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章 三辞三让,赵朔华夏登基程序已走完!
332章 三辞三让,赵朔华夏登基程序已走完! (第2/2页)也就是在这时,中都又有一件大事发生。
宋王赵昀献礼的使者即将到达中都,赵朔大喜,命礼部尚书元好问亲自出迎。并且允许在承天门广场上展示这些礼物,不禁军民百姓观礼,以示帝国鼓励开拓之意。
赵昀算什么东西?
拥有八千万人口的宋国,却轻而易举被赵朔灭了。打一个小小的安南,都损兵折将,还得赵朔汗国派兵帮他找回场子。
这等人的使者,就更不算什么了,还需要礼部尚书亲迎?
要知道,忽必烈到来,都远没这个待遇啊!难道,是他送的礼物特别珍贵?
这个废物,能有多少珍贵的贺礼?
怀着这样的心情,忽必烈和刘秉忠混在了观礼的人群中。
“中都城的军民百姓们!”
赵昀这次派来献礼的,是他的宰相董槐。
董槐特准站在承天门城楼上,向着广场上的十数万军民百姓看来,道:“五年前,吾等尊王上旨意,从汪大海群岛向东方进发,寻找新的陆地。”
“赖上天庇佑,托王上洪福,一年后我们历经千辛万苦,还真找着了一片新的陆地。”
“那片陆地实在太大了,到底有多大,如今依旧在勘查。现在,我只说,我们接触到的那片区域。”
“那里有着众多的国家,阿兹特克帝国,塔拉斯科帝国、特拉斯卡拉联盟……”
董槐仔细介绍着赵昀如何在这些美洲国家之间合纵连横,如何扩充土地,如何移民人口。
但是,很显然,中都百姓们对这个过程兴趣不大。
毕竟,两万里之外大陆的那些拗口名字的国家,以及他们和宋国的菜鸡互啄,对中都百姓着实没有吸引力。他们更可能不知道,赵昀如今所占据的,是后世美洲大陆墨西哥的部分地区。
终于,到了中都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讲收获的环节了。
董槐大手一挥,道:“如今,宋国终于有了周长两千里之土地,并且在战争中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宋王感王上恩德,命我前来献礼!带上来!”
“是。”
宋国军士应声,抬着沉重的箱子,将箱子里面的物事堆在了承天门广场上。
很快中都百姓们,就发出了声声惊呼。
“啊!这么多!”
“都是金子和银子啊!”
“赵昀这回可发了一笔大财啊!”
“那地方叫什么来着?很可能是下一个热门的淘金的之地!”
“要我说,年轻的,都该去外面闯荡闯荡。你看,连赵昀都发达了!”
……
黄的是金子,白的是银子,晃花了这些人的眼睛。羽蛇神像、太阳圆盘……明显不属于华夏文化的异域黄金饰品,证明了宋人开疆拓土的伟业,在阳光下反射出沉重而诱人的光芒。
董槐高声道:“总共是黄金十万两,白银一百万两,对王上实在是不成敬意。只是当地的土人,不擅长开采金银,我们所获不多。但话说回来,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座巨型的银矿,并且用捕获的奴隶进行开采了。至少十年内,可以保证,每年献给王上白银百万两!”
董槐这么说,当然是谦虚的话语了。
这都不算多,还有什么算多?
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就是两百万白银啊!
而且,以后愿意每年上交一百万两白银!
当初,赵朔愿意用六十万两白银,换那些蒙古奴隶,忽必烈还感觉,赵朔太拿钱不当钱了。现在看来,这笔钱对赵朔来说,着实不算什么。
就是对废物赵昀来说,恐怕也不算什么。
这还只是他献给赵朔的,自己能留多少?
忽必烈和刘秉忠面面相觑,都怀疑他们这近两年在草原上的厮杀,都为了什么?
还不如赵昀那个废物的收获多!
众多百姓,听说赵昀以后每年能献上一百万两银子,更是一阵喧哗。
没想到的是,还有惊喜。
董槐继续道:“除了这些金银之外,我们还有祥瑞献给王上!带上来!”
随着董槐一声令下,宋人在承天门广场上又堆积了一堆物事。
这堆物事,由无数玉米棒子堆成,宛如一座小小的金山。那些颗粒饱满、金光灿灿的棒子,百姓们何曾见过?眼中展现出好奇的光芒。
董槐道:“那新大陆上的土人,虽然技术不强,却于种植上颇有独到之处。这是他们的主食,王上特赐名玉米。此物耐旱高产,味道也不错。我们已经在华夏试种过了,不但比麦子好伺候,而且依土地质量的不同,普遍比麦子的产量高两到四倍。至不济,产量也要高上五成!“
玉米这类C4植物的产量,当然比小麦水稻这类C3植物,产量要高得多。
董槐年纪大了,为帮助赵昀在美洲落脚殚精竭虑,身体着实差了。他以后就不回去了,在江南之地养老。能在有生之年,为华夏带回玉米,真是心中无比自豪。
“什么?这玉米比麦子的产量高两到四倍!”
“老天爷,这是真的吗!”
“华夏以后即便遭遇大灾,也不至于全国动员了,只要调集附近行省的粮食就能轻松解决!”
“祥瑞!这是祥瑞啊!这是上天在催促吾王,登基为为天子!”
……
没有人比华夏人,对粮食更为重视了,承天门广场上喧哗得简直如同开了锅一样,百姓们从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
甚至有人想到了,之前的献传国玉玺,请赵朔登基之事。
“就算那块传国玉玺是假的,这玉米的产量总不是假的吧?玉米降临华夏,是上天钟爱吾王的明证啊!吾王应为天子!”
“对!请吾王登基啊!”
“我们要见王上!”
“王上不登基,奈苍生何?”
……
人们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一场赵昀献礼的仪式,硬生生变成了第三次百姓们请赵朔登基的浪潮!
“完了!”
忽必烈见状,冲着刘秉忠一阵苦笑,道:“三辞三让啊,这就是第三辞第三让!赵朔姑父登基,在华夏的程序,已经要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