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顾氏赐姓,德配天地(求月票)
第20章 顾氏赐姓,德配天地(求月票) (第1/2页)北疆的战事确实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羌人、包括匈奴。
原本就没有想要与大汉正面硬钢的他们立刻便收敛了起来。
顾易的眼光自是不会只停留在北疆。
他当初派出的那些人马,无论是羊祜也好抑或是杜预也罢,都是他当初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这些人的能力都能够完美执行他的计划。
——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在九州而起。
这其中自是免不了腥风血雨,可这又能如何呢?
融合是时代的选择。
也是历史再次向前迈进的一个里程碑。
任何风吹雨打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其实相比于原本的历史,这一次顾易所实行的计划已经要顺畅了许多。
因为大汉太过于强势了。
这种强势是要远远超过原本历史之中的,顾氏的出现让这种强势达到了顶点。
无论是顾熙顾琛的传说也好;
亦或是顾琛当初便有心实行的迁徙也罢。
这一代代人的努力早已为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做好了完美的机会。
顾易要做的便是将这一切执行下去。
这其中当然不仅仅只有威胁。
无论是任何蛮夷之中,都有着心向大汉的部落。
他们对于大汉当前的文化相比于其他人而言,要更加的了解许多。
顾易丝毫都不吝啬自己的赏赐。
赐予他们汉姓,分给他们土地,并提高他们在部落之中的身份。
虽然这些土地并不肥沃。
但对于他们而言这一切便已经足够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效果,这种联盟制最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彻底暴露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会为了利益而选择接受容纳大汉文化。
虽然他们现在只是为了利益。
但这又能如何呢?
在这种趋势之下他们的后人终是会有巨大的改变。
整个融合计划如火如荼。
顾易丝毫不乱操控着顾烨执掌着一切,根据着他们的文化信仰赐下姓氏。
为此,顾烨更是对顾易的想法做出了补充。
让顾易感觉到诧异的是——
顾烨竟然想出了类似“九品中正制”的姓氏制度,将蛮夷们的姓氏分为了上中下三等。
其中每三等又分为三个姓氏。
根据他们的汉化程度,进行分配。
每一个等级下的姓氏都有着不同的待遇以及地位。
上等者甚至可以参加大汉的科举!
而除此之外——
还有着不入流的复姓之人。
此举可谓是大大出乎了顾易的预料,但仔细想想之后他又觉着此法绝对可行。
人就是这样。
只要在生命没有受到威胁之前,便会有着向上爬的心思。
用姓氏来进行分化。
让他们内部的地位之争逐渐演变成姓氏之争,便会潜移默化的让他们接受大汉文化!
虽然顾易也不知道此举到底会不会对后世造成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当前局势而言,此策绝对可以实行下去。
就在乾极五年,四月。
顾易于国内城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
这一次的祭祀十分特别,与以往的祭祀完全不同。
顾易将各个蛮夷部族们的信仰之神也摆上了祭坛,只不过这些个神灵所在的位置却要差上许多。
最为关键的核心——
仍是大汉最为正统的昊天及五帝。
就在这次的祭祀之上,顾易操控着顾烨为这些蛮夷正式定下了姓氏!
上等姓氏为:“炎、昭、玄”;
中等姓氏为:“安、归、忠”;
下等姓氏为:“拓、乌、秽”;
至于不入流的复姓,则要更多一些,几乎都是一些个完全偏离大汉的部族所获。
此事所带来的影响难以想象。
整个北疆之上再次迎来了一阵反抗浪潮。
顾易这祭祀以及赐下姓氏的举动,已经彻底断了一些部落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大汉这一次注定不会轻易的饶恕他们。
在信仰受到威胁的情况之下,哪怕他们明知道难以抵挡但终是会举起猎刀。
可这又能如何呢?
时至今日——
甚至都不再需要汉军亲自动手,那些被赐下了单姓想要往上爬的部落就会帮着大汉来解决他们。
顾易给他们的可是切实的利益。
就不说上等姓氏;
就连中等、下等也可获得土地,甚至还在互市之中有着一定的优待。
这种直接的利益足以让太多太多的人疯狂。
于大多数人而言,与其一直追求那不顾他们生死的信仰,且不如抓住眼前的机会。
人性——向来如此!
