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金山矿贪腐案,军职调任
第三百二十四章 金山矿贪腐案,军职调任 (第2/2页)葛从戎笑道:“末将此次能升职,便是因在兴庆府之战中,侥幸立了些功劳。”
随即又说起了漠北及西夏的一些战事过程,听的霍武很是高兴。
“好!”
霍武赞了一声:“葛千户年轻有为,第八千户交在你手中,我也放心。”
两人又聊了些军中事务,从金山一带的防务,到千户内部的兵卒构成,霍武知无不言,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一一告知葛从戎。
第二日一早,雪势渐小。
第八千户的副千户冯二胜,以及另外三名百户,早早便来到中军帐。
他们早已接到大都护府的命令,对人事调动的安排心知肚明。
大都护府派来的官吏则是捧着明黄的敕命诏书,手持象征千户权力的虎符,在众人的注视下,高声宣读了人事任免令。
葛从戎正式接任第八千户千户。
霍武调任第四镇第十二万户府副万户,张乙同样平调成为副千户。
诏书宣读完毕,官吏将虎符交给葛从戎,又核对了信物,补足了所有程序。
只是葛从戎此次上任,并未像霍武那样兼任副万户。
霍武的副万户之职,是靠多年战功与资历挣来的,葛从戎虽有兴庆府之战的功劳,却仍差了些火候,还需再历练些时日。
交接程序结束后,霍武简单收拾了行装,带着一队亲兵和几名心腹,与张乙一同踏上前往兴庆府的路途。
而葛从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收拢第八千户的权力。
第八千户麾下共有五个百户,他自己兼任一个百户,同行而来的新任副千户李宝强也兼任一个百户。
剩下的三个百户中,两名是原霍尔麻部出身,一名是敦煌汉民出身。
很快,葛从戎便顺利掌控了第八千户府的权力。
……
金山煤矿,天色放晴,暴雪停歇,寒风却依旧像刀子般刮过矿区。
矿奴们在矿兵的皮鞭驱赶下,哆哆嗦嗦地走出窝棚。
他们大多是当初乃蛮部贵族、克烈部贵族,还有阴山之战中被俘的王廷士兵。
昔日的身份早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沉重的枷锁与无尽的劳作。
露天煤矿的煤层被严寒冻得邦邦硬,矿兵们将一批特制的工具扔在矿奴面前。
短柄的铁镐只有半尺长,镐头钝得几乎磨不出寒光。
木铲的手柄被锯得只剩两尺,勉强能铲起碎煤,却绝无可能当作武器挥舞。
“动作快点,挖不够五十斤,今日便别想吃饭。”矿兵头目挥舞着皮鞭,厉声呵斥。
矿奴们不敢怠慢,弯腰拿起工具,对着冻硬的煤层狠狠砸下去。
每日都有矿奴因体力不支、冻伤或饥饿倒下,人数渐渐减少,但很快又有新的漠北贵族俘虏被押来补充,矿区的劳作从未停歇。
而管事吴老六,此刻正待在温暖的帐篷里,吃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和白面馒头,啜着小酒,听着心腹汇报。
“大人,这半个月矿区共挖煤二百五十万斤,上缴二百万斤,剩下的五十万斤,咱们按老规矩藏了起来,低价卖给了私商。”
心腹谄媚地笑着,递上一本账册,“这是账目,您过目。”
北疆的煤炭虽然是垄断资源,但却并非完全垄断。
河西商行只是掌握着上游产业,但是北疆何其庞大?
仅靠河西商行的运力,根本不可能将煤炭卖到每个角落。
于是,北疆便顺势出现了一批商人,承接河西商行的下游产业,将物资卖给百姓。
而这,在北疆也是允许,甚至是鼓励的。
毕竟商业的发展,能够增加税收,繁荣城镇,满足百姓的日常所需。
只有那些重要产业不允许私商涉足,其他则是不管的。
所以,吴老六便是直接越过了河西商行,找到了一些胆大妄为的私商进行低价售卖。
也是河西商行首先发现了一些端倪,才交由锦衣卫去调查。
吴老六接过账册,随意翻了两页,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不错,这趟买卖做得利索。”
他放下账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钱,我分四成,法曹司派来的监督官王大人分四成。”
“剩下的两成给下面的兄弟分了,让他们也知道,跟着我做事,少不了好处。”
“那是自然,只有跟着大人做事,俺们这些做小的才能过的滋润。”心腹连忙应道。
吴老六又叮嘱道:“跟下面的人说,嘴巴严实点,别到处瞎嚷嚷。”
“还有,对那些矿奴盯紧点,最近煤层冻得硬,要是出了岔子,咱们谁都没好果子吃。”
心腹刚要应声,帐篷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和呼喊声,乱哄哄的像炸开了锅。
一名矿兵跑进来:“大人,外边来了好多骑兵,看旗号是东边第八千户的人。”
“第八千户?”
