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劫掠皇宫,最黑暗的一天
第三百一十七章 劫掠皇宫,最黑暗的一天 (第1/2页)金色的日月战旗,在兴庆府的城头上升起。
西夏,这个曾经雄踞西北的王朝,在这一刻,仿佛走到了日落黄昏。
城破之后,北疆军如潮水般涌向城中各处。
按照之前分配的任务,各部分别对城中的府库、官衙、官员府邸、皇宫等地进行封锁,避免乱军劫掠。
城内一片混乱,一名身穿赤色甲胄的百户勒马在南城一条街道前,骑兵刀斜指地面,大声喝道。
“都给老子听好了!”
“咱们百户的地盘是前边这条街,和旁边那条街。”
“将所有逃窜的乱兵全部给我揪出来。”
“不管是夏国禁军还是散兵游勇,敢反抗的直接砍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街边紧闭的门户:“把这两条街上的人,统统赶到城外临时营地去。”
“男丁女眷分开看管,谁要是敢私藏财物,或者窝藏乱兵,别怪老子刀下无情。”
话音落下,周围的百余名北疆士兵齐声喝道:“遵命!”
随即轰然散开,在街巷中纵横穿梭。
“开门。”
“你们几个是干什么的?”
“他们是夏国散兵!抓住他们。”
“再跑一步,直接射杀。”
士兵们散开行动,踹门声、呵斥声,追杀夏国散兵的厮杀声与百姓的哭喊声瞬间填满了街巷。
这种划地盘的行为看似粗暴,实则是北疆军早就定下的规矩。
每条街都明确到具体百户负责,出了任何岔子,直接拿百户是问。
而隐藏在职责背后的,是心照不宣的“分蛋糕”。
第三条街有两家绸缎铺,第四条街则有两家饭庄,其余门户也算是比较富裕
这两条街上的财富,按照军规,将由这支百户军全权清缴。
先集中到街口空场,由文书官登记造册后全部上缴公库。
而公库会按照三成三的比例,以战功形式返还给每一个士兵。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公平,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士兵私藏。
战后会进行检查,若是发现藏私的士兵,会给予重处。
“什户,这个院子看样子像是一家豆腐坊,应该不缺钱吧?就是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人?”
一支什户骑兵来到了一座院落之前。
领头的什户,是一个体型健壮,浓眉大眼的汉子。
看着眼前这条熟悉的街道,他的心中满是感慨。
“回来了啊!”
他本就是兴庆府之人,名叫牛福。
河西之战时,被北疆军俘虏,然后便成为了北疆民户,又成为了六镇士兵,凭借漠北之战的战功,升迁成为了什户。
如今,终于回到了兴庆府,回到了故乡。
只不过,父母早亡,家中的破院子也早已经荒废。
非要说有什么人让他眷恋不舍。
便就是这座豆腐坊的刘寡妇了。
想当初,他都已经托人说媒,马上就能迎娶刘寡妇入门了。
可是没想到,一道军令下来,让他远赴河西成为北疆军的俘虏了。
没能娶刘寡妇,是他毕生的遗憾。
今日前来,就是为了了结此桩心事。
“也不知道刘寡妇有没有嫁人~”
“要是又有了男人咋办?”
“那就让她重新变成寡妇。”
牛福心中的良知与欲望,在做着天人交战。
“走,进去看看。”
牛福一马当先,带人走进了院子之中。
因为刘寡妇的美貌,曾经的豆腐坊生意颇好,可现如今却又因为战争,豆腐坊已不见任何人影。
唯有还算干净的屋内环境,告诉牛福,屋子里的人,应该是刚刚离开不久。
“谁?”
就在几人搜索之间,一名士兵忽然听见一道孩子的哭声。
虽然轻微且短暂,但还是被他听到了。
“下面有个地窖。”
众人很快发现了地窖中的刘寡妇,和她的儿子。
“不要杀我,救命啊~”
刘寡妇被拉到院中,看到这群身着北疆军甲胄的士兵,吓得脸色惨白,身体不住地颤抖。
“求求你们,放过我,放过我的孩子吧。”
“我只是个普通的女人,什么都不懂~”
看着如同鹌鹑瑟瑟发抖的刘寡妇,牛福忽然眼睛一亮。
赶忙上前几步,声音带着急切:“刘妹子,别怕,是我。”
“我是前街的牛福啊~”
刘寡妇闻声抬头,看清牛福的脸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满脸震惊,万万没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北疆军士兵,竟然是牛福。
她还记得,王干娘在前年还来替牛福向自己提亲呢。
那时她托人打听,得知牛福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为人踏实肯干,还能吃苦,心里颇为意动。
想着若是牛福能善待自己的儿子,便嫁给他,也算是有了个依靠。
可没成想,仅仅是第二天,牛福就随西征军出发了。
后来传来消息,说西征军全军覆没,尽数殒命于北疆军之手。
刘寡妇当时还悲伤了好一阵,以为牛福早就死了。
可是没有想到,他不仅活着,还成了北疆军的士兵。
牛福看着刘寡妇震惊的模样,脸上露出几分尴尬,又带着些许急切解释道。
“我……我当年在战场上被俘虏,后来便留在了北疆军。”
“刘妹子,你也别害怕,我们北疆军不伤害百姓,我我我,我更会保护你的……”
刘寡妇抱着儿子,看着刘福还如同当年一样,在自己面前支支吾吾的样子,恐惧心理慢慢消退。
莫名的有了一丝安全感。
随后,牛福单独和刘寡妇说了一会话,然后一脸激动的离开。
找到了百户,坚定的样子说道:“百户,俺想赎一个女人和一个娃娃。”
百户正在指挥士兵清点物资,漫不经心的问道:“啥女人和孩子啊?跟你啥关系?”
