了看屋里抱着孩子的老伴,重重地叹了口气。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与此同时,兴庆府内的达官显贵们早已乱作一团,纷纷拖家带口地想要逃离这座危城。
  
  东城门口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哭喊声、争吵声不绝于耳,拥堵的人潮让城门几乎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伴随着粗暴的呵斥:“闪开,闪开,统统闪开。”
  
  十几个体型彪悍的男人挥舞着棍棒,对着人群猛抽猛打,打得百姓们头破血流。
  
  对于那些倒地不起的人,他们更是直接踩马踏过,任由其骨骼碎裂,血溅当场。
  
  紧随其后的,是一支庞大的车队从城内驶来,在众多魁梧护卫的保护下,艰难地挤出一条通道,缓缓走出了城门。
  
  百姓们被打得敢怒不敢言,纷纷望着这支车队的背影,猜测着究竟是哪家权贵有如此威势。
  
  自从克夷门失守的消息传来,整个兴庆府便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有人抱着一丝侥幸,觉得兴庆府城墙高大,又有十万大军驻守,北疆军粮草不济,定然无法久攻。
  
  可更多的贵族官员早已打定主意逃命,他们坚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安排家人先行离开兴庆府。
  
  而就在这混乱之中,一辆马车前的车帘轻轻掀开一道缝隙,露出一张绝美的容颜。
  
  李灵阳望着两旁瑟缩的百姓,美眸中泛起一丝不忍。
  
  “去把张将军叫来。”她对着身旁的侍女轻声吩咐。
  
  很快,一名身穿布衣、体型魁梧的男人骑马赶来,在马车旁微微躬身,小声说道:“公主殿下。”
  
  马车内传来李灵阳温柔却带着坚定的声音:“张将军,这些都是咱们大夏的子民,只是想出城逃命罢了,不要伤害他们。”
  
  张川闻言,脸色顿时有些为难。
  
  他只当这位公主生长于深宫,太过妇人之仁。
  
  可此刻若不凭着几分粗鲁,恐怕一个时辰也别想挤出城门。
  
  但他终究不敢违逆,硬着头皮应道:“末将遵命。”
  
  先答应下来吧,顶多让属下们手下留情,别闹出人命便是。
  
  毕竟马车内的灵阳公主,是陛下最疼爱的长女,谁也不敢轻易得罪。
  
  车队缓缓驶离城门,李灵阳再次掀开车帘,回望那座巍峨的兴庆府城墙。
  
  北疆军杀来了,这座她生活了十几年的都城,竟到了需要弃守逃命的地步。
  
  根据可靠消息,那群野蛮人已经杀到了定州城下,很快便会抵达兴庆府外。
  
  她父皇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守住兴庆府。
  
  于是便派人将太后、皇后、太子公主等一干重要人等,全部送出兴庆府。
  
  目的地是黄河东岸的西平府——也就是灵州。
  
  那里是西夏的龙兴之地,当年李继迁占领了此地后,才迅速崛起,后来又将都城迁到了兴庆府。
  
  可西平府真的安全吗?
  
  李灵阳轻轻攥紧了衣袖。
  
  黄河天险固然能阻挡一时,可连克夷门这样的雄关都已沦陷,还有什么是绝对可靠的?
  
  她想起父皇凝重的面容,想起城墙上士兵们惶恐的眼神,心中便一阵发紧。
  
  她自幼在宫中长大,听着先祖开疆拓土的故事长大,从未想过有一天,大夏的子民会像蝼蚁一样在乱兵中挣扎,连皇室宗亲都要仓皇逃亡。
  
  “皇姐,别害怕,我会保护你的。”
  
  稚嫩的声音响起,带着孩童特有的清澈,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说话的正是年仅七岁的小太子,同样是扒着车窗看向城墙。
  
  手里却没攥着寻常孩童喜爱的点心,而是紧握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箭镞。
  
  那是去年父皇赏赐的,据说曾是先祖征战时用过的旧物。
  
  “方才我看见城墙上的兵士们垂着头,是不是他们忘了太祖爷爷的话?”
  
  “太祖爷爷说,大夏的兵就算只剩一人,也得朝着敌人拔刀。”
  
  听着弟弟稚嫩的话语,李灵阳的心猛地一揪。
  
  他口中“朝着敌人拔刀”,分明是在说那些面对北疆军时露怯的士兵。
  
  连孩童都记得先祖的教诲,可见这股志气从未在血脉里断绝。
  
  “他们不是忘了,是在攒着力气呢。”
  
  李灵阳捏了捏弟弟的脸蛋,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快些。
  
  “等我们到了西平府,你就跟着武师傅好好练箭,将来咱们一起回兴庆府,把那些戴黄帽子的兵赶出去,好不好?”
  
  小太子忽然挺直小小的身板,把箭镞别在腰间,学着禁军将领的模样抱了抱拳:“一言为定!”
  
  “到时候我打头阵,皇姐你就看着吧,我肯定比太祖爷爷还厉害。”
  
  “好~”
  
  “驾~”车夫扬鞭催马,车队渐渐远离了兴庆府。
  
  李灵阳放下车帘,将都城的轮廓隔绝在外,又看向弟弟天真的脸庞,可心中的沉重却丝毫未减。
  
  西平府是龙兴之地,可如今的大夏,还有龙兴的气运吗?
  
  她不知道答案,只能在颠簸的马车中,默默祈祷父皇能在兴庆府打一场漂亮仗,将北疆蛮子赶回老家。
  
  而就在李纯祐将部分重要皇室成员,送去西平府之后,便立刻召集了文武百官。
  
  大殿之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众臣们低垂着头,谁也不敢先开口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