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拧下来
1705.拧下来 (第1/2页)皇帝决定让自己国家举足轻重的兵力去送死。
这件事在常人眼中非常难以想象,乃至是违反逻辑。
但这只是粗浅的想法罢了,这种想法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个庞大的帝国、庞大的组织幻想为一个整体。
帝国皇帝是这个整体的最高领袖,所以这个整体的手足就相当于是帝国皇帝的手足。
但实际上,哪有那么多同心协力的组织?哪有那么多勠力同心的国家?
皇帝随时都可能被政变推翻,随时都可能死于一场精心安排的刺杀。
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把属于敌人的帝国内部势力看做是自己的手足?
简直跟开玩笑一样。
虽然同在尼弗迦德帝国,但他们的关系却毋庸置疑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而既然是你死我活的敌人,那么不择手段的消灭,当然也就合情合理了。
所以,这场战争在一开始,尼弗迦德就注定赢不了。因为他们的皇帝压根就不准备赢。
从上一年夏季开始的这场战争,实际上只有门诺·库霍恩这个陆军元帅是恩希尔皇帝的自己人。
时至今日,西部、东部战线已经完全交由约阿希姆·德·维特和鲁道夫·爱普·达西两位公爵指挥。
这两路战线注定要失败,就算他们确实能力出众,打败了北方人。那么恩希尔也会在后勤方面给他们使绊子,想办法让他们输。
而作为失败的指挥官,德·维特家族和爱普·达西家族则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还有帝国内部因失败而高涨的愤怒情绪。
约阿希姆和鲁道夫两个人死在战场上最好,就算没死也没关系,反正到时候作为失败者回到国内,恩希尔捏死他们俩也将不会造成任何动荡和麻烦。
西部、东部战线的失败是设计好的,而中部战线,门诺·库霍恩的狂飙突进也是设计好的。
如果没有蓝恩及时赶到,那么在陆军元帅的天才构想下,组成的这一支‘闪电战’部队,或许都能直接捅穿泰莫利亚,接着跨过庞塔尔河打到瑞达尼亚本土了!
但即便如此,中部战线也并不会在门诺·库霍恩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战果了。
一方面,左右两路军团本该为中部军团提供牵制和掩护,但是他们都注定被消灭了,那么牵制和掩护自然也就没了。
中部战线会成为陷入泥潭的孤军。
另一方面,既然今天这个规模的大军团战役,就已经让中部战线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放出诅咒怨灵鬼来,挽回颓势。
那么已经暴露出来的新技术,在战场上还能拥有多久的优势?
北方的术士和魔法,发展的可比南方好。
仙尼德岛政变,就是南方帝国为了削弱北方的魔法优势而搞出来,削弱术士群体的。
可现在蒂沙雅和亨·格底米蒂斯,两个古老巫师全都健在,只不过是身在维登而已。
他们俩要是抽出空来,这个帝国制造出来的诅咒能拦住他们多久?
破解诅咒,对于战场上的战士来说难到近乎天方夜谭。但是对人家两位来说,这只是个在他们漫长生命中稍微有些罕见的学术问题。
中部战线在门诺·库霍恩的带领下确实会有很大的战果,但是到了后期,他们能从北方安稳回撤都已经是理想状况了。
而尼弗迦德其实也压根控制不了中部战线打下来的战果,毕竟孤军深入的畸形领土,拿来有什么用?
那些领土最终还是会回到谈判桌上,作为尼弗迦德战败后的筹码,来为这个帝国谋求其他方面的利益。
比如用来换取战后的关税优惠,又或者换取大批量、高质量的俘虏。
被德·维特家族和爱普·达西家族控制的军队虽然是恩希尔的敌人,但是一旦这两个家族都在这次战争后落寞了,那这几支部队不就又重新能用了吗?
赎回来后重新整编,依旧可以是皇帝的近卫军团。甚至可以是底子最干净的近卫军团。
恩希尔是一头政治动物,但也正因此,在几支军队是敌人的时候,他可以毫无负担的让他们去送死。
但是一旦这些军队脱离自己敌人的控制,那他也会毫无芥蒂的把这些力量收归己用。
“这是……足足十几万人的部队啊!”
门诺·库霍恩的眼神颤抖着,说话的声音也在颤抖着。
事到如今,他仍旧不敢相信皇帝陛下竟然会以损失帝国十几万士兵为代价来铲除叛逆!
虽说十几万人肯定是被俘虏的居多,但是这么一场大战争的胜负……他怎么敢用这来作为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