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平面镜聚焦
第1603章 平面镜聚焦 (第2/2页)常浩南用最简陋的设备,最基础的初中物理实验,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示了负折射率材料的“逆天”之处——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光学特性,赋予了平面以聚焦成像的能力!
这会儿功夫,众人也陆续回过味来。
原理其实并不难理解。
只不过因为太反常识,而且过于基础,所以一开始反而没人想到。
就像刚开始学非欧几何的时候一样。
欧氏几何中越简单的关系,反而越容易形成盲点。
然而,常浩南的演示并未结束。
“先别动!”
他握着透镜的手缓缓向上移动,同时手腕微微向外侧偏转了一个角度。
小灯泡发出的,本质上是包含了连续光谱的白光。
因此透镜姿态的改变,立刻引发了色散现象。
一道淡淡的、如同微型彩虹般的彩色光带,取代了那个明亮的主光斑,悄然出现在墙壁上。
虽然非常微弱,但在近乎全黑的背景下,却显得尤为清晰、灵动。
“色散……”栗亚波喃喃道。这是光学材料的固有属性,任何非理想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导致白光分解。这在意料之中。
但几乎是色散光带出现的同时。
“等等!”人群中另一位眼尖的工程师脱口而出:“这颜色……顺序好像……反了?”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点醒了所有人。
大家定睛细看。
墙壁上那道淡淡的彩虹,最靠近透镜折射方向改变一侧的颜色,并不是常见的红光。
而是紫光。
向外延伸,依次是蓝、青、绿、黄、橙……
最外侧,才是红色!
这与所有人熟悉的、雨后彩虹中“红在外、紫在内”的色序完全相反!
常浩南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放下手臂把透镜重新放回保护盒内。
墙壁上那神奇的光斑和反彩虹瞬间消失,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但每个人脸上残留的震惊与兴奋,证明着那绝非幻象。
“大家看到了,”常浩南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材料在体现出负折射率的同时,伴随产生的是同样‘负’的色散特性。”
“色散补偿!”
黑暗中,不止一个人喊出了这四个字。
几乎异口同声。
当然,也包括栗亚波。
常浩南却只是朝房门边上的方向示意了一下:“小刘,开灯吧。”
“啪嗒——”
光明重回实验室。
栗亚波几乎喜出望外,甚至在眼睛还没完全适应强光的时候就开口道:“老师,我马上着手设计验证性的消色差系统!”
其余众人也都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无他,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常规透镜系统要想实现无色差,必须使用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色散特性的材料组合成复合透镜。
比如用一块低色散的BK7冕牌玻璃和一块高色散的F2火石玻璃组合在一起,形成“双胶合透镜”,利用它们色散方向相同但程度不同的特性来补偿。
但几个正数再怎么迭加也只会是正数,因此最多只能做到消除色散差,却不可能彻底消除色散。
并且这个思路只适用于窄带光谱,对更宽波段的色散差无能为力。
此外,多镜片组合听着好像简单,但透镜组总会有其它的功能,消除色散差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工程实现起来的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都很高,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才能做到二元波长的色散差消除。
而负折射率材料的出现,则带来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它的负色散特性,相当于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符号相反的“自由度”。
理论上,甚至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整个宽波段的完美消色差。
即使不能做到绝对完美,也能让传统的消色差设计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
这对于依赖超宽带成像,或需要极端色散控制的尖端领域,无疑是革命性的突破。
然而,常浩南却微笑着摆了摆手。
“亚波,这个方向非常重要,前景广阔,但具体的设计、测试和工程化验证工作,可以交给小刘去推进。”
栗亚波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
“老师,那……我?”
作为常浩南的开山大弟子,他根本不用担心成果被别人摘桃子。
只是单纯有些错愕。
常浩南点了一下桌上的保护盒:
“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猜想,需要你来负责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