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59章 方兴未艾,宫廷之变(求月票)

第59章 方兴未艾,宫廷之变(求月票)

第59章 方兴未艾,宫廷之变(求月票) (第1/2页)

变革之势,如火如荼。
  
  在绝对国力的支持之下,整个大唐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明明一切相比于贞观朝时都已经变了。
  
  但又仿佛什么都没变。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昔年就正式定下的方向发展,让大唐在各个方面持续发展。
  
  永徽四年,十月。
  
  双籍制度正式在西域拉开了序幕,包括顾氏内部的彻查。
  
  对于这些沾亲带故的兄弟——
  
  顾静已然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无论任何人触动到顾氏的底线都不可能让其再这样继续辱没顾氏的威名。
  
  这注定是一场大事。
  
  稍微出现任何差错都很有可能让刚刚平定的西域再次动乱起来。
  
  也还好,整个大唐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顾靖离京了!
  
  虽并未直接赶往西域,但这仍是足以牵动太多太多人的神经。
  
  他如今在四方的声望太强了。
  
  纵使就连昔年的顾琛对待外族都没有造成和他这般的伤亡,这些人又岂能不畏惧他?
  
  ——当然是为了震慑。
  
  顾靖这就是不愿意让大唐出现任何的动荡,因为他十分明白。
  
  无论任何制度,最难施行的阶段一定是开始。
  
  只要出现任何的混乱。
  
  那这个制度要想彻底施行,就注定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他必须要保证此事能够顺利展开。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当然,除此之外,顾靖仍是在施行御史台的职责。
  
  不仅仅是为了吏治。
  
  而是要监管发展商业后可能会引起的一些问题。
  
  ——比如.商业财阀,以及百姓弃农从商。
  
  其实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原本历史之中便出现过,西域的安定导致商业大井喷,虽然这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大的问题。
  
  但现在,这种问题只会更大。
  
  因为大唐的强盛超过原版的历史,这其中贸易可以带来的利益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顾靖了解人心,十分明白这些利益到底会让人变成什么样。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长孙无忌等人自是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们却不可能提出此事,因为此事也能给他们的家族带来利益。
  
  但也不会进行干涉。
  
  到了如今,大唐的朝廷内部已经完全就稳定了。
  
  虽是未有人主动去提起,但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之下,顾靖也已经在不觉间接过了检察权。
  
  这一切只能交给顾靖自己。
  
  对于此事整个顾氏之中亦是议论纷纷,一众子弟对此也是态度各异。
  
  甚至就连顾易都在关注此事。
  
  没办法,此事涉及极大,所涉及的阶级之广远非以往可比。
  
  下到普通百姓,上到武将贵族全都在其中。
  
  当然,在这种时代,顾氏能够做的同样也只是监管。
  
  让顾易感到诧异的是——
  
  顾兹竟是早已就想到了此事,甚至还在顾氏之中留下了自己深思多年之后的策略。
  
  他对于金融方面确实有着很高的造诣。
  
  虽然这一切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下,但顾氏子弟亦是可以通过他所留下的基础进行更改,而用于现在。
  
  首先便是——《田商不两立法》。
  
  用来针对大地主及贵族,包括打算弃农从商的百姓。
  
  其中之最自然是商人限田令。
  
  及农地禁商抵,包括弃农从商税等几条政令。
  
  商人限田便简单了。
  
  那就是限制商人的田产,禁止让资本兼并农田。
  
  而农地禁商抵则是为了保护百姓,防止贵族及资本用高利贷来吞噬小农。
  
  弃农从商税同样也是限制转商所用的成本。
  
  千万不要说这一系列的政策纯是多想,在当前的时代,这一切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哪怕大唐的国力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都不可能完全抹去各种高利贷的存在。
  
  虽然凭借着这个政令同样也不可能完全免去这一切。
  
  但亦是会起到一些作用。
  
  至于弃农从商税,虽看似在给普通百姓限制,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当然,像平日里摆个摊之类的姿势不受到了限制。
  
  这注定会留下许多空子可钻。
  
  顾靖十分明白这一点。
  
  如今大唐吏治清明,再加上顾氏一族也始终紧盯吏治,或许能减少其中乱象。
  
  但将来只要稍生动荡,必有无数人借此空子大肆敛财。
  
  可他又能如何?这世界上就不可能出现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需要一点点的修补进步。
  
  眼下的情形,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顾靖再次对汇兑部门进行了改革。
  
  首先便是禁止金银外流,以及禁止外币流通。
  
  这是发展商业必须要做的准备。
  
  虽然在此之前,朝廷便已经在这样做了,但是却始终都没有具体的政令,只是利用大唐的强盛让百姓商人们自己做出决定。
  
  在规模尚小时,或许无需如此正式。
  
  但如今局面已大不相同。
  
  当大唐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规模之时,总是会有人去尝试别人未做的事。
  
  而只要这其中可以产生足够的利益,那就注定会越来越多。
  
  货币的动荡.包括金银的大规模流出就注定会引起整个国家的迅速崩溃。
  
  顾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整个大唐明面上不见丝毫波澜,暗地里已是风起云涌。
  
  一切都在悄然准备着。
  
  只待,所有牢笼彻底打开的那一刻。.
  
  永徽四年,十二月。
  
  在顾磊的劝谏之下,李承乾终是派人迎着季风回到九州。
  
  带回了一些海外的消息。
  
  李承乾已经开始再次航行了,将拓海号交给了顾氏子弟再次远航,而他自己和顾磊等人仍是在教化着琉球。
  
  这个消息对于当前的大唐而言绝对可以算计的上是一件大好事。
  
  虽然还未有什么成果。
  
  但最起码,此事是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顾磊将他们所在琉球做的一切都送了回来,包括航海时所遇到的状况,及琉球内的情况。
  
  甚至就连吏治都已经关注起了此事,不断问那归来之人李承乾的身体如何了。
  
  这其中是否有其他心思,旁人也不敢去过多猜测。
  
  只不过是自这一日起——
  
  整个大唐对于建造海船的速度也是再次提了起来,并不只是如拓海号一般的大船,包括适合商业的小船。
  
  所有人都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利益。
  
  对此皆是十分愿意。
  
  贞观一朝打下的雄厚根基,短短数年间,便已迸发出巨大能量,虽然这一切看起来仍是没有让大唐发生任何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