让顾易没料到的是甚至就连逃跑的高句丽王都被高句丽人给绑了回来。
相比于对于未知迁徙的畏惧,当前大汉所提出的各种制度对于普通高句丽百姓而言,自是更加具有吸引力。
大势已成!
虽然这大势的基础是建立在汉军威胁的情况之下。
但对于当前而言却也足矣。
当所有人都明显感觉到了身份的尊卑之后,他们便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护住这一项政策。
这也就是人性的弱点!
甚至都已经有部落供奉起了顾烨,以及顾熙顾琛。
既得利益者为了能够抓住这一切的利益。
什么所谓的信仰在这一刻终是会烟消云散。
顾易并未干涉他们的任何动作。
在定下了一切之后,他便立刻开始了对于互市的筹办。
他在幽州边境定下了四处为互市,并制定出了对于互市内的一些详细制度,包括开放的时间。
互市的存在才是重中之重。
若是没有互市,这一切的基础都注定不能久持。
顾易必须要保证好资源上的互换。
这种事注定无比艰难。
因为幽州百姓对于蛮夷们的态度这些年来从未变过,不过好就好在大汉当前的商业十分繁荣。
在巨大的利益之下——
总会有商人选择踏出这一条道路。
而当这一切渐渐形成常态之时,也就是这一切的制度彻底深入人心的时刻。
国内城。
看着一脸苦涩的文鸯,顾易皱了皱眉:“阿鸯,何以如此苦闷?”
“大将军!”
文鸯一脸愤愤不平:“末将听闻有部落造反,本想去平贼,却没料到还未等末将到达,那群反贼便被周围的部落给灭了!”
“这种事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还要末将作甚!”
文鸯只感觉生无可恋,总有着一种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
闻言,顾易不由得笑了笑:“阿鸯,这是好事。”
这是顾易刻意为之的结果。
对于那些参与平叛的部落,顾易虽然没有制定出明确的赏罚机制。
但却会给与赏赐。
这种行为又岂能不让人疯狂?
“可大将军,难不成末将就要一直如此吗?”文鸯立刻看向了顾烨,仍是有些不愿。
顾易操控着顾烨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然说道:“有些时候,不出鞘的刀才是最能让人恐惧的。”
没错,大汉现在就是如此。
汉军不可敌已经是所有人的默认了。
在当前的情况下。
连汉军都不曾出手便足以解决掉一切,便只会让人更加畏惧大汉的实力。
虽然此举对于文鸯这种猛将而言或许不是什么好事。
但这也是从一个将领晋升为统帅的关键一步。
有些时候不打比打的收益要更高。
文鸯虽勇但却不是傻子,他想了一下后便明白了顾易话中的意思,虽然仍是有些无奈但也立刻点了点头。、
顾易并不会在北疆一直待下去。
既然已经踏上了这一条路,那他就必须要将这一条路走通。
羊祜杜预等人确实是让人心安。
但就算他们的才能再怎么不凡,在没有顾氏这么高的声望之下,他们要做成这些事烨注定十分艰难。
顾易必须要去看一看。
时间匆匆而逝。
不觉间,第一次互市的机会到来。
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幽州百姓对于这种互市十分的抗拒,也唯有顾氏的声望才能让他们安静下来。
但想让他们直接来参加互市却仍是不容易。
不过倒也有商人前来。
包括朝廷的人手。
鲜卑的战马可都不是凡物,它们的速度与耐力都要超过中原的马匹。
这也是环境导致的原因。
而高句丽的参药以及乌桓的毛皮也都是稀罕物,用一些粟米就能换来这些东西。
这可是商人不能忽视的利益。
互市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平稳结束,并未出现任何的混乱。
不过顾易却也并未掉以轻心。
仍是留在北疆,直至又过了数月之后这才起了回去的心思。
这段时间,倒也发生了让顾易极为诧异之事。
——顾翰竟然还活着。
在彻底融入角色之后顾易便失去了心念一动,便能查看四方的能力。
原本的他还只能等待着顾翰的来信。
但随着顾翰走的时间越来越久,这来信也愈发的不容易。
就连顾易都不知道他当前的具体状况。
只能通过“家族信息”中的情况,来探查他是否还活着。
按照顾易的估算。
顾翰若真的从未停留过,心志如铁的话应该也已经到山越之地了。
他对于顾翰此行十分的期待。
众所周知——
山越之地虽然在封建时期属于那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界,但放在现代而言那可就不同了。
顾氏肯定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提前入手一些个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