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接济牛棚的人
第477章 接济牛棚的人 (第1/2页)一遇到灾荒,本来就艰难的育林地区就更是难了。
傅红雪在夜里开着车到达县城下面的一个公社,叫“马合公社”。
这就是在港城遇到的朱家父子,他们的老家。
朱大叔,朱大勇带着两个小儿子逃出去了。
他还有两个闺女已经出嫁,所以没有带走,嫁到二珍她们那个“大梁公社”。
傅红雪在清晨的时候,穿了一身带补丁的衣服,装作来看亲戚的,跟公社的一个半大孩子打听了各个村怎么走,都记在心里。
她先往朱家村去。
朱大勇说他们村特别严重,有多位老人都饿死了,其中也包括他的爹娘。
而且旱灾导致缺乏饮用水,要去五公里外取水。
她骑着自行车前往,终于找到了地方。
朱家村生产队分四个队,一共有两百来户人家,就算平均每户六人,那也有一千两百人。
傅红雪收起自行车,悄悄进了村,先找到生产队的储粮仓,在里边放了三吨玉米、五吨高粱米、两吨白面。
这一共是十吨粮食,也就是20万斤。
原样锁好了粮仓,又挨家挨户跑一趟。
这边是她这一路所见,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真是惨呐。
因此,她给各家院子多放了一些,都放一袋大米、一袋小米,是一百斤一袋的。
另外土豆、红薯那些,见着人多的家庭,就直接往地上堆放个百八十斤。
有水缸的,她也给接满了水。
这两百多户,全跑了个遍,腿都溜细了。
傍晚的时候,马合公社下面的另外几个村,也都跑完了。
自己进空间吃了个晚饭,稍作休息,她又往大梁公社赶去。
借着夜色,可以骑电动车,更省劲儿了。
这地方之前来过,也不需要打听,她直奔十公里外的土坑村。
这是最偏远的一个村子,所以过去二珍每次去公社都非常不容易。
傅红雪在土坑村又放了二十吨粮食,然后特意往知青点去看看。
想给知青多照顾一些,这些知青太苦了,背井离乡,还都是那么年轻,在这里无依无靠。
此时的土坑村知青点,侯卫东返城离开后,点长也肯定换了人。
傅红雪也没有认识的了,她数了一下,一共18名知青。
那就放18袋一百斤的大米,以及18袋五十斤的小米。
土豆放了一堆在地上,有个五百斤左右。
办完了这些,已经是凌晨后半夜了。
傅红雪太累了,于是进空间去休息。
她确实一直都在赶时间,辛苦是肯定的。
这种赈灾的事,早一刻也许就能来得及救一条人命。
一夜好眠,第二天清早起来,又是精神抖擞。
上午九点多钟的时候,她又到了离土坑村三里地左右,一个叫郝家村的地方。
这正是朱大叔的大闺女,朱大兰婆家所在的村子。
她乔装改扮成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带不少补丁的衣服,在头上系一块布,遮住了脸。
走到村口附近,看见有个挎着篮子的小姑娘,大概六七岁的样子。
“小闺女,你过来,我问你点事~”
一招手,孩子就走了过来。
她先是给了对方一块小点的红薯,不过也有六、七两。
小姑娘接到手里,立刻开始咽口水,忍不住咬了一口嚼起来,小腮帮鼓鼓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