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49章 旧识

第449章 旧识

第449章 旧识 (第2/2页)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好啦,大家都是几十年的朋友了.坐”
  
  宴请夫妻俩坐下,陈光良又询问道:“杨先生生意做的怎么样?能不能养活我们时代影业的影后?”
  
  阮玲玉的丈夫,是三十年代后期在香港避难认识的,早期也是时代影业的工作人员,五十年代开始经商,两人还育有一个儿子,算得上幸福之家。
  
  “多谢陈先生挂牵,我是小打小闹,不过养家糊口也是够了!”
  
  “我可没有让你养”
  
  “哈哈”
  
  陈光良笑了起来,这何尝不是他的功德。
  
  简单的聊几句,陈光良就起身准备去参观一下时代影城,毕竟作为幕后的大老板,他差不多一年难得去一趟。
  
  阮玲玉主动说道:“正好我也要去公司一趟,要不我给陈先生做做向导。”
  
  “行,走”
  
  阮玲玉的丈夫却是主动没有前往。
  
  一路上,阮玲玉变得很健谈,陈光良也没有厌烦她,毕竟他一向对沪市的朋友很‘义气’。
  
  如今的时代影城,每日在这里拍摄的工作人员就有1500人以上。更不要说,这里还被开发成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群,接待着来自海外的很多游客,大家似乎想从这里,激发一些故乡之情,亦或者瞻仰古国华夏的风情风貌。
  
  “陈先生,现在我年龄也大了,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电影拍摄,我打算退出演艺圈。只是我丈夫做生意其实不算顺利,我想请教你这个财神爷,我该做点什么投资好!”
  
  憋了半天,原来是为这事。
  
  想想也是,阮玲玉也五十多岁,她年轻时陈光良都没有看上,她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陈光良帮她,那是因为两人很早就是朋友。
  
  陈光良对旁边的阮玲玉笑道:“和杨先生不离掉?坐生意那么差,还要你来养家。”
  
  另外一个上·海滩影后胡蝶,其丈夫潘有声,虽然也是做生意,但是从事电影行业,赚大钱不至于,但亏本也很难。
  
  阮玲玉这辈子就是向往有钱人,因为伤透心,终于醒悟,最终找了一个本分的同业人员结婚;只是没想到,丈夫做了十年多生意,一样没有赚到什么大钱,甚至还亏了一些。
  
  她急啊,现在她已经接不到什么戏拍,儿子又已经大学毕业,丈夫做生意又亏了一些.所以才厚着脸皮,和财神爷请教一下。
  
  “能有什么办法呢,我现在年龄大了,又不能指望陈先生这样的有钱人收养。”
  
  陈光良摇摇头,经历过生死后,阮玲玉的性格也发生变化,成为火辣辣的女人了。
  
  “投资真没有什么好介绍给你们的,毕竟你们未必是做生意的料。不过有钱可以投资长实集团、时代集团的股票,享受长期的分红。当然中间下跌很正常,从长期考虑来看,这绝对是很合算的投资。再不然,就投资物业,这个也是如此,期间可能也会大跌,但依旧要从长期考虑”
  
  阮玲玉爽快的说道:“多谢陈先生指点”
  
  她其实存了一些钱,毕竟她为时代影城拍了二十多年的戏,攒了不少钱。
  
  只是马上就要退休,想给自己留点后路,才厚着脸皮,凑到财神爷身边的。
  
  见阮玲玉的目的达到,陈光良也就说道:“好啦,多谢陪同,我该去行政楼了。”
  
  阮玲玉识趣的告辞。
  
  半个月后。
  
  时代影业的董事会同意发行一些新股,让管理高层及重要的导演,享受低价购买。
  
  此消息一出,最高兴的莫过于邹文怀、李翰祥这些时代影业的公司重要人物。当然,享受最多的福利,并不是影业部,而是地产部的管理层。
  
  毕竟时代集团的营业额中,地产贡献是最高的。
  
  这天,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厦。
  
  他先是了解了‘平安投资银行’的情况,自从廖创兴银行挤提后,香港地产和证券经历了一波小幅下跌;然后在1962年,香港证券因为前面涨幅过高,又经历一波大跌,成交量也随之下跌不少。
  
  平安投资趁机买入一些优质公司的股票,成为香港股市最大的投资者,持有很多企业的5%~10%股权。
  
  与此同时,平安投资银行控制着‘时代集团’60%股权,亦购入‘长实集团’3%的股权,开始逐步加强陈氏企业的联络。
  
  陈光良最终的想法,是让平安投资控制着香港绝大部分的优质上市公司5%左右的股权,反正他无需抽取资金,地产信托的租金、股息、以及平安银行的少量利润,都可以去完成这个目标,甚至还会去海外投资,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投资集团’。
  
  至于商业银行部分,陈光良明白‘家族银行’的短板,他辛辛苦苦那么多年,目前也只是华资第一大银行;能给汇丰银行造成一些威胁,但也仅仅是如此。
  
  而且出了香港,平安银行更是难以有太大的发展。
  
  基于此,平安投资的前景,是个关键。
  
  稍后,陈光良组织了平安银行的管理层会议。
  
  现在他早已经卸任平安银行的总经理,因为是从集团——平安金融集团来管理三大子公司——平安银行(商业银行)、平安投资(投资银行)、平安保险。
  
  至于平安证券,则隶属投资银行业务。
  
  “大家发现没有,自从去年(1962)开始,香港的资金纷纷涌入地产。”
  
  见老板提及这个话题,大家纷纷陷入思考,知道老板不会突兀的提起。
  
  稍后,作为银行高级顾问的杜维藩,说道:“不仅仅如此,很多银行亲自上阵,直接投资地产,将储户的钱,视为自己的钱。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
  
  众人纷纷点头。
  
  自从平安银行和平安投资分家后,平安银行已经更加的规范,不会直接参与投资地产、航运。
  
  当然,贷款方面还是有些偏高,但这是基于其拥有强大的靠山。
  
  叶熙明也说道:“大家并没有吸取廖创兴银行的教训,毕竟事情不到自己的头上,根本不知道痛。好在我们平安银行非常规范,只是目前的存贷比在60%,略微高一些。”
  
  事实上,陈光良的个人资金,存了很多在海外的银行,既是践行——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也是不想给平安银行太大的贷款压力。
  
  稍后,陈光良说道:“平安银行要在1965年来临时,降低一下存贷比,控制在50%以下比较合理;这之间最重要的是,地产贷款要减少”
  
  “好”
  
  众人明白,老板这是预见灾难,做出的一个提前措施。
  
  陈光良点点头,存贷比如果是50%,再加上他个人手中的现金流,倒是无惧‘银行挤提’引火上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