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相互尊敬
第350章 相互尊敬 (第1/2页)次日,休整一夜后,赵基与去卑联军,向北抵达旧单于王庭。
旧王庭区域,屠各匈奴七部与半个鲜支部组成联军,也是列阵出迎。
两军阵前,青青草原之上。
赶在赵基来之前,屠各匈奴已搭建木台,铺设豹皮,建立一座宴席台。
双方都非常克制,没有表现出多少烟火气。
只有各自的斥候骑士快马往来,再无什么大规模快速移动的部伍。
赵基与去卑驱马上前,贺兰力征等八人也舍弃卫士,单骑而进,前来会面。
去卑脱离赵基,驱马到场地中央。
待赵基从容抵达,去卑展臂向贺兰力征等人介绍:“这位就是汉家大司马、并州牧、平阳赵侯,已与皇后之妹订亲,十分受天子信赖、倚重。”
贺兰力征等人下马,单膝跪拜,拱手于头顶:“仆等拜见大司马。”
“诸位请起,右贤王还不为我介绍?”
“喏。”
去卑应下,也是下马,根据众人实力,开始一一介绍。
每介绍一人,赵基都会握着马鞭磕在自己笠盔边缘,对对方行注目礼,微微颔首。
他气度从容,这种时候别说拔剑,就是用手里的鞭子,他都有信心抽死眼前这些匈奴贵族。
这种气定闲神的恣意举动,反而在贺兰力征等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这让他们想起了那个传说中的男人,以及各种传说的故事。
赵基哪怕如今有三十岁、四十岁,并不会让他们感到格外的崇敬、畏惧。
而赵基目前只有十九岁,还是虚岁十九,这才是真正的,可以移动的草原游牧式恐惧。
当去卑介绍第八人时:“大司马,这位是原鲜支王之弟……”
正要介绍,就见赵基扬起马鞭斜指对面屠各联军:“让他回去,今日会议,他没资格列席。他的侄儿就在后面,我也没有带来,所以他也没资格。”
“是,小王明白。”
去卑立刻上前就蛮横推了对方肩膀一把:“快回去,等大司马的决议。”
对方不敢反驳,对着赵基拱手长拜,想说什么却见赵基神情不耐烦,于是躬身大拜后,后退几步牵了缰绳,又走远十几步才翻身上马离去。
目送这人走远,赵基瞥一眼铺满豹皮的悬空木台:“我来西河,是要解决鲜支部的纠纷,也想解决诸位的纠纷。愿意听我的,我们就去台上坐着谈,若是不愿意,我们就放纵吏士,打一场,谁赢了就听谁的?”
一个叫金诚的屠各渠帅率先开口,拱手:“愿闻大司马高见。”
赵基目光环视,贺兰力征等人也都拱手:“愿听大司马调解。”
“好,那就坐下谈,我也给诸位带来一些礼物。”
赵基伸手从马具里取出一罐茶叶交给去卑:“有劳贤王以热水烹煮,再烧煮一罐牛奶。”
“喏。小王亲自去做。”
去卑应下,当即上马就回本阵,就准备这些东西。
赵基侧一跃下马,扶了扶腰间剑柄。
贺兰力征上前展臂,身子躬的很低:“大司马,请。”
“好。”
赵基左手按剑柄,右手握着马鞭走向木台,其余七名屠各渠帅趋步跟随。
屠各强盛,不止他们七名渠帅,他们只是距离鲜支部更近,所以介入了这场继承纠纷。
屠各匈奴还分布在张掖、武威、安定、北地南部、上郡等地,有大大小小的渠帅。
规模大的渠帅,能有两千余落,规模小的也有五百余落,能出千骑。
正是因为屠各部族发展出来的分支太多,分布地域狭长遥远,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下,所以至今没有决出能服众的屠各王。
这也是汉室朝廷一直压制的结果,三王庭无法有效压制屠各匈奴,因此桓灵之际作乱的匈奴,多出自休屠各各部。
当年凉州大叛乱,叛军围攻天水郡守傅燮于冀城。
参与围攻的匈奴乱军就出自北地郡的屠各匈奴,他们祈求傅燮开城,他们愿意保护傅燮返回北地。
傅燮拒绝后,将十三岁的儿子傅干安置好后,拒绝叛军劝降,率左右出城厮杀,尽皆战死。
天水失陷,十万叛军攻入关中抄掠,关中帝陵也遭遇劫掠、破坏。
比起整个休屠各集体,眼前这七位渠帅,勉强能代表一半休屠各。
赵基登台后坦然跪坐,七名渠帅相互谦让一番,也都跪坐在赵基的左侧。
也都解下佩剑、佩刀,放到了自己的右手边,以示无害。
就连随身携带的吃肉小刀,也都放到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