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教子
第440章 教子 (第2/2页)环球集团从1959年开始造10万吨油轮,目前已经建造12艘,总计120万吨的大型油轮;截止目前,下水的则为7艘,成为世界油轮企业的超级企业,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欧美,环球航运主要是和大型石油公司合作,而在日本,环球航运则是将油船租给大型运输公司。
陈光聪闻言,试探性的问道:“大哥,文铭也反省了一段时间,要不让他回来上班吧!相比较文博,文铭做事更能体现出环球集团的精神——稳健不忘发展,发展不忘稳健”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这才多长的时间,他能反省出问题才怪。更何况,文铭和文博两人,我反而欣赏文博的稳健,毕竟有我在,公司不愁发展。”
“但文铭就是做事,各方面都更加的优秀!说到底,这一次是他的生活婚姻观念出了问题,就工作能力来说,他继承了大哥你的本领好几成。”陈光聪继续劝道。
相比较儿子,他向来更欣赏侄子,这也是很公正的看法。
自己儿子陈文博性格虽然稳健,但做事方面,还是缺乏领导气质。
陈光良说道:“好啦,不用再劝了,这事在于他,不在于我!”
其后。
陈光良转移话题,说道:“目前,我们散装货轮已经无需发展,专注发展油轮;另外,我们要进入货柜运输领域,你尽快成立一个团队,可以将自由轮先改装成货柜船。最后,香港货柜码头的事情,我们还要继续推动。”
陈光聪点点头,说道:“香港货柜码头,这里面港府在考虑政z因素,不可能轻易批地给我们;不过,我已经联合欧洲的三家航运公司,再加上汇丰银行,组建一个合资公司,一起游说港府批出货柜码头。虽然我们只占部分股权,但只要进入这一行,我们以后有机会发展其它的货柜码头。”
此时香港毕竟是殖民地政府,很多关键的领域,哪怕是陈光良想吃独食也不行。
香港的码头,一直掌握在英资手中,如今陈光良要想进入这个行业,自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货柜码头是个新鲜的事物,港府慎重对待也可以理解。
“机会确实多的是,但先入场的,便拥有主动性!”
“嗯,大哥”
环球集团的散装货轮,已经是80万吨,这也是航运界门槛最低的运输模式,同时是世界上商船占比最高的船。
油轮虽然占比不高,但因为是崛起的过程,所以环球集团就集中发展油轮,集装箱船也是如此。
目前,包括在建的船只,环球航运已经拥有近300万吨的载重量,成为世界航运的超级霸主。
日本的企业好不容易说服日本政府,禁止向香港出口晶体管,结果发现——禁令还没有开始,香港收音机厂商纷纷抛弃日本的晶体管,原因竟然是美国半导体企业在香港开办了分厂。
“什么?年产1亿枚以上,不仅能供应美国本土,还能在亚洲销售一部分?”
得知这个消息后,索尼的盛田昭夫惊讶起来。
属下点点头,说道:“是的。美国的仙童半导体,就派出了几位管理层,又招募数千名香港工人。他们在美国生产晶圆,在香港进行封装、组装和测试等。效率非常的高,不仅让香港收音机厂商获得晶体管,也让美国的晶体管产业挽回一些颓势。”
晶体管虽然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如今却是日本在赚取最大的利润,因为美国的生产成本太高,根本无法和日本竞争。
盛田昭夫站立起来,说道:“这美国人不是还想着在外面日本建厂,怎么这么快就转移至香港。要知道在美国人眼中,香港就是个山寨工厂聚集地.”
好不容易建立的绝对优势,没想到被美国、香港扳回一城。
仙童半导体在香港建厂,不仅美国半导体产业收益,就连香港收音机厂商,甚至是点子产业都受益。
“据说,是香港美的电器主动邀请仙童半导体在香港设立分厂!”
盛田昭夫感叹了一句:“原来如此!”
他对陈光良非常的敬佩,这个被称之为‘经营之神’的华人,日本企业家都不陌生。
日本、香港在工业上,存在很大的竞争。
毕竟日本的纺织业、玩具业等,也是很重要的产业。
另外一方面,陈光良在日本造船,又将船租给日本人。
伴随着仙童半导体在香港建立的工厂投入生产,不少美国电子企业纷纷考虑来港建厂。
一时间,香港电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而且仙童半导体的规模非常庞大,一下子可以解决3000个工作岗位,因为其采取的是‘三班倒’模式,每班1000人,可谓对香港非常有利。
另外一方面,仙童半导体也相当于是在为香港培养优质的电子厂工人,对香港电子产业发展非常的不错。
仙童半导体的工厂,就在观塘美的电器工业大厦里,陈光良这天也去考察了一番,深有感觉。
提前引进仙童半导体,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不过,他更关心香港自身电子产业的发展。
在美的电器的收音机生产车间,陶云介绍道:“目前,香港收音机的成本,比日本还低不少。包括收音机壳、按钮、收音机柜、底盘之类,我们香港都可以生产;而如今更是连晶体管都是本土生产,成本更具优势。”
晶体管收音机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却被日本人发扬光大,而香港也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香港电子产业起源于收音机,接下来,我相信香港有更好的发展。”
他终究忍住说,美的电器该成立个研发部,研究磁带、录音机之类的。
说到底,香港此时的收音机主要是组装性质,技术性不高;更重要的是,赚取的利润也不高。
如果投入大量的研发,未必玩得过日本,还有就是人才及产业链的劣势。
当然,等时机成熟,随身听还是需要研发的,距离前世随身听出现时间,还有十七八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