牛福却是一副坚定的样子,点头道:“是俺婆娘和俺儿子。”
此话一出,百户愣了一下,转头看了牛福一眼,微微点头。
“行。”
“记得把钱给补上。”
“谢百户。”牛福激动道,然后翻身上马,高兴的去接婆娘和儿子。
看着他的背影,百户轻轻摇头,呵呵一笑:“这家伙。”
牛福这小子,作战勇猛,很合自己的胃口。
区区小事,百户自然也不会多管。
随他了。
“继续搜,挖地三尺,把人全部揪出来。”百户大声喝道。
外城各街道的搜查仍在继续,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散兵游勇藏身其中,同时也是为了清点人口数量,便于后续管理。
但所有人都清楚,兴庆府真正的精华所在,还是内城,尤其是皇宫和那些达官显贵的府宅。
御史大夫余文渊的府邸。
老头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锦袍,拄着拐杖挡在朱漆大门前,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颤抖。
看到北疆军士兵举着刀枪赶来,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往前踏出一步,厉声怒骂。
“你们这群蛮夷,擅闯朝廷命官府邸,与强盗何异?”
“我大夏乃礼仪之邦,与你北疆素来礼遇,为何要趁人之危,行此劫掠之事。”
他唾沫横飞地讲着春秋大义,从君臣伦理骂到夷夏之防,唾沫星子溅得老远。
领头的北疆军百户听得一脸懵逼,他这辈子没听过这么多大道理,只觉得这老头的声音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
等余文渊喘口气的间隙,百户突然上前一脚踹在他胸口:“哪来那么多废话。”
余文渊被踹得踉跄后退,一屁股坐在地上,捂着胸口咳个不停,饭菜都快吐出来了。
百户无语摇头:这老头一直这么勇的吗?
来之前听俘虏说,这家伙在朝堂上连夏国皇帝都敢指着鼻子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但北疆军不是来和他讲道理的,而是准备对兴庆府内所有人亮刀子。
“进去,搜!”
随着百户的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撞开大门冲了进去。
余文渊则是坐在地上,像泼妇一样大骂,无耻强盗、非人哉。
不久后,一箱箱的金银财宝从地库中被抬了出来。
别说百户和这群士兵了,就连锦衣卫派遣监管的人,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也不禁为这些金银财宝惊叹。
偏厅的博古架后藏着暗柜,打开一看,玛瑙翡翠堆得像小山,还有几串珠子圆润饱满,一看就不是寻常官员能拥有的物件。
后院的荷花池里,士兵们捞出十几个陶罐,里面全是实心金元宝,沉得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动。
百户抱着胳膊站在院子里,看着不断被搬出来的财物,对着被士兵押着的余文渊咧嘴冷笑。
“听说余御史是夏国第一清官,怎么家里比商号还富?”
“这就是他们读书人说的清正廉洁?我看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吧!”
余文渊看着那些被搜出的财宝,脸色涨得像猪肝,心疼得眼角直抽。
他梗着脖子喊道:“你们这些野蛮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定会遭报应的。”
“我要见李骁!”
“华夏养士两千年,讲究礼义廉耻,”
他挣扎着想要挣脱士兵的束缚:“听说他也是华夏苗裔,岂能与你们这群禽兽为伍……”
在他看来,这些士兵都是一群粗鲁武夫,根本说不通道理。
但李骁好歹也是北疆之主,肯定明白想要统治夏国,就少不了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帮助。
应该会给自己留几分面子,说不定还能保住一部分钱财,在北疆谋求一个官位呢。
可是没想到,他的话都没说完。
“啪啪啪啪!”
百户直接十几个大嘴巴子扇在他脸上,打得他嘴角淌血。
“放肆。”
“敢辱骂大都护,信不信老子割了你的舌头。”
余文渊被打得晕头转向,缩着脑袋,再也不敢吭声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