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本想靠临终关怀继承遗产,没想到关怀活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本想靠临终关怀继承遗产,没想到关怀活了…… (第2/2页)如此,不止可以拉出两倍的思考时间,还能通过交错式辩论,打断对方的思路,更是有两个ai辅助思考,辩论能力瞬间飙升。
此时他也不管邗文刚才说了啥,丢出一个“非也”之后,便自顾自道:
“家式微之本质,乃是文化阶层与底层民众认知的割裂,哪怕是咸阳这个百家争鸣的举办地,百姓也大多是看个热闹,你看看那些展台前的百姓分布便可知道一二,不论是求诸野,还是闻街谈,终究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口中说到此处,冯雪也完成了对邗文论点的思考,当即无缝衔接道: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四海升平,百姓自然会慢慢开始追求文化素养的提升,此时此刻,正是诸野求礼之时,明明应当是家、是诸野派大兴之时,又怎么能说是注定没落呢?”
听冯雪这么一说,邗文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抹希冀,但只是念头一转,便摇头道:“此为诡辩耳!你所言,是街谈派大兴,是风闻派大兴,虽同为家,却非是我诸野派大兴!恰相反,百姓皆求新礼,只会让古礼越发难求。”
“上当了!”见到邗文踏入自己布置的逻辑陷阱,冯雪顿时一乐,当即道:
“此言差矣!礼失而求诸野,为何要求?因为需要,需要之礼才是礼,不需要的,也不过是糟粕罢了,既然古礼不再需要,那便是糟粕,自然不需寻找。百姓求新礼,那我等自然也要寻找适合百姓的新礼,那新礼不在庙堂,仍在诸野,只是百姓未闻耳!”
虽然冯雪这话多少有点文字游戏的意思,但听在邗文耳中,却又是另一番风景。
本世界的修行,谓之“正心”,需要有自己追求的“道路”,方能前进,至于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那并不重要。
想那纵横家原本也是欲以平衡之道平定乱世,但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不也为了那只能于战争时存在的道,冒天下之大不韪扶持六国余孽造反吗?
所以,哪怕再怎么像诡辩,只要它能够让自己顺利走下去,且不违反自己原本的道路,那它便是好路!
诸野派的道是“求礼于诸野”,如今式微,便是因为“礼在庙堂,诸野无礼”,但如果按照冯雪所说,架构起“诸野持礼而不见,吾求之,解与百姓”的新思路,那这条原本已然断绝的路,不就通了吗?
邗文念头通达,识海心烛顿时火光大盛,原本的衰败之气竟是一扫而空,年轻人的朝气瞬间便回到了他的身上。
冯雪见状,心说坏了,原本是想图谋人家遗产,结果这下直接把人说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