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择日走红 > 第八百零二章 夏天的尾巴

第八百零二章 夏天的尾巴

第八百零二章 夏天的尾巴 (第1/2页)

到八月底的时候,陆严河在二十天内,差不多,推荐了九部电影。
  
  这个推荐的频率,甚至到了有黑粉在陆严河的评论区下面留言,说:你干脆把所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全给推荐一遍算了,好虚伪,中国电影就是被你这种“好好先生”的风气给带坏的。
  
  陆严河直接回他一句:影院正在上映的32部电影,片方确实都来联系过我,希望我推荐,你觉得我是“好好先生”,你可以当我说的话放屁,但建议你说别人放屁之前,先问问自己的屁股是不是香的。
  
  这个人又问:那你32部电影都看过了吗?你不会说这二十天看了32部电影吧?
  
  陆严河:看了21部,怎么了?有意见?
  
  陆严河充分地体会到,什么叫做行得正、坐得直。
  
  腰板够硬,什么都不怕。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陆严河在表达自己的喜好方面现在挺随心所欲的。
  
  仍然有别的人说:你是陆严河,你确实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应该随便推荐电影,你要知道,你的推荐是很有含金量的。
  
  陆严河回:我推荐电影的时候,是没有说“这部电影的手持摄影机风格造成了画面对观看不够友好”还是没有说“其实结尾有一点狗尾续貂、可惜了”?最大的含金量不是我的名字,是我基于我的喜好实话实说,你们看了电影觉得我说得名不副实,自然就不信,我以后再说你们也不信,比如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就觉得我的推荐一文不值,我接受,好吗?
  
  马上又有人来了,说:大家说这些,出发点也都是希望你爱惜羽毛,是为了你好,为什么你的戾气这么大?
  
  陆严河:如果你因为自己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做出了一个还不错的成就,结果这反而导致了你不过是在休闲的时候多看了几部电影、多推荐了几部自己觉得有亮点、值得一看的电影,就被人吹毛求疵地找茬,你的戾气大不大?另外,我不过是解释和反驳了几句,你就开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为我好”的名义问我为什么态度不好,对我冠以“戾气大”的帽子,你不觉得很双标、很讽刺吗?
  
  ……
  
  陆严河也不是想要追求什么“活人感”,他就是……怎么说呢,从出道至今,他确实也没有太去故意讨好过自己的粉丝,包括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任何官方的粉丝后援会,自从解散以后,他就再也不肯接受这个组织。
  
  明星靠粉丝活着,他承认。
  
  但他希望所谓的明星,是靠正儿八经的才华和作品,才拥有明星的光环。
  
  他也希望所谓的粉丝,是因为被这样的才华和作品吸引,所以才“追星”。
  
  无论如何,彼此之间,少一点要求,少一点说教。
  
  陆严河特想说一句话,他也从来没有请他的粉丝怎么样过,怎么总有一部份他所谓的粉丝,希望他这啊那的。
  
  -
  
  幸好,大部分人其实都不喜欢“饭圈”那一套。
  
  陆严河跟大部分他的关注者的关系,都是沉默而静水流深的。
  
  欣赏他的才华,欣赏他的作品,他出作品,自己感兴趣,去看看,不感兴趣,这一次就算了。
  
  他推荐作品,大家也是一样的做法。
  
  其实,这就是陆严河想要的明星和粉丝的关系。
  
  彼此之间,谁也别强求。
  
  -
  
  到八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暑期档,以总票房98亿收官,让中国的电影市场终于焕发了一次光彩。
  
  其实,说起今年的票房表现,从五月的荷西电影节开始,票房表现就有了明显的变化。
  
  春节档之后,单日票房长期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徘徊,梦回十年前一般的糟糕。
  
  而五月,荷西电影节上百部影片的放映,数十万外国影迷和上百万的国内影迷,都加入了这场电影节的狂欢。
  
  两个星期的时候,充分展现出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在那之后,电影市场就莫名其妙地被点燃了似的,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路人盘忽然又变大了一些,然后,赶上这个暑期档,各种类型的电影让大家对于电影的讨论非常热烈。
  
  “终于不再是之前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了,一周都上不了一部有点看头的新片。”
  
  这是很多人的感慨。
  
  “这也是因为各大电影公司这几年被陆严河以小博大的票房看红了眼,都调整了自己的制作策略,开始在之前的大片梦之余,开始去做中小成本的类型片了,所以,回本压力没有那么大,不用再精挑细选档期,压在手里不敢上。”
  
  “也不知道九月份会是什么行情,不知道能不能别崩得太狠。”
  
