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57章 15艘VCLL油轮的计划

第457章 15艘VCLL油轮的计划

第457章 15艘VCLL油轮的计划 (第1/2页)

时间到了1966年。
  
  1月的东京湾还笼罩在凛冽的寒风里,三菱重工的造船厂却热气腾腾。陈光良站在码头边,望着远处船坞里正在搭建的庞然大物——那是日本船厂全力赶工的“出光丸”号,计划在今年12月下水的世界首艘20万吨VLCC,此刻庞大的龙骨已如巨鲸骨架般浮出水面,焊工们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焊出一串串火星。
  
  “社长说,这艘船的龙骨用了整整8000吨特种钢材。”翻译官的声音带着惊叹,手里的资料夹里夹着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
  
  陈光良指尖在图纸上划出一道弧线:“告诉三菱重工的渡边社长,我要的船,就按‘出光丸’的标准来,还要在燃油效率上再做改进。”
  
  身后的陈光聪忍不住拽了拽他的衣袖,这位负责环球航运日常运营的弟弟,西装口袋里还揣着刚统计的船队数据:“大哥,我们现在已经有500万吨总运力,其中油轮400万吨。再建15艘20万吨的VLCC,一下子增加300万吨……整个香港商船队加起来也才刚过千万吨,会不会太冒进?”他话没说完,却被陈光良递来的咖啡杯打断。
  
  谈判室里的榻榻米上铺着羊毛垫,渡边社长的手指在船体结构图上滑动:“陈先生,20万吨级的VLCC技术还在验证阶段,‘出光丸’要到年底才能下水试航。但我们有信心,每艘船的造价至少要2500万美元,光是特种钢材就占三成成本。”他身后的总工程师补充道,“住友金属的镍铬钢产能有限,要保证15艘船的供应,得提前包下他们半年的产量。”
  
  陈光良端起抹茶碗,热气在他镜片上凝成水雾:“钢材的事我去谈,而且我们的定单你们一家造船厂也吃不下。不过在船舶设计上,我有个额外要求。”他从公文包取出一张手绘图纸,推到日方团队面前,“在烟囱加装大容量锅炉,利用废气温度驱动发电。”
  
  总工程师接过图纸,眉头渐渐皱起:“陈先生,烟囱废气温度高达400度,确实蕴含能量,但腐蚀性极强。锅炉管道要承受高温烟气和海水盐分的双重侵蚀,目前的耐热钢最多坚持半年。”
  
  “这正是我要解决的问题。”陈光良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住友金属的新型合金样本,“住友刚研发的镍铬钼合金,耐温上限550度,抗腐蚀性能是普通钢材的三倍。用这种材料做锅炉管道,寿命至少能延长到五年。”他指着图纸上的蒸汽循环系统,“废气加热锅炉产生蒸汽,带动发电机供电,航行时的油泵、水泵和生活用电都能覆盖。经测算,每艘船每天能省2.5吨柴油。”
  
  渡边社长掰着手指计算:“20万吨VLCC日均耗油量28吨,这样每年能省900吨柴油.……现在油价不算贵,陈先生居然如此重视?”
  
  “哈哈,我比较节约!”
  
  陈光聪在一旁补充道:“大哥作为环球集团的老板,哪怕是属下浪费一章白纸,他也会这是不可取的事情。”
  
  会议室里的人,顿时佩服起来。
  
  总工程师仍在犹豫:“改装烟囱会改变船舶重心,稳性测试要重做,至少增加两个月工期。”
  
  “我希望明年上半年开始陆续下水,12月前要全部下水。当然,我不会在你们一家造船厂造,反正你们日本造船技术是由政府在主导、”陈光良语气坚定,“我们急需更多的运力”
  
  这话让日方代表们交换起眼神。渡边社长最终拍板:“我们接受这项改造,但要派工程师去住友金属驻场监工。”
  
  走出谈判室时,陈光聪终于忍不住:“大哥,300万吨运力,相当于香港商船队的三成。就算石油需求再涨,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啊。”海风吹乱他的头发,远处的龙门吊正在吊装钢板,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陈光良望着海平面,那里隐约能看到进出港的油轮剪影:“如果苏伊士运河突然关闭呢?”
  
  陈光聪愣住了。这条连接欧亚的黄金水道,此刻正通航无阻,每年有近万艘船从这里经过。“不可能吧?去年才刚完成拓宽工程……”
  
  “没有什么不可能。”陈光良从公文包抽出一份情报,那是环球航运驻开罗办事处发来的密电,“纳赛尔政府和以色列的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一旦开战,运河必定封锁。到时候,从波斯湾到欧洲的油轮,要多绕好望角6000海里,运费至少涨三倍以上,而且这一次未必会只关一年。”
  
  陈光聪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公文包。他忽然明白,大哥要的不是简单的运力扩张,而是一场对未来航运格局的豪赌。15艘VLCC看似庞大,但若运河关闭,这些巨轮将成为打通全球石油航线的关键棋子。
  
  “可……这消息靠谱吗?”他仍有些犹豫。
  
  “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才过去十年。”陈光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历史总是在重复,只是换了种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重演前站好位置。”他望向三菱重工的船坞,那里的工人们正将一块块钢板焊接到“出光丸”的骨架上,火花在冷空气中像散落的星子。
  
  接下来的一周,陈光良马不停蹄地拜访了住友金属和石川岛播磨重工。在神户港的晚宴上,他与川崎重工社长达成协议,由对方分担5艘VLCC的建造任务,确保如期交付。当他在合同上签下名字时,东京的报纸已经开始报道“华人船王的疯狂计划”。
  
  消息传回香港时,董浩云正在青衣岛考察船厂。这位东方海外的创始人看着报纸上“300万吨运力”的标题,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滑落。“我们的15万吨油轮图纸刚审定……”他喃喃自语,忽然抓起电话,“给三菱重工发加急电报,问能不能插队建造20万吨VLCC!”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