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七十一章 善良的代价
第两千七百七十一章 善良的代价 (第1/2页)羌人、藏人、回人、蒙古人与汉人,混居于狄道城中。
有戴着毡帽的男人,包裹着头巾的女人,袒露右肩,穿着红色无袖坎肩的藏僧,卷发小帽,八字胡里透着精明的粟特人……
严桑桑落下帘子,对顾正臣道:“夫君,这些人看我们的目光,似有些不善。”
顾正臣低头翻看着《西游录注》,轻声回道:“官府欺压,百姓潦倒,心怀怨气,而我们俨如车队,非富即贵,他们自然不会心怀善意。小心点便是,应不会有大的麻烦。”
这《西游录注》是耶律楚材所写,此人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国,历时六年行程六万里,写尽了沿途见闻。
在金陵没找到这本书,倒是在渭源时偶然遇到,还是手抄本,仅有上半部行程见闻篇,并没有发现下半部。
据说下半部的内容更多是针对丘处机的辩论,夹带了不少私货。
顾正臣也不需要什么佛道兼修的思想,丘处机如何独尊道家也与顾正臣无关,这些西域与中亚等地见闻,确实可以拿来看看。
大康客栈。
掌柜曹威谄媚地接待着,催促慵懒的伙计赶紧收拾出来客房,对顾正臣等人道:“原是官老爷落了脚,怪不得今日这风和日丽,想来是老爷扫了乌云,擦了日头。”
马三宝、高四纬等人检查过房间之后,才安排人入住歇息。
顾正臣、张希婉等人则坐在下面,曹威口若悬河,说了一大堆,什么“揪片子”、“秃秃麻食”、“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
张希婉看着茫然的顾正臣,笑道:“原也有夫君不知道的事……”
林诚意对掌柜道:“肉来几份,菜来几份。另外,全羊来两只,给他们用。”
曹威赶忙应下。
顾正臣看着门外穿着破烂,满面污渍,头发因为太久没洗的缘故结成许多缕的七八岁孩童,怯生生地走了过来,伸出了手。
范南枝见状,拿出了些许铜钱想要施舍,却被顾正臣给拦住了。
“夫君?”
范南枝不理解。
顾正臣向来心善,见不得人受苦,这么小的孩子,却只能行乞,不应悲悯照顾下吗?
面对孩子那没了光的眼睛,顾正臣看向曹威:“掌柜,将人赶出去,否则,我们要换个地方。”
曹威见状赶忙走出,让人将孩子赶了出去。
朱梓紧锁眉头,看着冷漠的顾正臣,起身道:“先生,父—父亲曾教导过我们,要行善为民,这般,不合适吧?”
怎么说,那也只是个可怜的孩子。
顾正臣看了看朱梓,指了指外面:“你身上不是有钱财吗?出去施舍一个。”
朱梓总觉得顾正臣在东征之后,人变了,这悲悯之心也没了,带着几分赌气的心思走了出去,喊住了被赶走的孩子:“来,我这里有钱。”
乞讨的孩子跑了过来,接过朱梓手中的钱之后眼巴巴地看着。
朱梓恍然,不够是吧,那再给你十几文。
孩子收下,还眼巴巴地看着,双手托着,可怜巴巴地看着朱梓。
朱梓皱眉:“差不多了吧?好吧,给你一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