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02章 着手未来,集世界之才(求月票)

第102章 着手未来,集世界之才(求月票)

第102章 着手未来,集世界之才(求月票) (第1/2页)

整个九州大地,气象非凡。
  
  那种气象,恰似一个王朝的新生,所带来的生机,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对未来的期望。
  
  而这,恰恰是一个王朝最为关键的东西。
  
  细细想来,每一代扬名的顾氏子弟,其实都是如此。
  
  顾康治田,提升农业产量——让天下人看到了温饱富足的希望;
  
  顾熙治理天灾——让天下人见证了人定胜天的力量;
  
  顾琛压乱世、镇四方——亦是让天下重拾安宁的信心。
  
  他们所做之事虽异,核心却始终如一,
  
  ——正天下人之心!
  
  “人心归正,乃社稷兴隆之本。”
  
  洛阳宫内,顾轩正与李豫细说如今天下的种种变化,语带谆谆教导。
  
  李豫听得十分认真,不由点头,拱手郑重道:“太傅此言,当为我大唐皇室代代相传的箴言。”
  
  他一脸的钦佩之色。
  
  虽然李豫已经做了多年的皇帝,但对于顾轩的态度却始终如一。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顾轩做的事其实与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相比于其父李亨,李豫这种对于权力掌控欲稍轻之人便能看出不同的关系。
  
  其实现实就是如此。
  
  无论是对于哪一代皇帝而言,只要没有那么重的掌控欲,在确定顾氏不会造反的情况之下,那君臣之间的关系便很难被人离间。
  
  只可惜,这种东西是人为无法操控的。
  
  权力本就迷人。
  
  又有多少人能够从中跳脱出来呢?
  
  君臣二人细细相谈,看着顾轩头上那渐渐升起的白发,李豫的表情不由得亦是复杂了起来,待顾轩话音落下,他不由得叹了口气道:
  
  “太傅切记要保重身体啊。”
  
  “万不可太过于劳累。”
  
  他这并不是客套,顾轩如今确实很累。
  
  这种累甚至要堪比昔年的顾熙。
  
  没办法,他一人身系新政改革之重,再加上顾氏转型从底层入上,包括顾轩的性格亦是极为的认真。
  
  种种因素之下,便已经注定了他每日所做的事。
  
  几乎从早到晚都要处理各种奏疏。
  
  包括各地的农业改制,乃至于商路开拓,寺庙调配等等一切琐碎之事,他都需要亲自处理。
  
  甚至这些年来,顾轩还时而亲自去考察各地水利兴修之事。
  
  辛劳蚀骨,何堪言表?
  
  如今顾轩甚至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头上便已经有了大半的白发,包括其肤色也完全没有任何高位人的感觉。
  
  那形容,已与昔年的顾康一般无二,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
  
  这就是心力消耗过大所带来的影响。
  
  “陛下放心。”顾轩微微点了点头,旋即起身朝着李豫行了一礼之后,径直朝着殿外而去。
  
  回到冠军侯府,便直接走入了书房之中,再次拿起了案上那一封封的奏疏。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看着这一切。
  
  对此亦是有些无奈。
  
  虽名为操控,但其实到了这种细节的行为上时,多是因为顾轩自己的性格如此。
  
  他并不是没有想过让顾轩好好休息,并还尝试过去干涉他的行为。
  
  但纵是如此.顾轩却亦是彻夜难眠。
  
  反倒是状态更差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易也无法去干涉这些事情,只能用道具来帮助顾轩来解决掉各种的病痛。
  
  不过这也亦是让顾易担心不已。
  
  他可没有抽到“长寿卡”这种神器,而“药到病除符”无法用于身心的消耗,只能针对最为明显的病症。
  
  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之下,顾轩的寿数也终是会受到影响。
  
  最关键的是,顾氏子弟的才能实在是太差了。
  
  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当他做出了越来越多的大事之后,便如昔年顾琛三兴炎汉之时,族中子弟才气受天地所抑,再难有扛鼎之人。
  
  在目前相继成长起来的第二十二代子弟当中。
  
  如今才能最佳的也只是有着六十二点的平均属性,就算有着“洛书协律器”也根本不可能担得起如今的整个顾氏。
  
  顾易又岂能不忧心?
  
  但他也明白,无论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很多事情,无论是他也好,亦或是顾氏也罢,尽到自己最大的力便足够了。
  
  宝应十年,七月。
  
  ——大势终于落幕。
  
  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征战与奋斗之下,新政终是在整个九州大地彻底铺开,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惯例。
  
  以现代的目光来看,这个速度自是极慢。
  
  但以当前的时代而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这一切,其实已经十分不易了。
  
  这其中不仅仅是有着改制,最关键的还有着人心之中的认知。
  
  佛教之事早已结束。
  
  如今的大唐,寺庙皆是受到了十分严格的限制。
  
  每个寺庙之中的和尚不得超过三十位,包括每个寺庙所占的土地也不可超过一百亩。
  
  并且先前所制定的连坐政策在时间的流逝之下也已经渐渐起到了作用,没有寺庙愿意承受极大的风险去收太多的信徒。
  
  这在根本之上便已经断了佛教的发展。
  
  虽然没有明着去说什么,但顾易却十分明白,当这些寺庙全都老实了下来后,便已经说明了他们这是在向朝廷低头了。
  
  佛教已经开始融入了九州的体系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兴修水利之举。
  
  与之前的兴修水利截然不同,此次的兴修水利所涉及的目的可不仅仅关乎着农业,同样也关乎着商业发展。
  
  各个商业要地之间,运河畅通无阻。
  
  这自是能够推动一系列的经济发展。
  
  顾轩于各个河道之上设下官署,用来记录并收纳商税。
  
  这同样也是顾易的想法。
  
  虽然这个政策在吏治败坏之时一定会掀起极多的贪污之事,但在信息闭塞的当下,要想妥善的管理好一切,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没有所谓的完美,只有最适合当下的制度。
  
  世间本无至善,唯有合宜。
  
  他所能为者,亦止于此。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如朝阳喷薄!
  
  商业的有序发展,带动着四方的经济,让整个大唐都在这种情况之下重新活了过来。
  
  并且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还不仅仅如此。
  
  当四方的交流越来越多之后,无论是西域也好,亦或是吐蕃也罢,乃至于辽东等地与中原的交融亦是越来越深。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的辽东之地中,顾氏学院已然是早已成立。
  
  其中不少人甚至都开始以‘唐人’自诩,并为此而感到骄傲,这是源于九州的文化给予他们的自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