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多赚钱
第320章 多赚钱 (第1/2页)新的一年来临(1938)。
元旦节这一天,在干德道的洋房里,严人美邀请蒋梅英母子来团聚,让陈光良感到很是心情不错。
事实上,两女都已经相继怀孕,而且怀孕时间差不多都是五个月时间,是陈光良到港后,才陆续怀上的。
当然,严人美虽然允许蒋梅英来洋房团聚,但却丝毫没有提及——让蒋梅英母子入门。
这一点,陈光良也是放在心上,准备今年两女诞下孩子后,他主动提出来,然后给蒋梅英一个婚礼。
事已至此,一个男人的魄力还是要拿出来的,毕竟连‘孙二代’都知道娶姨太太,他陈光良一介商人,自然也是可以娶的。
正好,香港的法律也是可以娶的,他也准备转成香港的户籍。
一层大厅里,好不热闹,包括陈光聪、杨秀英夫妇都在。
而陈家的第二代,此时已经六位,包括陈光良的侄子陈文博,以及严人美和蒋梅英肚子里的两个孩子。
蒋梅英也是很开心,参加这样的家庭聚会,一直以来,她很少给陈光良压力,但不代表她不希望名正言顺的成为陈光良的二太太。
她心中开心,嘴上关切的说道:“姐姐,伯父他们怎么不来香港?”
严人美笑道:“别说了,他来香港考察一圈,说香港实在是落后,住着不习惯,又回租界去了。”
蒋梅英回道:“还真是如此,我也叫父亲他们过来,结果你猜怎么着,他还说现在租界很赚钱,没事来香港做什么。”
杨秀英也连忙加入两个嫂子的话题,避免自己被冷落,她说道:“是喔,我父母他们没有做生意,现在也是舍不得过来,说租界的生活更舒服。”
随后,三女看向陈光良,意思是你来点评一下。
陈光良笑道:“不急,这还不是我干预的时候。此时的租界,确实迎来畸形的繁华,人口暴增两倍,财富也剧增.再加上你们父母的社会影响力不大,不至于被日本特务针对;就算几年后,租界沦陷了,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当然了,租界沦陷前,我会通知他们去重庆的。”
杨秀英快人快语的说道:“大哥,你怎么知道租界什么时候沦陷?”
陈光良笑道:“自然是动脑子。很多事情,都是有理可循,所以大家无需担忧生存问题,我会安排好的。”
严智多虽然没有来香港居住,但也投资100万大洋的物业资产,说明他充分信任陈光良这个女婿。
不来香港居住,是因为沪市的产业还有很多,以及全家老少不易轻易决定撤离沪市。
但倘若租界都要沦陷了,严智多也会听他这个女婿,去重庆生活的。
至于1945年后,那就更加容易劝说了,毕竟严智多对陈光良的选择,一向是非常参考的。此次陈光良虽然来香港避难,但毕竟租界的产业没有抛弃,所以这让严智多也不急。
是夜。
严人美还留蒋梅英母子在别墅居住,让蒋梅英激动的了一番。
而陈光良自然不敢多说什么,只能任由严人美的安排,他实际上不是‘惧内’,而是希望‘家庭和谐’,特别是正房一脉不要出什么事情。
所以,他晚上自然是搂着严人美睡觉,没有去询问蒋梅英,反正有母亲杨慧照顾。
“是不是很得意?”严人美躺在陈光良怀里,故意的说道。
陈光良马上一本正经的说道:“得意什么,就算我得意,那也是因为娶了一位好妻子!”
严人美有些伤感的说道:“你还说呢!因为梅英的事情,我不知道有多委屈,我的三个姑姑.还有干妈、令仪她们,那个不觉得我能容忍梅英,能容忍你,是多么放低姿态的事情。”
“是是,我承认这一点。”
陈光良马上认错。
虽然这个年代娶姨太太很常见,但稍微有些思想的女人,是很难接受的。
哪怕是杜月笙想娶孟小冬,做‘舔狗’已经那么年了,至今还没有成功。当年孟小冬和梅兰芳离婚,杜月笙可是敲诈了梅兰芳四万大洋作为分手费.
一个戏子尚且如此‘金贵’,更不要说严人美、蒋梅英这样的‘出身不凡’、‘独立思维’、‘新时代女性’等标签的优质女人。
可以说,如果仅是陈光良的财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今日的场景。
严人美继续说道:“但我要赌,赌你对我说的话是真的,现在和将来我一定是最幸福的女人。所以,我可以接受蒋梅英入门,但仅此一例,不然我是真会和你”
最后一个词,她不敢说!
陈光良马上心中很高兴的说道:“我发誓,以后再犯这样的错误,让我毕生努力.”
严人美马上堵住他的嘴,随后说道:“不要发誓,我相信你!”
那么多年来,她已经释怀蒋梅英的存在,也相信陈光良不会再有其她的想法。如今大家沦落到香港避难,说不定哪天又会分开,干脆她妥协,让蒋梅英进门。
这一夜,陈光良确实感觉到很幸福。
女人不需要太多,有两位知己便已经足以。
在1937年底时,各欧美轮船已经恢复了南北洋和长江航线的航运。
与此同时,‘孤岛(沪市)’的经济恢复惊人,工厂以惊人的速度在复工。
由于租界人口从150万暴增至450万,这些人所需要的食物、衣物等都是庞大的,而这些物资相比站前,涨幅至少也是四成。
一时间,投资迎来疯狂的回报率。
而且租界的工厂,不仅供应着华夏,而且也向东南亚出口,赚取着大量的外汇收益。
新的一年,新丰纺织的财务情况也统计出来,1937年总计盈利560万法币,其中包含250万的炒棉纱利润,回报率高达80%左右.
不仅仅如此,新丰纺织手上还有大量的纱锭库存,足以租界两家工厂的一年多之用,这些纱锭自身实际上也已经增值50%左右。
与此同时,新丰纺织一直在继续购入棉花,相当于一直在存棉、存纱。
新丰纺织在1937年分红400万后,总资产也上升至1500万(负债300万,用于纱锭的库存),净资产则高达1200万(四家工厂、纱锭)。
相当于投资三年时间不到,资产就已经翻了一倍多(分红在内),回报率十分的夸张;当然,这里面主要是炒棉纱的利润,差不多都有500万以上。
而接下来,新丰纺织才是真正的开始,四家纺织工厂不仅已经接到后方的军用棉布,而且也打开了海外的贸易出口,更是有租界的高消费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