吴老六猛地站起身,惊讶道:“他们来干什么?”
他与第八千户霍武关系极好,平日里相互照应,从未听说第八千户要过来巡查。
吴老六来不及细想,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走出帐篷。
只见营地外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身穿黄色棉甲的骑兵,分散占据了营地各处位置。
为首的年轻将领正勒马而立,眼神锐利如鹰。
吴老六连忙上前问道:“本官是金山煤矿管事,不知第八千户的大军前来,有何贵干?”
“本将葛从戎,新任第八千户。”
年轻将领翻身下马,声音冷淡:“第八千户肩负守护金山煤矿之责,今日前来,是按大都护府令,巡查矿区防务。”
“新任千户?”
吴老六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那……霍武霍万户呢?”
“霍万户已调任兴庆府,任第四镇第十二万户府副万户。”
葛从戎语气平淡,却让吴老六的后背瞬间冒出冷汗。
就在这时,法曹司的监督官王丘陵也匆匆赶来,他看到眼前的阵仗,脸色也是一变,凑到吴老六身边小声问:“怎么回事?第八千户怎么突然换人了?”
吴老六还没来得及回答,便见葛从戎侧身让开,一名身穿黑色棉袍的年轻人缓步走了过来。
这年轻人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清秀,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腰间佩着一把绣春刀,刀鞘上的纹路在天光下泛着冷光。
看到这把不同于骑兵刀制式的瞬间,吴老六和王丘陵全都脸色巨变。
果真,年轻人抬眸看向吴老六与王大人,声音冰冷:“本官锦衣卫千户张严,奉大都护令,查办金山煤矿贪腐案。”
“锦衣卫?”吴老六与王大人脸色瞬间惨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他们在北疆多年,自然知道锦衣卫的可怕。
那是直接对大都护负责的机构,专查官员贪腐、军中异动,一旦被锦衣卫盯上,几乎没有好下场。
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平日里虚报产量、私卖煤炭、克扣矿奴口粮的勾当,要是被锦衣卫查出来,恐怕性命难保。
张严接过手下人递来的一本账册,扔到两人面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吴管事,王大人,自从你们来金山煤矿之后,贪污了至少有上万贯钱了吧?”
“还克扣矿奴粮食,致使每日都有矿奴饿死,这些事,你们还要本千户一一说出来吗?”
吴老六双腿一软,强忍着没有跪下,声音颤抖道:“张千户,冤枉啊!”
“这是有人故意栽张陷害……”
王大人也跟喊冤。
“冤枉?”张严冷笑。
“我看你们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你们贪墨的是北疆的资产,害的是北疆的矿奴,还想顽抗到底?这是找死。”
“本千户,有的是时间陪你们折腾。”
随即他命人将吴老六的心腹们抓捕。
到底是不是冤枉,审过就知道了。
没过多久,就陆续有人竹筒倒豆子似的,将所有犯罪经过全部吐了出来。
当这些证据全部放在面前,吴老六瞬间瘫软在地。
但他依旧不死心,大声嚷嚷道:“我为北疆立过功。”
“我要见罗参军,我要见大都护~”
看着他的样子,张严摇头道:“冥顽不灵。”
“打入囚车,押往龙城。”
结局肯定免不了一死,震慑人心。
随后,张严又让人将一批被审问出来的、参与贪腐的矿兵骨干抓了起来。
安排一名兴庆府来的转业军官,接任矿场管事。
做完这些,集合所有矿兵,高声宣布:“本千户今日只拿首恶,吴老六等人贪赃枉法,罪有应得。”
“其他人只要改邪归正,本分做事,则既往不咎。”
矿兵们闻言,纷纷松了口气,他们有些人只是跟着喝点汤,甚至很多人连汤水都喝不到。
如今锦衣卫只拿首恶,算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况且矿区的矿奴数量众多,性子又桀骜,需要熟悉情况的矿兵看管。
若是引得矿兵人心思动,致使矿奴暴动,情况就严重了。
即便第八千户大军已经开来矿区,足以镇压任何暴动,但也会耽误煤炭开采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