  大家还是清楚的,过去几个月票房突然一下好起来,有暑期档的BUFF加持。
  
  就在这个时候,灵河忽然官宣,为两部电影定档九月。
  
  一部,是灵河投资、张哲逸(马来西亚华裔导演)的电影《红舞鞋》。
  
  另一部,是灵河负责国内发行代理的西班牙电影《鬼魅之影》。
  
  前者是剧情片,后者是惊悚片。
  
  尤其是后者,是灵河八月才拿下中国发行代理的电影。这跟陆严河还没有关系,是陈寅做的。
  
  灵河现在在慢慢地开始做国内发行。
  
  陈寅的策略是先用一些“小而美”的外国电影试水。
  
  九月只有一个假期,中秋。
  
  这样的小假期,其实往往不太被电影公司看中。
  
  因为出不了太高的票房。
  
  但是灵河不介意。
  
  因为灵河做的全是预期票房只有1-3亿的电影。
  
  像《红舞鞋》和《鬼魅之影》这样的电影,他们的预期票房甚至只有1000万左右——
  
  只要1000万左右,就可以靠院线票房实现盈利。
  
  当然,这仍然很难。
  
  因为外语片没有中国人熟知的明星,又不是什么特效大片。
  
  要撬动观众来看电影,其实难度很大。
  
  好在灵河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电影宣传经验。
  
  灵河在这两部电影上面,也没有投入大量的宣传经费和资源。
  
  《红舞鞋》这部电影,灵河全资制作,一共也只花了320万人民币。
  
  这是一部在马来西亚制作、全马班底的电影。
  
  无论是演员还是制作人员的酬劳,都比中国、欧美这样的电影制作高地要低很多。
  
  本来,灵河也想为《红舞鞋》送电影节来着。
  
  但是看过片子之后,大家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不适合电影节。
  
  陆严河看过之后,也是这么说的。它是《贝利叶一家》《海蒂和爷爷》这样的剧情片,类似于《读者》杂志上的那种温情小故事。
  
  这种片子,虽然是剧情片,却并不文艺——
  
  虽然一开始灵河真的是按照文艺片来给这部电影定位的。
  
  《鬼魅之影》就完全是陈寅的选片团队从全球各地的电影里挖出来的了。
  
  它今年五月才在西班牙上映。
  
  它即使在西班牙,取得的票房也不是多么破纪录式的。
  
  但是,它的题材、风格却是中国电影审核能接受的,整体口碑又确实还行,加上洽谈之下,西班牙对于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发行权只要了60万美元。非常符合陈寅的“试水”标准,陈寅就拿下了。
  
  灵河没法儿给这两部电影配套高规格的宣传资源,不然容易赔本。
  
  但是,该有的首映式、媒体场,一个没少,甚至,灵河还通过提前把两部电影的视频平台播放权卖出去,换取了2天的固屏和预告片推送。
  
  当然,明星的资源也一个没落下。
  
  做了这么多戏,灵河现在已经不需要陆严河亲自去打招呼。
  
  跟灵河合作过或者即将合作的明星们,都在灵河相熟的人的拜请下,转发了两部电影的预告片。
  
  而灵河从《那些年》和《大海啊我呸》的联动宣传方式获取的灵感,也让他们甚至拉着两部正在拍摄的电影剧组,组织了内部观影场,用作宣传素材。
  
  既宣传了这两部电影,又为灵河自己的新电影做了预热。
  
  这一切都源于陈寅对这两部电影宣传定的调子——
  
  没钱,没名,没明星,但电影有内容,质量不错,尽可能地打开知名度,让更多的目标、潜在观众,知道这两部电影。
  
  -
  
  陆严河出发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时间是9月5日,《红舞鞋》在国内上映的时间是9月8日。
  
  陈寅安排了陈钦带着《红舞鞋》一起去威尼斯,一是在威尼斯为这部电影举行特别放映,二是卖片。
  
  跟着徐天明和陈寅做了几年之后,陈钦现在已经从最开始的小法务,慢慢接手更多的公司业务,比如卖片。
  
  陈钦是学法律的,英语水平又很好,加上琳玉对电影的热爱到了如数家珍、以至于他跟着耳濡目染的地步,他做这一块工作,还挺上手的。
  
  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独立卖片,以前都是给人打下手。
  
  徐天明的精力完全放在公司的几个头部项目上,《红舞鞋》这种小项目,徐天明就全部交给陈钦了。
  
  陆严河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多个同学,最后竟然是陈钦跟他的电影公司交集最深。
  
  但是,陈钦干得还挺好的。
  
  当然了,正常情况下,他的同学也不至于干得不好。
  
  除了李鹏飞,都是学霸。除非本身是个只会读书的“读死书”性格,或者是个本身就很摆烂的人,不然,在一个正常的、良性的工作环境里,真的很难干得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